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历程及思考

2020-10-20刘宇红赵军燕

速读·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考核制度职业资格职业技能

刘宇红 赵军燕

摘  要:职业技能鉴定从初创期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发展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再到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经过了建立、发展、改革的几十年历程,其中的成功经验及教训值得总结和吸取,以利于职业技能鉴定事业的长久发展。

一、职业技能鉴定历史沿革

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是在原来企业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发展沿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的建立、恢复与调整(1949-1992)

1949年建国以后,我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是按照前苏联模式(采用八级制)制定的,1956年的工资制度改革,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了学徒工转正定级和考工晋级制度,确定了工人考核制度的基本形式。文革期间,工人考核工作停止。1979年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搞好技工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恢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1983年,劳动人事部颁发《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暂行条例》,对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做出制度性規定,标志着中断了多年的考工制度得到全面恢复。1988年起第三次全面修订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把原有的近万个工种合并为4700多个,初步解决了部门间工种交叉重复的问题;建立和完善了技师评聘制度,形成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两个技术职务资格考评的完整体系,颁布了《工人考核条例》。

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

1993年7月,劳动部颁布了《职业技能鉴定规定》,这个文件依据《工人考核条例》,对技术等级考核制度做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调整,首次提出了“职业技能开发”和“职业技能鉴定”等重要概念;提出了“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这个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了近四十年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开始向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制度转轨。

在促使工人考核制度向职业技能鉴定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劳动部主要通过推行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制的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全国职业技能鉴定体系。1994年6月起,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及各地区、各部委所属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相继成立。随后建立了“五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命题、考务、考评人员资格、鉴定所站和证书核发进行了统一管理;将国家职业定为五个等级,初步建立了国家职业标准系统、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管理系统、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考核鉴定的技术方法也不断得到总结和完善。

(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

建立了新职业发布制度。丰富和发展了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体系,为开展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进行就业人口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技能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在建立新职业发布制度的同时,职业标准开发和题库建设开始驶上快车道,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和题库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随着国家职业资格在线工程的实施,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应用,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向信息化和现代化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重点抓好200多个从业人员多、技术要求高的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带动企业、行业和教育培训机构鉴定工作的全面发展,将鉴定技术要求融入竞赛过程之中,对竞赛结果,给予晋升职业资格的奖励。

三、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建立

(一)职业资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我国自1994年实施职业资格制度以来,职业资格制度不断发展并逐步完善,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考试太乱、证书太滥:有的部门、地方和机构随意设置职业资格,名目繁多、重复交叉;有些机构和个人以职业资格为名随意举办考试、培训、认证活动,乱收费、滥发证,甚至假冒权威机关名义组织所谓职业资格考试并颁发证书;一些机构擅自承办境外职业资格的考试发证活动,高额收费等,社会对此反应强烈。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2014年7月到2016年12月,国务院先后分七批取消434项职业资格,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70%以上。2017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包括140项职业资格。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减少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对解决职业资格过多过滥、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将发挥积极作用。

(二)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

但随着我国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数量大幅减少,造成社会和市场上技能人才评价载体严重缺失,企业和劳动者纷纷反映没有相应的职业能力证明,影响企业选人用人以及劳动者求职就业和成长成才。为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者就业创业需要。准入类继续实行职业资格目录管理,水平评价类按照“先立后破”“一进一退”原则,由通过全社会公开遴选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和用人单位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四、对未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思考

几十年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经历了评价主体“从企业到政府再回到企业”,证书的名称从“技术等级证到职业资格证再到技能等级证”这样一个过程,从长远来看,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接受市场和社会认可和检验,这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的一场革命,有利于破除对技能人才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制约,促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对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清晰政府和市场关系,政府主要做好开发职业标准等公共服务,对评价主体进行监管和服务工作。建立更加符合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更科学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真正发挥用人主体作用和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市场评价指挥棒作用,更好支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充分发挥市场活力,激发用人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活力。更好激发技能人才自我发展动力,主动提升技能水平,推进我国从技能大国向技能人才强国迈进,更好地支撑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基础与实践.第一章:8-11.

猜你喜欢

考核制度职业资格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将公布
公务员考核制度与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浅析国资管理体制下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变化历程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