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20-10-20冯倩
摘 要:产教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企协同育人,共同培养社会产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文章是基于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中建四局三公司路桥分公司订单班人才培养的实施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与研究,探讨如何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以期对提高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产教融合;订单;人才培養
一、背景
2017年,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与中建四局三公司路桥分公司达成协议,合作开设订单班,按照企业中长期人才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主要分为“安全管理”和“测量检测”两个方向。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两个订单班与传统的“订单式”模式相比,凸显了产教融合中要求的精准育人。以设置“安全管理”订单班为例,一是积极响应建筑业施工现场管理发展要求;二是满足企业亟需人才的需求;三是采用“2+1”模式,学生从大二开始进入订单班学习,大三开始顶跟岗实习,缩短了“订单 ”培养周期,进一步节约了企业的培养成本。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订单班于2017年6月开班,经过2年的校企共同培养,2019年6月订单班31名同学通过公司考核,顺利入职中建四局三公司,学生培养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
第一,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对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不够准确。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是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但囿于学院教师对定向培养岗位具体要求的能力、对生产过程理解不到位,对企业文化了解不够,对企业岗位标准认识不深入,同时,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对教育教学规律了解有限,造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对3个岗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义的太过宽泛,造成课程设置中不能很好的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等。
第二,课程体系构建中,课程设置与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匹配度不够精准。因对人才培养规格认识不够深入,订单班课程体系的设计侧重于面面俱到,尽可能地囊括了订单岗位和相近岗位的所有课程,对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凸显不够,课程对核心能力培养的支撑不够。
第三,考核评价以结果为导向,不能很好反映企业的考核要求,也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目前,中建订单班的考核方式侧重于采用试卷考核和实训考核,而企业岗位能力考核的要求体现不足,没有形成对学生专项技能的评价模块和标准,缺乏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核,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这就造成学生对岗位核心技能要求认识不足,学习重点把握不到位,技能靶向训练不够。
第四,教学内容与企业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融合度不够。订单班学生上岗后,很快要求取得助理试验检测员检、安全员上岗证,但上述2个职业上岗证等须由工程单位推荐参加考试,因此该证书的获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未做硬性要求,教学内容在该方面就稍显薄弱。
三、产教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思考
第一,产教融合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让企业真正参与成为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在现阶段,企业参与的内驱力不强,如何从制度上和实施环节上设计好校企融合发展的路径,提升企业的参与度是关键。我们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有效、准确的找准校企利益的交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交点就是培养上岗就上手的学生,节约企业用工成本;二是通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不断提高企业对产教融合的认识,形成企业参与的源动力;三是加强沟通交流,搭建多层次的合作平台,可尝试形成专任教师—企业师傅,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教科研团队—技术团队的沟通形式,便于校企多方位合作。
第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重点关注学生岗位核心能力,按照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要求,以够用为本,同时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课程设置更加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增加核心课程学时,力求通过一门核心课程的设置,将该岗位主要知识和技能讲深讲透,并通过设置综合实训课程,锻炼操作技能,满足岗位多项能力的要求。
第三,产教融合订单式人才的考核应由校企共同开展过程性考核。通过增加职业能力评价标准,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评价标准,包含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程度、职业素质要求等。首先,制定考核模块,应包括理论知识模块、技能模块、素养模块和综合能力模块。对应各考核模块,制定可反映学生各项能力递增的开放性考核标准体系。在开放性评价体系的指导下,采取过程考核、模块考核、理实一体化考核和岗位实操考核,可实现校企共同考核。同时,岗位实操考核结果反馈至学院,可促使学院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缺补漏,实现培养与考核的无缝对接。
第四,加大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企业与学院合作开设订单班的初衷是培养企业留的下的人才,因此,在订单班学生在校学习时,一是增加企业师傅的授课量,二是举办专题讲座,三是用企业的制度规范要求学生,四是注重教学内容的构建,重视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企业规章制度的引入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通过打造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好与订单班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完善学生技能水平评价标准,实现对学生岗位能力的精准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度,培养能满足企业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贤坤,苏静,王怡,罗新.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05).
[2]胡昌荣.五位对接: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J].职教论坛,2017(12).
[3]朱卫彬,刘晟.对校企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
作者简介
冯倩(1983—),女,四川成都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
课题项目: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产教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YSJG2018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