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10-20李云水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整体进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凭借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受到了重点关注与普遍认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拓展多元化学习途径,使学生能够在自己自主的情绪调动下参与课堂学习,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多媒体;应用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前提下拓展视野。教师以新形势为背景适度应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多项感官,使学生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接收与学习知识,进而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效果最大化。
1利用多媒体设置教学情境,找准切入点
对记忆性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找准切入点,配合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而多媒体手段的适度插入与适当使用能够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跟随教师互动,进而走入课文教材。多媒体动感画面在课程开始之前能够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形象化优势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将多媒体技术穿插于课程中不仅能够打破时间、地点限制,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对课程内容其多媒体插入时段进行准确把握,并在收尾工作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多媒体技术的适时应用能够避免画蛇添足,而只有教师明确把握多媒体应用尺度,才能既为学生展现视觉盛宴,又能使学生快速回归课堂,找准切入点,使学生明确自身所学的“是什么”。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课开始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其相关的影视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屏幕画面播放相关图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共同朗读,使学生能够明晰“荆轲当时的心理活动”,并进行积极表述。学生在多媒体技术所展现的图片中激发自身感官,感悟人物性格,从而更深刻理解文本含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展开导学,明确重点难点
遵循“以人为本原则”,适当、适量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明晰重点难点,扩充自身知识储备。多媒体教学多用于课堂的重点环节,其目的在于迅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聚精会神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而以突出重点为先决条件,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学习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服务,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学《祝福》一课时,通过观察播放祥林嫂的婆婆、鲁四老爸、贺家大伯、柳妈以及其他鲁镇人的表情、语言、行为等片段,发现恰恰是生活在祥林嫂身边的这些人有意无意间在逼迫祥林嫂,是这些人把祥林嫂逼死的,都有罪责。为什么祥林嫂周围这些人都有相似的行为,几乎可以认定为“一致行动人”了呢?这也正是本文的重点难点。多媒体形象生动展示出封建礼教所不约而同地织成了一张网,吞噬着祥林嫂一类善良、不幸的弱者画面。以及揭示“同情他的人和冷酷的、自私的人都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之间都在增加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因此,“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最终深刻揭示了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就是封建礼教;封建礼教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这一主旨。
3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利弊参半,现阶段不少学校在多媒体开设过程的滥用、乱用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应当遵循适度、适量原则,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当明确认知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对于整堂课程而言,其为辅助性手段,不可过度依赖,而只有适当使用多媒体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进而体现信息技术在当代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内化知识,加深记忆理解,使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技术的点睛之笔下,获取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当明确多媒体技术的功用,适当渗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过度应用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难以保证整体教学效果。例如在《雨巷》一文中,教师为学生制作与作者背景、文章人物相关的内容,运用幻灯片使学生能够在音画结合中聚精会神的进行学习,并在教室提问时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身感想。适当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感染学生,还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本教材中。
4利用多媒体拓展教学资源,丰富课堂体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文阅读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教师想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课文,有效理解文章内容,则应当注重对文本创作背景的全面讲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留给教师介绍文本创作背景的篇幅与时间有限,使得教师无法对其进行详尽解读,进而影响学生对整体文章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引入文章创作背景,以声文并茂的方式弥补教材文本中过于平淡的内容,拓展多样化途径,使学生能够在多元化学习资源中更深切理解文章内容,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礎。例如,《醉翁亭记》一文中,教师在课程开篇之利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生平际遇,并以故事讲述的形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入情入景,而以作者生活的时代为背景,使学生能够深入情境了解作者心境与当时的情感变化,进而掌握文章主旨,使学生在对内容深入解读后掌握知识重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为课程教学提供便利条件,还能够拓展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5总结
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将枯燥的文字学习转化为图像学习,以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利契机。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与高中语文教学相融合,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精准定位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风顺.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119-120.
作者简介
李云水,大学本科学历;中教一级职称;任教于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