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无纸时代民俗剪纸的发展变化
2020-10-21田丹宁
摘要:中国的民俗剪纸历史源远流长,甚至在纸没有被完全发明出来的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剪纸艺术的表达方式,我们称之为“非纸民俗剪纸”或“类民俗剪纸”,承载着纸质民俗剪纸的先河。
关键词:民俗剪纸;春秋战国;贴花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143-01
一、前言
剪纸作为当今社会普罗大众都熟悉知晓的文化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溯源剪纸的历史,我们发现早在纸产生之前就有剪纸艺术的应用。从剪纸产生初期,创作者们就一直在扩大着其所能运用的应用领域。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非纸民俗剪纸产生的条件
从历史发展来看,民俗剪纸诞生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且反映其日常生活状况,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极大,能够从表现形式和生活状况区分剪紙的产生地。在纸还没有发明出来的原始社会同样如此,先人们会用竹简代替纸张来记录、书写,同样也会用树叶、锦帛、兽皮等材料代替纸张来创作剪纸艺术。《淮南子》日“黄帝治天下,别男女,异雌雄。神农时始盛织布。当时之民由皮衣进而衣布,既便且观美。”《拾遗记》曰:“黄帝始垂衣服冕”。
从这些古书记载中,我们就能读出在“黄帝治天下”的时期布帛就已经成为常物,为大众所使用,当时的布帛原料主要是麻葛、蚕丝。麻、葛的韧皮纤维,是古代最重要的纺织原料,在江苏吴县草鞋山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三块珍贵的葛布残片。从这些古代文物中完全能够看出古人有在布匹上呈现剪纸艺术的条件。
古人在劳动社会最经常使用的劳动工具就是石器,而剪纸所使用的剪刀最早发现于战国时代,呈两股相连的形状,犹如现在裁缝专用的小剪刀形状;湖南长沙汉墓、广州南越王墓都出土过汉代的剪刀,形状和战国时期所使用的剪刀大同小异;浙江淳安县古墓中出土了一把晋代的剪刀,形状是8字交股形;在北京昌平县等地墓中,发现了唐宋时期的铁剪刀,与晋代的形似;湖南长沙出土了一把五代时的铁剪刀,两股分离,中间带轴,虽说是五代时期的剪刀,但是其与现代所使用的剪刀已经达到高度的类似。
三、剪纸贴花的剪镂工艺
在非纸民俗剪纸的发展过程中,贴花的剪镂工艺可谓是将无纸化剪纸发展到全盛时期。
贴花就是用布匹等相近物进行剪纸工艺的加工,也可以是在金属箔片、缣帛、布帛、皮革、毛毡等薄片材料剪镂成各种图案、各种形象的纹路,可以贴在人面上作为妆容的亮点,被称之为贴面花,也可缝制于服装上加以装饰,被称之为贴绣花,也可贴于器皿上增加使用的幸福度,被称之为贴金花。
贴绣花又称补绣花,贴在缣帛、布帛、皮革、毛张、帐篷等软质物上面,再经过缝制、锁边等工艺,缝缀于衣服、刺绣等物品上面,使之成为一种装饰物,由于其好缝制、好拆卸的特点,受到了各族人民的喜爱并广泛应用起来,后又被作为一种最普及的刺绣装饰课程被大家所学习。这种形式早见于商代毛公鼎的铭文记载:用皮革剪出老虎、豹子等猛兽的形状贴绣于车盖布,用以驱邪避邪。匈奴墓中同样也有发现贴绣花形式的文物,是一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毛织品,上面贴绣着三个骑马人和一个从花中长出的人形,以及其他一些图案。
贴面花是现代还在使用的一种装饰技术,小时候把贴画贴在胳膊上,上台跳舞前总会在眉心贴上一个小红点,纹绣就是起源于这种贴面花的技术。贴面花在古代又被叫做贴花子、花靥、花钿、媚子等,经常见于古代女子的额头、眉眼处、面颊、下颌等部位,材料大多使用金属箔片、绸罗、蝉翅、蜻蜓翅、鱼鳞等非纸类,剪成一些星星、月亮、树叶、鸟类,剪成花朵的形状的是最常见的。贴面花一是为了美观,二是为了祈求吉祥之意。
贴金花在古代是最为常见的剪纸工艺,所使用的材料较为固定:金箔和银箔。因为贴金花往往用来装饰珍贵的铜器和漆器等器皿类实物。贴金花所剪出的纹路大多是几何图形的反复重复,也有一些是为了记录事件如同作画一般将其在金箔上裁剪出。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一件战国镂花弧形银箔片,此片的制作工艺和裁剪精细均为上乘。湖北随县曾侯乙战国墓出土的九百余片薄如纸的金箔片均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梯形等小块的几何图形。
四、结语
非纸民俗剪纸作为纸质民俗剪纸的前身,仍然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剪纸这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兼容并蓄的表达多种生活内容、宗教内容、装饰内容等,又兼具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无论是在工艺还是艺术方面,都值得后人探究其内在的含义。
参考文献:
[1]陈青,马俊,论新疆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及设计启示[J].设计,2020 (01).
[2]徐贤如,凌继尧.中国民俗剪纸艺术文化功能内涵变迁[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06).
[3]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田丹宁(1996-),女,河北人,研究生,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方向: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