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瑶族民间舞融入高专舞蹈专业群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0-10-21杨振林
摘要:广西瑶族民间舞蹈对于开展高专舞蹈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应该在提高认识、挖掘价值、培养队伍、提供保障、深化改革、加强教学等方面进行加强和优化。
关键词:瑶族;民间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212-01
广西瑶族民间舞是广西地区优秀的文化遗产,浓缩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高专舞蹈专业近年来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资源和素材的瓶颈。因此,把瑶族民族舞蹈文化遗产和当地高职院校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形成双赢的局面,增强广西瑶族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性,同时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
一、提高认识,充分挖掘瑶族民间舞教学资源和价值
瑶族民间舞蹈形式多样,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众。比较有名的有大长鼓舞、中长鼓舞、小长鼓舞、铜鼓舞等,是瑶族人民几千年来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遗产。有关教育部门和高职学校有关领导和教学一线人员,要提高对瑶族民间舞蹈的重视,从瑶族民间舞蹈中深度挖掘出教学资源和价值,在高专舞蹈教育群课中不断的提升和发扬。通过舞蹈教育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会尊重和传承本地区的民族文化是一件神圣教育工作。对于一名舞蹈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广西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不但要传承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样式和技法,还要将其作为课程资源渗透到未来就业岗位中青少年舞蹈课程教学里,从而真正实现舞蹈教育的真正意义。加强瑶族舞蹈文化的利用和挖掘,也是衔接行业、对应就业岗位的需要。高职高专层次舞蹈教育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学前(幼儿园)、小学、社会培训机构的舞蹈教师,目前学前(幼儿园)、小学、社会培训机构舞蹈课程里关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内容日益增多,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对接行业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专舞蹈教学中加强瑶族民族文化的渗透,对未来学生的的就业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利用代表性民间舞蹈开展高专舞蹈创新的动力
高专舞蹈专业教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动力在人才。人才是文化兴校之本,也是创新发展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因此,在把广西民族代表性舞蹈文化融入到舞蹈专业群课程中,一定要把相关的教育人才培养好、教育好。在培养目标上,要着力培养一支学贯中西、能够引领高专舞蹈教学发展、在国内、省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师队伍,一支能够站在教学前沿、不断提出创新观点的民族舞蹈教学学科带头人队伍;在培养途径上,要依托国家和省内人才培养计划、舞蹈教学培训班、高专舞蹈教学交流,依托国家教育体系和地方舞蹈演出实践舞台,在民族舞蹈文化融合创新实践中选拔人才,在舞蹈科研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高专教学事业中凝聚人才;在培养机制上,要不断完善民族文化教学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配套制定唯才是举、唯才是用的人才評估和使用办法,提高高专舞蹈教学人员献身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加强课程改革,把广西瑶族民间舞蹈融入到高专舞蹈教学实践落到实处
根据广西群众艺术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领域的优势,结合自身专业就业岗位定位,选择现有的《广西少数民族舞蹈》、《广西少数民族儿童舞蹈》两门专业技能课程作为改革试点,探究教学策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改良教学评价模式,建设非遗瑶族民间舞蹈传承校外实践基地。对课程《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舞》进行改革。该课程是学生学习民族舞蹈语汇、积累舞蹈动作素材的专业技能课程。目前关于瑶族的民间舞蹈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少数几家本科专业院校。该门课程的改革首要任务就是根据高职高专层次舞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深入简出,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实现非遗文化向课程资源的有效转化。对课程《广西少数民族儿童舞蹈》的改革。该课程是我系开发的全区极具特色的民族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儿童民族舞蹈素材、与就业岗位对接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虽然目前已经完成了广西最具代表性的壮族儿童舞蹈教材的整理,但由于没有完善的教材形成支撑,该课程教学效果不够明显。通过改革,以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民间舞蹈为点,辐射我区其他少数民族的儿童舞蹈教材建设,使之形成一套科学、完整、适用性强的特色教材,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力支点。
总之,瑶族民间舞蹈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感染力,要采取多样的方法把瑶族民间舞蹈融合到高专舞蹈课程群教学中,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进一步融合,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和高专舞蹈教学的共同发展。
★基金项目:2018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广西瑶族民间舞”融入高专舞蹈专业群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GXYZJG2018203。
作者简介:杨振林(1981-),男,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讲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及儿童舞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