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哀愁
2020-10-21李红都
李红都
很长一段时间,袁美丽都觉得自己就是现实版的樊胜美,父母生养她的目的就是为了照顾和接济家里。
其实,袁美丽有足够的理由拒绝家庭压在她身上的重担,毕竟别人家都是老大照顾弟妹,而袁美丽是家里的老小,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呐。尽管上面还有个哥,但袁美丽自从上了初中,就不喊“哥”了,有话跟他说的时候,袁美丽就用“哎”或“那谁”来替代。
“哎,饭我做好了,自个儿盛去……”“那谁,球鞋快臭死了,你倒是刷洗一下呀!懒得刷扔了算了,少放屋里,闻着恶心……”
母亲听到了,就会训袁美丽几句:“你怎么说话的? 他是你哥,叫‘哥!”
袁美丽冷着脸,倔强地仰起下巴:“不。”然后该干嘛干嘛。
如果不是父亲向袁美丽保证她是母亲的亲生女儿,袁美丽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母亲从路上捡来的。要不怎么家里有啥好吃的,哥总能占大份,袁美丽只能分到小份的。而做家务,却反了过来,脏活儿、累活儿母亲总分给袁美丽做,却舍不得让哥多干点活。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初一那年寒假。春节期间,母亲带着袁美丽和哥哥走亲戚。临走时,那家亲戚塞给母亲一大块榛仁巧克力,说是在英国留学的儿子春节期间没回来,提前给家里寄了些英国食品,给他们尝尝。
回到家里,母亲把巧克力按6:4分成两块,大块的顺手递给儿子,小块的塞给袁美丽。哥哥拿起巧克力就啃起来,袁美丽瞪了哥一眼,把手里的巧克力掰成三小份,往桌子一放,转身走了。
后面传来母亲的喊声:“哎,美丽,你这是干么呢?”
袁美丽头也不回地说:“给你和我爸的。”
可事后,袁美丽才知道,她留给父母的那两小块巧克力,又被母亲给了哥!也正是从那年开始,袁美丽拒绝喊“哥”。
长大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袁美丽都想不明白,论学习成绩,她比哥强多了,哥从高三读到“高五”,高考考了三次,才勉强考上一所大专院校,她只考了一次,就考取大学本科;论对家庭的贡献,她也比哥做得多。结婚前,帮父母做家务的永远是她,但哥除了学习,家里对他就没啥别的要求。本科毕业后,她很顺利地进入一家重点中学当语文老师;而早她两年大专毕业的哥,却因一直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决定学做水产生意,但因经营不善,店铺只维持了一年就关门了,结果不仅让父母投进去的钱因此打了水漂,家里还欠下三万元债务,甚至因为一时凑不够钱,母亲还说服她拿出一万元给哥救急……袁美丽实在想不明白,哥哪来的这么大的魅力,足以让母亲把所有的爱都放在他那里,最小的女儿反倒像领养的孩子一样不受待见,出钱出力的事都算在她头上了。只要一想到中学时期自己满头大汗地在厨房忙碌,而哥却悠闲自得地待在卧室吹着风扇看书的情景,袁美丽心里就特别难受。跟哥对比形成的那些成长伤痕,是袁美丽心底最深的哀愁。
结婚以后,袁美丽很少再回娘家,有时父母想她,打电话让她抽空回来,她也总是以“上班工作忙”“假期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等为由不回去。
那天晚上,袁美丽临睡前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看微信留言,意外看到班里学习委员张怡琳发过来的信息:“老师,以前每次学校文艺演出,您首先想到的人选就是我,每次课堂动员大家积极发言,您都会投向我期待的目光,甚至放学的时候,您也专门叮嘱我注意安全,早点回家……但现在不知怎么了?课堂上您的目光很少投映在我身上,学校组织五四汇演,您也没像去年那样第一时间动员我报上节目,不知我哪里做得不好,让老师不再喜欢我了……”
看着自己得意门生的“美丽哀愁”,袁美丽哑然失笑:唉,这孩子想太多了。她理了理思路,在微信上耐心地解答起来:“怡琳,老师太忙,近来可能对你关注少了些,请原谅。其实你一直都是老师最放心、最骄傲的学生。以前,你自信心不足,为了引导你树立自信,我才一次次地动员你大胆在课堂上发言,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在勇敢展示自己才能的过程中帮助你树立信心。你做得很好,你的成绩有目共睹,老师對你特别放心。但是班里还有很多像你以前那样不够自信的孩子需要老师引导他们,还有其他因为天分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需要老师额外去帮扶,所以有时就忽视了你的感受。这并不是说老师就不爱你了,你一直都是老师最欣赏的那个孩子。要自信哦,祝你不断进步。”
当袁美丽把这段话发给张怡琳后,突然想起自己的哀愁。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心结始终未能解开,她也很想知道答案。
周日,袁美丽买了些食品,提着购物袋回家看望父母。那天,在厨房里帮母亲边做饭边聊天的过程中,袁美丽找到了答案……
原来,生哥的时候,母亲因为胎位不正造成难产,哥一生下来,大夫就说虽然生命无碍,但可能会对智力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觉得对儿子有亏欠,加上后来事实也证明了大夫的猜测,儿子说话和走路都比同龄孩子晚得多,到了学龄期,成绩也总比同龄人差一大截。为了让哥不因自己智力不如人而自卑,这个小秘密父母一直没对别人说起。那天,母亲的话,让她差点落泪,“你从小聪明能干,事事都做得比你哥快,比你哥好,从来不用我和你爸操心。倒是你哥,为了让他没有智力不如人的自卑,我和你爸的心都快操碎了。你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当妈的哪有不疼女儿的道理,只是有时父母会把目光更多地放在那个弱些的孩子身上,就像园艺师很少关注已成才的大树,反倒会对孱弱的花苗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原来,困扰自己多年的心结,也同样是一个美丽的哀愁。那一刻,所有的怨气都如烟消散,袁美丽的心中,对父母只有无言的信任,深深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