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社交网络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2020-10-20刘振平

速读·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影响及对策社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刘振平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处于科技发展的时代,网络社交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冲击,本文针对当前社交网络下学生思想教育的困境作出分析,探求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教育路径。

关键词:社交网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科学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当今社会下重要的工具,对人们的学习、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基于互联网产生的社交网络也在高职院校中非常流行。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较大冲击,因此也需要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根据学生的特点,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构建思想防线,帮助学生培养辨别真善美丑的能力。

一、社交网络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理论重于实践,说讲高于现实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是应试教育模式,因此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点常常是理论知识,忽视实际,重视社会,忽视个人,没能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而且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整体意识形态。随着网络的兴起,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思想交汇的十字路口,这种理论重于实践,说讲高于现实的教育方法,并不适合当前的学生发展,只有改变传统交易方式,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课程滞后于时代,教育脱节于生活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网络平台加快了社会变革,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当下正处于竞争与发展共存的状态,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化、多元化。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滞后于时代,教育与生活也严重脱节,过于理论化的教学形式,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因此老师必须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以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二、社交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现实平台,引导学生定位

人类本身具有社会属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也可以看作成为现实中的网络,现实中的网络会给学生们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其主要原因是当前的网络世界存在假象和虚幻,而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容易轻信他人,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方渠道帮助学生构建现实平台,加强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找到自己现实社会中的正确位置,从而降低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另外当学生回归正常社会的轨道后,也不能完全阻止学生接触网络工具,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规渠道的实名制网络平台,在其平台上老师可以根据时事热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发布一些具有感染性的社会正能量内容,引导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育人功能,实现自我价值

要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老师要明确当前的教育服务理念,做到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而老师更像是学生的思想引导者,并要对学生的现状和思想动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察,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高职院校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因此老师的教育要符合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教育结构体系,以递进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和品质。另外要注重打造校园以及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能量的教育熏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性,强化其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实现和认清自我价值,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同时老师可以在班级中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作为培养典型,让其做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引导学生向几位先进干部进行学习,为学生树立高大的学习典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个人理想和抱负。

(三)树立学生之间的互助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认同感

学生时代的感情是纯真的,同学之间的交情也是他们一生宝贵的财富,而且在多元文化冲击的社会形态下,学生的思想很容易被外界所干扰,而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具有共同语言,因此老师要注重树立学生互助互帮的教学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老师要融入班集体的荣誉感,增强学生的集体认同感,每一位同学都是其他同学的伙伴、朋友、兄弟姐妹,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其他同学负有思想教育的责任。当有某个同学产生了思想偏差或思想波动,其他同学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同时也应该及时报给老师,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开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養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

同时老师应该建立属于班集体的社交网络,利用当前的微信、微博以及QQ群等,加强学生在网络平台的交流,并组织学生参加具有意义的社区或志愿者活动,将学生的生活与社交网络相结合,调动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同学之间的正能量交流创造更好的网络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教育工作者不能让学生完全回避网络,而是应该重视网络的优势和特点,密切关注同学的思想动态,加强学生的精神面貌建设,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方式,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寻找更加优质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利军,钟建宁.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82-84.

[2]柳洲.网络时代高职院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法制博览,2020(13):249-250.

[3]李亚平.网络社区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1):65-69.

猜你喜欢

影响及对策社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纸质档案管理对档案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我国实现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及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