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0-10-20张申德
摘 要:阅读,贯穿小学语文教育每个阶段,而每个学段都有其训练重点和具体要求。在实际教学生活中,怎样把握运用好这些训练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该能力呢?笔者以为,落实好“五个”运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关键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 用好课标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各个阶段的阅读训练提出了明确面又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是我们实际教学工作的指挥棒,运用好课标这个指挥棒。我们会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例如:义务教育新课标明确规定第三学段阅读训练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以及叙事性、说明性等文章的阅读。”我们在进行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时,就注重体现了新课标的上述要求,在理清文章写作脉络、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上下了一番功夫,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二、 学好文本
要体现新课标精神,实现阅读目标的有效达成,就得充分运用好文本,深入理解好文本。文本是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理解文本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文本的运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导读小结的运用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编排体系科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小学阶段的教科书每一册分成八个组,每组都有其相对独立而又能与前后相联系的阅读训练重点,每一组前页都有用黑框单列出的本组阅读引导,大多数文章还有阅读提示,课后有简要小结。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深刻的理解和运用好这些高度浓缩的阅读提示语言,并把导读和小结作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那样,学生的阅读将会更有针对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将会得到提高。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在单元提示中提出这样的要求:“阅读课文的时候,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要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诗词和课文时,就要把握这一要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完成本组的阅读要求。新课标教材编写还有一特点:主要文章或每一组后,都有对本组诗文高度概括的小结,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小结运用得好,往往可以起至“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利用它来进一步地回顾和深刻理解课文,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帮助,导读和小结的运用,在实际教学生活中,往往是容易被一些教师忽略的,也是容易被学生忽略的。教师在实际教学生活似手应注意到这一点。
(二)课后思考练习的运用
语文课中每一篇精读课文后都设计有一至二道思考题,有的还设计有语言和词汇方面的训练题。这些课后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出发,从课前的预设到教学流程的实施,各个环节的落实,都要有机地融入课后问题,阅读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在阅读中认真理解、感悟,不要离开问题漫无目的阅读,围绕课后问题读一读对加深课文理解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大有帮助,课后问题有些难度较大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难题进行分解,由浅入深,逐一解决。如五年级《窃读记》这篇文章,课后思考题:“我很快乐,也很惧怕一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要解决这一课后问题,就得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关键词甸的运用
引导学生阅读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对文章开头、结尾和过度的语句以及文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句的感悟和理解,象青川教授说的那样,要把最能体现文章思想情感的关键词语句当“井眼”来深入挖掘。我们通过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既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当然,对词句进行阅读训练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和运用。
(四)单元训练的运用
每一组课文后,都设计有读读写写,口语交际、习作训练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单元训练设计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能够运用语言交流、习作等。
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处理,在认真阅读本组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要避免机械重复,似乎應注重拓展练习,在科学的调练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 读写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阅读比孤立的阅读要好,我们在每一篇文章或每一组文章中着力解决一个问题或两个问题比面面俱到要好,这是无可置疑的。现在提倡想象作文,有一种误解,认为写想象作文似手可以天马行空,似乎可以打胡乱说,因此忽略了文本的深入阅读和理解,但我确认为在阅读中注重仿写,注重在语言运用等方面模仿,在模仿中创造是很有必要的。如:学习了《童年的发现》后,引导学生收集有关写童年的文章,同时学样子写写童年,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童年,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多练笔。如看文章,别人是怎么开头的,假设请你写,你又怎么开头,别人介绍事物,描写事情是这样,你可不可以来来,也找类似的事介绍介绍,描写描写。一句话,从实际出发把阅读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可达到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 评价恰当
给学生好的评价是使学生阅读产生有效动力的源泉,学生在阅读中教师应尽量给以积极评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有时可以做“秀”。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理解方法,引导学生把阅读对象尽量融入生活中,引人文本情景,让学生在阅读中再现生活,让生活、让文本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往往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适当拓展
阅读教学课是最能体现三维目标的课,在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显得非常重要。这一目标的达成,可以极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阅读的拓展,可以从语言运用方面拓展,也可以从写作方法和思想情感表达等方面拓展,通过阅读把学生思维带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中,通过阅读再现生活,学了五年级课文《落花生》一课后,让学生思考其他动物、植物的特点(如荷花、杨柳、黄桷树、白杨等的特点),让学生产生类比联想,在类比联想中领悟到,然后写一写,这样,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就得到了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也在自己的天地里畅游,其阅读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文本的理解,运用与拓展,把读和练有机结合起来,阅读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同读能力和创新精神将会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
张申德,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会东县乌东德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