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2020-10-20战义曼

乡村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现状

战义曼

[摘 要] 我国农村污水排放量大、面广、处理率低,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分析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并从面源、点源及生活污染方面分析农村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并对实施农村水污染治理提出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水污染;现状;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0-100-2

2015年,国家先后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1],均将农村水污染防治相关内容纳入其中,表明了我国对以农业面源为主因的农村水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治污的决心,并立足最新形势对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村与村之间不密集,农村人口呈分散的分布态势,造成农村水污染问题难以得到集中处理。当前,农村水污染的主要元素包括碘、氟以及各类悬浮物和真菌等。农村水污染主要来源为农村畜禽养殖排放的COD、氨氮等有害物质[2]。此外,我国多数河流和湖泊均遭到了严重污染,但至今没有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水污染恶化。据了解,我国1/2以上的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卫生、不安全的问题,严重危害着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

2 我国农村水污染的成因

2.1 农业面源污染

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而采取大量喷施农药和化肥的方式。尤其是近年来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在帮助农民获得蔬菜高产的同时,造成塑料地膜等不可降解污染源增加。据统计,在20年间,每年我国农业使用的化肥量在4 000万t以上,但有效利用率仅占30%~40%;农药的年使用量超过了120万t,有效利用率仅为10%~20%[3]。部分化肥及农药残留物质会散落到土壤、空气和水中,这些物质难以被有效检测出来,从而成为农村水污染特有的污染源。

此外,由于缺少专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多数养殖场未有效处理畜禽粪便,致使畜禽粪便及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河。同时,多数村民将粪便作为有机肥直接施用到农田,导致粪便中的富营养物通过地表径流及雨水冲刷等方式进入水体,造成水污染。

2.2 工業点源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化,依照“最小抵抗路径”的原则,能耗高、污染重且难以治理的企业开始离开城市转向农村。由于农村环境管理力量较为薄弱,且对环保各项指标要求较少甚至没有,致使此类企业能够获得城市更小的抵抗。通过调查发现,多数乡镇企业为彩涂、橡胶及化工等重污染企业。由于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工业布局不合理、整体环境管理水平较低以及缺乏环保意识等,致使企业周边环境糟乱差,工业废水污水直接排放到农村河流中,对农村的水质造成极大的污染,直接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化。据报道,每年我国城市流经农村的生产生活废水超2 800万t,严重危害农村环境。

2.3 农村生活污染

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是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地域相对辽阔,加之村落分布比较分散,导致生活污染源较多,且增长速度较快。目前,农村主要的生活污染源为厨房污水、洗涤污水、人畜粪便污水以及长期堆放的生活垃圾在雨水洗淋下产生的污水。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年排放生活污水95亿t,由于没有完善的排水管网,致使多数的污水处理不及时,任意流入周边的河流湖泊,对水体造成了极大污染。此外,农民生活垃圾中易降解的果皮和蔬菜已不是当前水污染的主要源头,难以降解且辐射较大的废旧电池、塑料、废旧电子产品等生活垃圾是影响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3 农村水污染治理途径

3.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当前,农村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农业面源污染,所以应将其作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重点,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宣传,通过培训指导农民科学地使用农药和化肥,并积极鼓励采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以低残留、低毒、高效的农药为主,尽可能减少农业和化肥的使用量;其次,提高当前国家现行的地膜标准,改进使用方法,提倡农业地膜回收和重复使用;最后,综合利用畜禽粪便,通过规模化养殖,实现“清污分流、粪尿分离”处理。

3.2 完善农村水环境污染监管制度

在坚持“上大压小、扶优劣汰”原则的基础上,严格依照“规范提升一批,整合入园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要求,运用市场法律及行政手段,进一步深化农村乡镇企业污染治理[4]。首先,合理布局与建设农村工业园区,对污染源进行集中的控制和治理,严格评价审批新、改、扩建项目;其次,淘汰落后的工艺和产能,关停污染企业;最后,加强农村当地干部及群众的环保意识教育,提升企业环保维权意识。

3.3 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制度

在源头上,彻底控制住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最关键的在于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生活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在各村实行分片治理工作,确保生活垃圾能够真正倒入垃圾箱内。首先,对于可腐烂降解的垃圾,如瓜皮、草木腐殖质、灰土等垃圾,可将其运送到田头,就地沤肥,这样既能够减少垃圾的转运量,又能够减少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其次,生活垃圾中的书报、纸板、金属器物及塑料制品,可交由废品站进行变卖处理;最后,对不可降解的有害物质,如废旧电池、塑料袋等,运至垃圾站进行统一的转运处理。

4 结语

只有立足新形势,针对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根源,采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善农村水环境污染监管制度、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制度等对策,才能真正迎合我国农村水污染治理的要求,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谌建宇,骆其金,黎京士.中国农村水污染防治实施过程的共性问题与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3):21-24.

[2]寇胜男.浅析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9(8):129.

[3]李明明,胡德礼.试论我国水污染防治中的常见问题及改善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20(8):111-112.

[4]莫欣岳,李欢,杨宏,等.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成因与对策[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6(5):1125-1129.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现状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