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振兴之路
2020-10-20杨帆
摘 要: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维护亿万农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必然路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小农户振兴之路必要性和当前现状,进而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中小农户振兴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小农户;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然而,我国的基本国情依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农业方面,我国农业现状是“大国小农”。2016年年底,全国范围内农业经营数量达到20743万,在这些经营户中有398万的经营户具有一定的规模;农户的数量达到2.3亿,我国农村的平均经营规模在7.8亩。其中有2.1亿的农户经营规模在10亩以内。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农户人口总量大,但是经营规模小,小农所占的比例超过98%,小农从业人员经营的耕地面积所占的比例为70%,小农经营仍然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如何增产提质,在小农户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振兴必要性
(一)小农户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体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趋势,在建设现代农业时需要创新现有的经营主体,采用多元化形式。现阶段小农经营模式依旧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形式,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为此需要保有耐心和热情。农业发展时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具体地区的情况,如果适应大规模种植则采用大规模经营方式,但不能所有的地区采用同一种植方式。现代农业在实施时需要处理好小农户和新经营主体之间关系,加大小农户扶持力度,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小农户振兴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城镇以及农村地区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可以说比例非常高,这个阶段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增加粮食产量,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2010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35.7%和41.1%。
(三)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乡村振兴战略应有之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抓手。同时,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小农户是否能够振兴,这是由于小农户是社会主體结构,如果无法实现小农户的振兴,乡村振兴目标实现必然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再有,乡村社会利益群体数量比较多,小农户所占比重最大,可以说小农户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在众多的利益群体中小农户的力量比较小,处于弱势地位,这就使得小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升,为此需要保证小农户的利益,这是国家出台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此外,小农户还是城乡利益均衡的关键点,只有利用好这个关键点,合理的进行“蛋糕”分配,才能使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乡村振兴之路才能平稳快速建设。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振兴之路
(一)建立产业融合共赢的协调机制,促进小农户与新营经营主体间的合作互赢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立合作共赢的协调机制,改善小农户的依附性现状,促进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稳定性,以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依托优化服务形态,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引擎优化产业形态,实现农业三大产业的融合,这样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户收入,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转变农业经营模式。
(二)建立以政府为领导、小农户为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
建立以政府为领导、小农户为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多元治理机制能够推进多元主体下的平等协商,提高政策质量,维护基层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如何应对和有效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消除信息不对称,这样可以使买卖双方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省去中间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支持农业生产资金,政府需要拓展融资渠道,允许农户以宅基地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进行贷款,实现资金的快速流动,降低农户融资成本。[2]政府要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
(三)建立以村集体、农业合作服务组织为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增强小农户能力
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振兴之路应回归双层经营思路,从集体制创新破题。农村地区土地不够集中,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这就使得公共物品供给出现“反公地悲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拒绝他人使用,这就提高了交易成本。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振兴之路,要坚持并加强农村集体制,改变小农户经营的原子化形态,推进村集体和村民小组以及农户的组织再造,加强村干部的参与和协调,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重新将农民和村集体紧密连接起来,实现村集体与农户的组织化,提升小农户之间的协作与联合。同时,加强农业服务组织的建设,通过农业服务的组织化和社会化模式,围绕普通小农户生产创新农业服务方式,通过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分工,改变普通小农户的科技水平,从而实现普通小农经营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构建集普通小农户生产和服务的多元利益主体共享的发展模式。[3]
参考文献
[1]叶敬忠、豆书龙.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如何有机衔接[J].中国农村经济,2018(11):67-79.
[2]贺雪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防止的几种倾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11-116.
[3]何增科.农村治理转型与制度创新—河北省武安市“一制三化”经验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6):74-82.
作者简介:
杨帆(1990-),男,安徽宣城人,中共泾县县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治理、农村治理。
本文是2019年度宣城市全市党校系统课题(XCDXQT1909)“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面临的问题与思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9年度宣城市社科联类调研课题(xcsklktB1919)“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面临的问题与思考”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