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职数学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2020-10-20周晓明
周晓明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问题思考,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如何能配合学生学习技能,用“教学做结合”的教学方法,从探究教学具体实践,提升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学习能力,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 现状分析实践 教学做结合
中职数学课程是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如何结合数学教育本身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体现“学生为主体”,不断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这是我们要积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中职数学课程的现状
(1)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大。中职学生数学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中职学校所招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降低,使得大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知识缺陷,对数学学习没有信心,学习数学是他们的无奈之举,他们畏惧数学、甚至放弃对数学的学习。
(2)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主动。中职学生几乎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时候不专心听讲,更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用数学知识思考问题不积极主动,课后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没有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只会简单识记和机械模仿,不能体验到数学应用的乐趣。
(3)教学方法脱离实际。教师授课计划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不关心学生的接受情况,只机械讲授、批改作业和试卷,不回过头来研究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不研究学生基础和特点。在课堂上常常有教师自己讲,学生无人学的尴尬局面,影响了中职数学教学目标的完成。
(4)教材质量差,教学内容课时压缩过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有些地方的教材淡化了学科本位思想,降低了知识的起点,降低了抽象化的要求,与专业课教学结合不紧密,教学时数减少,造成课程容量增大,进度快、学生难以接受。
2 建议将“教学做结合”应用在中职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转变学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所教内容尽量与生活相结合,与学习专业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和生活分不开的,是自己要从事专业的必须工具,是有用的。例如会计专业的同学可联系到计算利息、分期付款、方程应用、折扣、利润、成本等数学知识。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內在需要和动机,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与专业知识相交汇,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发现学习数学的奥妙和乐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并不是他们的智商低,而是数学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不适合他们。
中职数学教学应该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尽可能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数学上很多概念、公式、定理都是要通过动手做才能巩固的,学生恰恰没有动手做的习惯,导致知识得不到巩固,容易遗忘。对于这样的学生,“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 “教学做结合”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
教师为了达到全面教育学生的目的就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这样不仅可以在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进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共同学,具体我们从下面几点入手:
(1)创设情境,重视阅读。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学习兴趣。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编成数学故事,数学案例等引入新课。阅读教材是最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比如直线与平面垂直这节课让学生多阅读线与面垂直的定义,阅读线与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读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找出判定定理中的关键词,判定定理的关键词是“两条相交直线”。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是现代社会人人必备的能力。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围绕所要探究的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真正达到了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增长知识,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标。例如直线与平面垂直这节课,让学生观察教室环境:教室是个长方体,地面是个长方形,日光灯管是一条直线,日光灯和地面平行,墙角线和地面垂直等,这样建立的生活实例数学模型,既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大家学的开心,教师教的满意。
(3)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教 学过程之中,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就是同一专业的学生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师应该明白每个人都存在思维上的差异或者思考能力上的差异,没有两个完 全一样的人。教师要制订适合的教学方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要进行较好的分析,进行分层教育,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且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
(4)成果展示,是教师了解学情,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点拨的最大功能是进行正误判断,激励上进。例如,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时,是否与此平面垂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主动发言,教师点拨。这样既让学生记住了这节课的重点,也让学生对本定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5)适度引入数学实验课。现代社会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的需求较大,在数学教育领域也要贯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实,数学课也可以上成实验课,对于数学学习中较为抽象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适度地引入 实验课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案。进行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
中职生数学学习问题是多方面的,解决的途径和策略也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要继续研究“教学做结合”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消除畏难情绪,以“做”为核心,在做中学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三维目标,达到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为学习专业知识奠定数学基础,为学会生活提供必要的数学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尚志.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J].数学教育学报,2002,(2).
[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08〕8号文件.
[3] 杜玉祥,马晓燕,魏立平,赵继超.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姜波.浅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