APP下载

你好,蜂窝板

2020-10-21王一炘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班蜂窝幼儿

王一炘

“第二届江苏万名儿童创意美术双年展”的主题是“世界是纸做的”,而特别巧的是在我们幼儿园美工室里就有这么一间纸艺室,于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始了和“纸”的一段奇妙旅程。

一、“纸”的初探

在搜集自己身边的纸、体验不同纸的不同特点等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尽情地体验、了解着纸,老师们找寻着孩子的兴趣点。令人意外的是孩子们被纸艺室中的一面墙所吸引住,纷纷来问:“老师,这是什么纸?”“这个纸板好厚呀。”看到孩子如此感兴趣,蜂窝板的探究便开始了。

根据幼儿的兴趣确定好材料后,第一个难题出现了:蜂窝板这个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接触得很少,要怎么带孩子往下开展活动呢?于是,我们没有立即就带着孩子们进行探索,而是召集了全体老师教研。在园长和保教主任的带领下,老师们围绕着“了解蜂窝板。如何有效支持孩子的探索?蜂窝板可以怎么玩?”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通过教研中实际的操作,老师对蜂窝板这种材料有了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幼儿活动中给予有效的指导。

二、幼儿探索蜂窝板的特点

幼儿通过实际动手去探索蜂窝板的特点。

幼儿发现了蜂窝板的特点:

1. 硬。

2. 敲起来“咚咚咚”。

3. 三层结构。

4. 有多种厚度。

三、玩转蜂窝板

在了解了蜂窝板的特性后,那蜂窝板可以怎么玩呢?于是我们带孩子们来到纸艺室中,提供他们丰富的蜂窝板(多种厚度)和工具,让他们尽情创作。

在初次尝试中,不论是中班还是大班的孩子都会很快迁移已有经验,有的将一块块蜂窝板作为积木进行组合、拼搭。

大班的很多孩子在初次尝试中都搭出了不同的造型,在活动后的分享环节孩子们踊跃地向同伴、老师表达自己拼了一个什么样的造型、他是什么心情。根据孩子们的表达,老师很快接收到本班幼儿的兴趣点:人的造型。于是接下来的活动中,老师通过拍摄幼儿活动中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人的不同形态,人有几条腿?手只能是直着的吗?人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再次开展活动。

到了活动的中期,部分孩子开始对活动感到疲乏、不愿意继续参与,这时候老师再次思考:孩子在现在的活动中还能得到哪些发展?如何提高孩子再次参与的兴趣点呢?我园大班老师就结合孩子们在班级中经常讨论的“变形金刚”话题再次激发了孩子的興趣。在人的造型建构的基础上再次拓宽思维、激发想象力,让孩子设计、制作自己的“未来机器人”。

小年龄阶段的孩子的认知、想法还比较稚嫩,这时候老师的引导、激发幼儿思考就是非常重要的。在中班,当孩子们满足于戳洞时,老师捕捉到兴趣点,但下一步如何继续支持他们呢?

我们想到通过大师的作品、孩子身边的物品等去让孩子感知、感受艺术的美,激发他们更多的创作。中班的“蜂窝板的洞洞画中”就带领孩子走进意大利艺术家卢齐欧·封塔纳的世界,去感受大师的艺术作品。并且我们也十分注重孩子的表达,在每次孩子完成他们的作品后,我们都会鼓励孩子说说他的作品,将孩子的语言记录下来。

而实际的活动开展中常常也会发生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在第二次购买材料时为了蜂窝板厚度的丰富性更换了一家店进行购买,材料一到幼儿园我们就立即投放进了班级给孩子操作。结果孩子用了新材料操作后发现原来好撕的蜂窝板表皮变得不好撕了,用手怎么撕也撕不下。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老师没有着急也没有急于给孩子答案,而是当场问孩子:“光用手撕不下来,那你可以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撕呢?”这既是让孩子去思考,也给了我们老师应对这一情况思考的时间。

孩子们就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美工室里找寻材料想到了许多便捷的撕纸方法。

看,孩子们多么聪明呀,老师们要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去思考哦。

在孩子们的大胆表现、老师和专家支持下,此次双年展丰富的作品最终呈现出来了。作品里呈现出幼儿奇思妙想的想法,也展现出孩子们的天真童趣。

猜你喜欢

大班蜂窝幼儿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蜂窝住宅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蓄热式炉用蜂窝体有了先进适用的标准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