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旱地油菜收获后田间杂草种类及分布特点

2020-10-20余阳张洪

乡村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轮作油菜

余阳 张洪

[摘 要] 为明确旱地油菜收获后田间杂草发生危害现状,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收获后旱地油菜田间杂草的生育期、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油菜收获后田间杂草共9科12种,主要是幼苗期的阔叶类杂草和禾本科杂草,优势科为禾本科,占杂草种类的25%。优势杂草有自生油菜、莲子草、酢浆草和棒头草,相对多度均大于0.30,对收获后油菜田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害较大。

[关键词] 油菜;阔叶类杂草;禾本科杂草;轮作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0-80-3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和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在轮作复种栽培制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1]。四川省是油菜的主要产地之一,常年以来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前3、西部第1[2]。关于油菜的轮作方式多样,四川省以中稻—油菜一年两熟制为主,大豆、小麦、大麦和棉花皆可与油菜轮换种植[3],实现高效利用环境资源。截至目前,油菜种植管理不规范仍是制约四川省旱地油菜轮作田产量提高的重要问题[4]。杂草物种丰富,侵害能力强,易在田间形成优势群落。据统计,每年四川省杂草危害面积超油菜种植面积一半多[5],严重影响油菜轮作田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杂草不仅争夺作物生长环境资源、助长虫害传播等造成作物减产[6],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化学药剂是当前最方便、高效的控草方法,但是长期、过量使用提升了杂草的抗药性。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引起杂草基因突变和抗药性基因遗传,在杂草侵染严重的地方,即使突变率很低,选择抗性的可能性也很高[7]。除草剂的不合理使用对旱地油菜轮作田作物和农业生产环境均存在负面影响[8],明确旱地油菜收获后田间杂草的危害规律对科学控草有一定的意义。

目前,关于旱地油菜收获后田间杂草的危害现状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偏向于耐旱油菜品种的筛选和田间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9,10]。因此,亟待掌握油菜收获后田间杂草的危害现状,为更高效地实施油菜轮作栽培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对提高旱地油菜轮作田作物总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0年5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旱地油菜轮作试验田进行。当地海拔423~592 m,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6.3 ℃,平均降水量为855.8 mm,平均相对湿度83%。

1.2 调查方法

油菜收获后,在试验田随机抽查3个田块,采用五点取样法,每个样方为1 m2。记录调查样方杂草的生长期、种类和数量特征。

1.3 数据处理

计算油菜收获后杂草主要量化参数:田间密度(D)、田间频度(F)、田间均度(U)、相对密度(RD)、相对频度(RF)、相对均度(RU)和相对多度(RA)。

1.4 數据分析

采用Origin 2018 64Bit软件进行绘图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收获后田间杂草种类

如图1所示,油菜收获后田间杂草的生活型以一年生为主,占比57.15%;其次为多年生,占比35.71%;两年生杂草种类占比最小,为7.14%。如表1所示,杂草共有9科12种,分别为自生油菜、野茼蒿、小蓬草、棒头草、看麦娘、芒、葎草、莲子草、鹅肠草、龙葵、酢浆草和酸模。以阔叶类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危害为重,其中优势科为禾本科,占杂草种类的25%;菊科次之,占16.67%;其他7科均为一科一种。

如表2所示,危害较严重的优势杂草为自生油菜、莲子草、酢浆草和棒头草,田间均度分别为0.80、0.87、0.73和0.53。自生油菜相对多度高达0.99,为重要优势杂草。莲子草、棒头草和酢浆草的相对多度分别为0.48、0.33和0.39,均(>0.3)作为一般优势杂草。芒相对多度为0.23,田间均度为0.27,是局部优势杂。鹅肠菜(0.20)、野茼蒿(0.13)、小蓬草(0.13)、看麦娘(0.07)、葎草(0.07)、龙葵(0.07)和酸模(0.13)田间均度均不大于0.2,相对多度均≤0.15,相比之下为害较轻。杂草的发生量中,自生油菜高达297.07株/m2,其次莲子草60.27株/m2、酢浆草34.40株/m2、棒头草31.47株/m2以及芒14.13株/m2,其余杂草的田间密度均不足10株/m2。

2.2 油菜收获后田间杂草生育期

5月油菜收获后田间大多数杂草处于幼苗期(见表3)。以阔叶类杂草为主,常见的为莲子草和酢浆草,处于分枝盛期,茎多匍匐生长,占地面积较大。禾本科杂草以一年生棒头草和多年生芒为主,叶片互生。棒头草处于出穗期,有圆锥花序穗状,小穗灰绿色且略带紫色,株高25.0~28.0 cm;芒为四五叶期,扎根较浅,株高15.0~21.0 cm。阔叶类和禾本科两类主要杂草与后茬作物(大豆)基本同步生长。自生油菜发生量最大,生育期大部分为2叶期,少数为三四叶期,株高1.8~6.5 cm。

2.3 杂草危害现状

油菜收获后田间主要杂草种类较复杂,生物多样性较高。以苋科莲子草、禾本科棒头草和酢浆草科酢浆草为主要优势杂草。自生油菜在后茬作物田间作为重要优势杂草,田间密度高达297.07株/m2,田间均度为0.80;莲子草的田间密度为60.27株/m2,田间均度为0.87。两者的田间均度相比,莲子草略低于自生油菜,说明自生油菜以较密集的形式生长影响,而莲子草以较普遍的形式生长影响。棒头草和酢浆草相对多度分别为0.33和0.39,占据油菜田环境资源较大,也是主要的防控对象。其余杂草密度较小、普遍度较低,但生物多样性较高,难于根除,应以预防发生为主。

3 结论与讨论

防控杂草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杂草抗逆性强、生长势强、可塑性大和拟态性[11]等特点,大大提高了其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需要综合多方面条件控制。针对油菜收获后田间杂草的防控,应以防治阔叶类和禾本科杂草两大类型为主。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有节制地使用和保护土地。考虑当前杂草抗药性的产生,防控杂草应以传统的农艺措施为基础,秉持对作物药害最低、杂草防效最大和农业环境影响最小的“三最”为宗旨,合理辅以化学药剂防控杂草。调查初步发现,四川省旱地油菜轮作田人工收获时撒落在田间的种子萌发较多,发生量高达297.07株/m2且多处于2叶期幼苗,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阔叶类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是影响旱地油菜轮作田的主要杂草类型,其中阔叶类杂草占比大,种类多,是主要的防治对象。按时收获油菜,减少落粒。加强防除莲子草、棒头草和酢浆草3种较优势杂草,打破油菜收获后田间的杂草优势群落结构,为油菜田提供更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针对油菜收获后田间杂草的防控,建议采取如下农艺措施:及时清除田边杂草,防止杂草入侵农田;利用油菜秸秆覆盖还田防控杂草;播种后茬作物前,适当深耕,打破杂草种子休眠,降低生命力;运用除草药膜或有色膜,覆盖农田,抑制杂草滋生;合理密植,增加油菜播种和移栽,利用植株群体优势,最终实现“以苗控草”。由于复合型除草剂缺少,长期应用单一除草剂易诱发杂草抗药性产生,合理、科学使用除草剂十分重要。本研究中,后茬作物田间杂草种类较复杂,以阔叶类杂草危害最严重,建议播前667 m2使用50%草甘膦可湿性粉剂140~150 g喷洒预防;播后苗前667 m2使用50%丁草胺乳油100~120 mL兑水50 kg喷洒防治;苗期喷施17.5%精喹·草除灵乳油莖叶处理剂1 500~2 250 mL/hm2[12,13]。具体需根据农田环境和栽培制度选择适宜的化学药剂。

参考文献

[1]刘后利.实用油菜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许明超,王艳惠,陈兴凡,等.四川油菜应变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9(2):16-17.

[3]曾川,徐洪志,黄涌.稻田免耕油菜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8(4):23-25,28.

[4]付国容.油菜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8(14):69.

[5]周小刚,李剑,李美玲,等.四川省油菜田杂草及化学防除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1):48-51.

[6]潘巧芝,郭满平.环县小麦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情况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20(10):79-80.

[7]Marie Jasieniuk,Anita L,Brule-Babel,et al.The Evolution and Genetics of Herbicide Resistance in Weeds[J].Weed Science,1996(1):176-193.

[8]曹涤环.不可忽视除草剂对当季与后茬作物的影响[J].山东农药信息,2019(2):38-39.

[9]周泉,王龙昌,马淑敏,等.西南旱地油菜间作紫云英和秸秆覆盖的生产效应[J].作物学报,2018(3):431-441.

[10]李庆刚,周翠萍,原小燕,等.旱地油菜耐旱品种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20(6):30-32.

[11]强胜.杂草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2]王晓娥,王国军,郝兴顺,等.5种茎叶处理剂对油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9(15):133-134,153.

[13]敖礼林,余增钢,饶卫华.油菜田杂草综合高效防控技术[J].科学种养,2019(1):39-40.

猜你喜欢

轮作油菜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林业育苗地轮作方法解析
绥棱县耕地轮作休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支持耕地轮作休耕试点
春油菜主要害虫防治及栽培技术措施
油菜花开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草莓—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