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2020-10-20白辉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误区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白辉

摘  要:新课改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强调须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数学作为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对其未来发展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生活化教学,但实际授课仍存在一定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执教经验,立足于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的分析,探究有效教学对策,以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意识与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误区  对策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强调“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学科价值[1]”。在创新施教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免让教学流于形式化,阻碍学生的认知发展。故此,教师应具有教学反思意识,应用有效对策化解教学问题。

一、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误区

(一)教学流于形式化

新课改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地位[2],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应用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地设计生活化问题,原则上便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应该是以学生对生活的了解与认知作为出发点。如果教师只是以自身的理解、判断作为切入点,那么所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较易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符,有的甚至还存在认知冲突。换句话说,这只是形式上的教学生活化,难以起到理想的施教效果。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也不能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导入,顺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对学生形成误导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尚不全面。虽然这一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基础,但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而言,还存在一定的掌握、理解难度。故此,若教师只是单纯地追求用具体的生活事例对学生加以引导,而忽略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误解,学生会认为学习数学就是简单的生活游戏。换而言之,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数学建模过程在第一环节就终止了。虽然教学氛围十分活跃,但却很容易使课堂变成“游乐场”,导致无效教学问题。

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效率的策略

数学不仅与生活关系紧密,也对生活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3]。故此,应在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积极思考、不断探索,以便逐渐掌握学习技巧,加深对生活的理解:

(一)课程导入的生活化

首先,为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教学与他们的理解能力、数学学习特点及认知发展等有效结合。在课堂的导入设计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并突出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应用意识。而对学生来说,数学是较为抽象的,把这种理性知识设计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对于接下来的内容就有强烈的好奇心,才會认真地学习、探索。课程导入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也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譬如:在“位置与方向(二)”教学中,与《绝地求生》游戏相结合,目前,因队友A在降落时未找准落点,直接降落在了距C市约1.5公里外的西偏北15°位置中,队友B、C落于C市,A如何行进才能快速地与队友会合?促进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辨识方向。找准生活与教学的切入点,做好激疑导入。

(二)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化资源,设置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可以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教师教学的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氛围应该是融洽的,以便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需要调用和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创新思维。例如:在进行“圆”的教学中,让大家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有哪些,为什么篮球、方向盘的设计是圆形的,如何才能知道圆形物体的直径、半径等,可以适当地组织学习竞赛,提升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趣味性。

(三)教学理解的生活化

再次,为了使学生了解学科内涵,认识到学好数学的现实意义,教师可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提取数学问题。改变一味地进行知识传递式施教,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形成数学学习经验,使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其应用能力与探究意识。例如:在低段的“克和千克”授课中,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在实践中使学生形成直观感受,具有初步的估测概念。继而,教师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教学素材“老师去早市买香瓜,张爷爷说他的香瓜3元/斤,5斤及以上2元/斤,6斤以上还赠送1斤;李爷爷说他的香瓜零售批发都是4元/公斤。老师要买3斤、李老师要买4斤,我们如何购买会更划算?”以现实问题抛出,给予学生思考契机,促进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使其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促进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四)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最后,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吸收,教师会在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能效,教师可以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且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譬如:在“折线统计图”“测量”“角的度量”等内容后,让学生展开数学实践活动,使他们选定不同的调研小课题,去统计家里的每月用水情况、测量各种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长度、角度等。基于构建主义理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等,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他们形成理性思维。而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更受学生的欢迎,也将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结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生活化推进过程中,教师既须丰富学生学习感受与体会,重视他们的情感变化,也需具有教学反思能力,避免无效教学问题。从而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使其注意力变得更集中,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使他们具有数学思维及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侯志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25.

[2]杨生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误区及优化策略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0):25.

[3]秦永凯.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试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19(6):5.

猜你喜欢

误区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