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的“缝合”与精神的重构

2020-10-21刁亚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理论

刁亚东

摘要:缝合系统”理论的应用,通常是运用观影者易于接受的故事情节、镜头语言来慢慢引导观影者进入导演所要营造的气氛之中。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战狼2》、《我和我的祖国》等为代表的主旋律电影迅速崛起,我国的主旋律电影正在朝着一种更为贴近民心、彰显民意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情怀的方向发展,逐渐以一种观众更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向他们“灌输”思想,这意味着我国当下主旋律影片的主题表达更“接地气”也更“有温度”,主旋律电影的“隐身缝合术”也在日趋完善,观众心理与电影意识的衔接也日益紧密。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缝合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091-02

一、前言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档期,《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这三部主旋律影片从一众影片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成绩,可谓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最强献礼方阵”,这些影片不仅带给观众以震撼的视听享受,同时更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向受众传递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和主流意识形态,引起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

“主旋律”概念的出现,源自于1987年召开的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在这次会议中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这一旗帜鲜明的口号,此后,主旋律电影担负起弘扬主流价值观、展示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真善美的主要责任。主旋律电影本身不仅蕴含着时代精神、民族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海承载了培育观影受众核心价值观和对其产生思想教育的功能。作为民族文化构成的社会主导意识形态,面对“全球化、媒介融合、国家需求①的影视艺术发展新环境,新时期主旋律电影也在实践中不断地考索与拓新,本文将试从‘‘缝合系统”理论的角度,以《战狼2》、《我和我的祖国》等影片为主要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讨论新时期主旋律电影发展的另一种视角。

二、“缝合系统”理论及其在主旋律电影中的应用

“缝合”(Continuity) -词最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拉康(Jacques Lacan)的精神分析学,他将“缝合”用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联结。而其学术继承人雅克 阿兰·米勒(Jacques-Alain Miller)则在拉康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将“缝合”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概念,此后,众多电影理论学者如让皮埃尔·欧达尔(Jean-Pierre Oudar)等将‘‘缝合”这~概念引入电影学研究,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其中以欧达尔、丹尼尔·达扬①aniel Dayan)等为代表的电影理论家通过各类实践、研究不断完善这一理论,他们或以影片的表达将这一理论落于实处,或以文字的表达将这一理论予以阐释发展。

达扬之后,电影理论界对于“缝合”的研究和思考并未停止,随着电影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欧达尔/达扬的缝合体系受到了以巴利·索特(Barry Salt)、威廉·罗思曼(William Rothman)等理论家的质疑,由此引发了电影理论界对“缝合”概念的再思考。

20世纪90年代之后,“缝合”逐渐淡出了当代电影理论研究的视野,直到美国电影理论界“中间层面”(middle-level)研究呼声渐起,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ck)在这一背景之下提出了“重返缝合”(Back to the suture)的口号。作为拉康精神分析学最重要的学术继承人,齐泽克的这一口号正是基于对“中间层面”研究派系所支持的“后理论”进行反拨而出现的。齐泽克不仅让“缝合”又回归到电影理论研究的语境之中,而且进一步拓宽了“缝合”概念的使用范围。至此,“缝合”概念在经历了精神分析学层次及电影理论研究之后,在齐泽克这里实现了其最终应该抵达的理论终点—一‘具体的普遍性”(concrete university),即重新塑造一种知识生产方式,最终完成对意识形态以及主题理论的重新书写。②

在社会文化思想和民众欣赏旨趣复杂多元的当下,体现主导/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电影亟需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便是如何引领主旋律电影从传统意义上单向度的宣教,进一步发展到观众能够发自内心真诚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灌输”,而“缝合系统”理论则为这一命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消解方式,电影《战狼2》和《我和我的祖国》等主旋律电影将影片创作者所要表述的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结合起来,通过将“主流意识形态”赋能于“主旋律电影”这一有效载体,从而达到引领文化走向、引导观众审美、文化宣传的目的,而为这一目的隐晦表达“牵线搭桥”的则正是“缝合系统”理论。在早期主旋律电影中,影片往往是聚焦于历史的高光时刻,在表现方式上具有生硬说教主旋律价值、致力于思想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观念刻意灌输的缺点,而“缝合系统”理论则能隐秘缝合观众与电影银幕呈现世界的意识形态在观众心理上和想象关系上的缝隙,从而达到消解观众心理抵触的效果。以《战狼》系列为例,影片通过为英雄形象的“脱冕”与“重塑”,将主旋律價值与英雄人物本身所产生的个人情感进行移焦和映衬,实现宣扬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的使命,具备了当代主旋律电影范本研究的价值。

三、主旋律电影的核心命题:国家意志与观众欲望的有效缝合

《战狼2》《红海行动》等一批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营的成功为主旋律影片树立了新的行业标杆,综其商业化成功原因,与其摒弃陈旧的、说教式表现方式,运用高超的电影“隐身缝合术”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

1.意识形态的缝合。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反映了“个体与其生存状态之间的想象关系”③。主流意识形态即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注主流意识形态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当下社会的经济基础以及占统治阶级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缝合系统”理论主流观点看来,电影是为了完成某个叙事,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本来没有关系的画面组成一个个能够单独完成叙事或表意功能的场景段落,结合人们的心理认知作用而产生一定的上下级关系,“缝合系统”理论正是利用这种关系,将观众心理认知和电影中心思想在想象关系上的“缝隙”隐秘缝合,实现观众心理认同的最大化。《战狼2》中红巾军叛乱,整个国家战火纷飞,所有华侨心中首先想到的安全点便是中国大使馆,影片后续也埋下两个细节与这一点相呼应:一是在中国大使馆的门前不仅有等待援助的华人,还有其他不同肤色的外国人;二是当援非美籍医生Rachel打电话给美国大使馆寻求援助时,却被告知美国大使馆早己闭馆。这两个细节说明在饱受战争摧残的当地.只有中国大使馆在尽力帮助战火中奄奄一息的他国人民,而自诩“人道主义模范国家”的美国则早早离局。这种隐晦的表述,让观众在不被破坏观影效果的情况下,感受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通过高度的缝合力将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价值观念自然而然的反映出来。

2.人物与叙事的缝合。

对于主旋律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叙事主人公既是故事发展的主要推动剂,也承担了讲好叙事主线故事、引起观众高度认同的重要任务,而这一形象的实现单单靠叙事主人公一人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通过戏剧冲突和他者印象的反馈来表现。如《战狼2》中买光盘的小孩土豆、目无法纪的拆迁队长等,通过这些次要角色的映衬,折射出叙事主人公鲜活、真实、接地气的一面,同时又通过与反面角色充满戏剧张力的打斗场面使得观众产生极强的代入感,时刻为主人公捏一把汗,从而将观众、影片的距离感悄然拉近,实现观众与影片叙事的隐秘缝合,满足了观众的“梦想欲”和“参与欲”,同时以人道主义营救这条故事明线隐喻地传达中国梦的思想价值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在《战狼2》中,通过三个场景的叙事描述充分展现出冷锋既是一个功夫超群的退伍军人,又是一个拥有七情六欲的平常人,一改之前主旋律电影公式化、标签化、脸谱化的角色形象,实现英雄形象的“脱冕”与“重塑”,将一个立体鲜活而具有人间烟火气的平民英雄展现在银幕和观众面前,成功缝合了观众与电影的空间距离,并使之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强劲动力。

四、主旋律电影“缝合术”的精神重构:国家意志与个人理想的叙事缝合

主旋律电影自诞生发展至今,始终承担着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价值观念与个人理想、意愿在电影叙事层面进行‘‘缝合”、同构的使命,近年来,以《我和我的祖国》等为代表的主旋律电影大多采用以小人物为核心的“近景深焦”手法,将历史长河中看似微不起眼的小人物推向电影舞台的最中央,把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細碎、深入地糅合进小人物命运的流转起落。这一观点与《我和我的祖国》总导演黄建新“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撞”④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从主流思想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图腾书写、国族精神的影像建构维度考量,国家、集体、个人的空间距离感被大幅缩小,精神旨归高度同一化,实现了叙事层面的国家意志和个人理想、情感的高度缝合。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由陈凯歌等七位导演共同完成的同题集锦的新样式献礼片,影片通过高超的叙事表达实现了历史小人物个人行动与重要历史事件发展的高度融合、国族图腾和国民苦难叙事层面的高度融合。影片从平民个体角度出发,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件中找寻叙事表达的关键点,以个人身份的行动带动历史事件的整体进程发展,实现小我与大我的高度合一。在薛晓路导演的《回归》中,选取大众审美中易懂、富象征性的事物与事件,深度融入叙事,实现主流价值观的感性传达。华哥逃港者的身份为“回归”意象的生成预埋了合理性前提,但故事中真正具备缝合性的设计是象征着香港与祖国时空意义上绝对统一的事件——中英双方时间的精密校准;华哥修表匠的职业将他嵌套进事件的关键环节,精神层面上回归原乡的渴望、职业行为上对回归的推动、国家意义上回归仪式的圆满成功绞合在一起。

五、结语

“缝合系统”理论的应用,通常是运用观影者易于接受的故事情节、镜头语言来慢慢引导观影者进入导演所要营造的气氛之中。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战狼2》、《我和我的祖国》等为代表的主旋律电影迅速崛起,我国的主旋律电影正在朝着一种更为贴近民心、彰显民意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情怀的方向发展,逐渐以一种观众更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向他们“灌输”思想,这意味着我国当下主旋律影片的主题表达更“接地气”也更“有温度”,主旋律电影的“隐身缝合术”也在日趋完善,观众心理与电影意识的衔接也日益紧密。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年来中国现象级主旋律电影的视角转移研究”,项目编号:202010730038。

注释:

①胡智锋.十八大以来中国影视艺术发展纵览[J].现代传播,2018(01):96.

②雷晶晶.论“缝合”:一个电影概念的梳理[J].当代电影,2015 (04):56-60.

③[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李恒基,杨远婴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652.

④尹鸿,黄建新,苏洋.历史瞬间的全民记忆与情感碰撞——与黄建新谈《我和我的祖国》和《决胜时刻》[J].电影艺术,2019 (06):69-76.

猜你喜欢

主旋律电影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浅析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发展态势
主旋律电影中的精神内涵及当代启示
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本·阿弗莱克主旋律电影的独特呈现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理论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