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台表演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0-10-20朱慧敏
朱慧敏
摘 要:声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声乐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声乐理论课程中的知识运用于舞台表演实践,既可以使其得到巩固和强化,又可以锻炼学生声乐演唱技能、提升舞台表演能力。在声乐学习中,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舞台表演实践可以完善表演技巧,培养自身良好的舞台演唱心理素质等,进而促进自身声乐演唱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舞台表演实践在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对舞台表演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声乐;舞台表演实践;声乐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6-0-02
现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也越来越注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高校声乐教学在新时期也更加重视复合型声乐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声乐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在传授学生声乐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舞台表演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等,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舞台表演实践是检验声乐理论价值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有效途径,舞台表演实践在声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舞台表演实践可以使教师更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而在以后的声乐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和侧重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为一门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声乐艺术具有独特的舞台魅力,演唱者在舞台上的所有的个人活动都直接影响着演唱的效果和质量。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实践至关重要,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舞台表演实践,使其在学习声乐理论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舞台表演实践学习更多的舞台表演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舞台表演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
许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声乐艺术的时候往往缺乏自信心,他们在经过系统性的声乐学习、掌握一定的演唱技能之后可以登上舞台进行声乐演唱,但是在舞台演唱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紧张、慌乱的现象,难以展示出自己真实的音乐才能,也不能完全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演唱技能,演唱效果自然也不甚理想。许多学生在空旷无人的环境里可以将自身所掌握的声乐演唱技能完美的发挥和展现出来,演唱效果也较好,但是面对有观众的舞台就会内心紧张、慌乱,在舞台演唱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破音、跑调等尴尬现象,影响演唱效果。由此可见,舞台表演实践是尤为重要的,通过舞台表演实践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使其树立敢于展现自己的信心。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实践是锻炼学生良好歌唱心理的重要手段。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声乐专业技能
在声乐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向学生传授声乐理论,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声乐演唱技能的训练,而不注重舞台表演实践,那么学生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舞台表演实践经验和能力相对欠缺。在传授学生声乐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師也要注重舞台表演实践,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舞台表演实践机会,使其在舞台实践中深化对于声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发现自己在声乐学习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改善,从而提高声乐专业技能。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声乐专业技能。通过舞台表演实践可以让学生更有深度的进行音乐的鉴赏,进而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在舞台表演实践之前,教师要合理选择演唱曲目,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以及风格特点、创作背景、主题等内容,对所要演唱的曲目有较为全面的认知,进而在培养自身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对声乐演唱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演唱效果。
三、有助于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舞台表演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原创能力也大有裨益。当前,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创新型人才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对于高校声乐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当前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舞台表演实践可以将声乐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学以致用”,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参加舞台表演实践才能更好地挖掘、发现其创造潜能,才能促进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声乐教学来说,舞台表演实践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通过舞台表演实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创作热情。声乐演唱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通过舞台表演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处理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学生在深入了解声乐作品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而进行的自主创作,因此,舞台表演实践有助于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
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实践只能通过班级组织的小舞台来实现,或者是教师通过播放一些声乐演唱录像资料来使学生“隔空”感受舞台的魅力,舞台表演实践所取得的效果也相对有限。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声乐教学中的舞台表演实践形式更加的多元化,以班级为单位的舞台表演实践、学校文艺晚会上的舞台表演实践以及声乐比赛等都是具有较强实效性的舞台表演实践形式,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拓展了舞台表演实践的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摄影设备录制舞台表演的视频,并在舞台表演结束后观看,以发现不足、及时改进,进而提升综合素质。另外,声乐教学中的舞台表演实践对于“双台型”人才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双台型”声乐人才是指具有声乐讲台教学能力和声乐舞台表演能力的人才,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而言,声乐讲台教学能力和声乐舞台表演能力是其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新时期其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当前声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声乐教育人才和声乐表演人才,前者主要侧重于教学能力的培养,后者主要侧重于舞台表现力的培养,但是,伴随着社会对于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不管是对于声乐教育人才培养来说,还是对于声乐表演人才培养而言,具有讲台教学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的人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青睐。在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实践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对于学生所掌握的声乐专业理论知识更是起到了巩固和强化的作用,无论是声乐教育,还是声乐表演都需要扎实的声乐专业基本功作为有力支撑,舞台表演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大地推进了“双台型”人才的培养。[2]
五、有助于声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声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是确保声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优秀声乐人才的必然路径。在声乐教学中,部分学生对于声乐艺术的理解往往会局限于一种歌唱表演的艺术形式,对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等难以有深入的认识。通过舞台表演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声乐艺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所具有的无限“美”感,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声乐学习当中。与此同时,通过舞台表演实践,教师也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学生声乐演唱水平,进而更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声乐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在以后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及时的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确保声乐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需要循环往复,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训练的积极性也会降低。为了保证发声训练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融入舞台表演实践,增加趣味性。以班级教室讲台为舞台,使每一个学生都上台演唱,检验其发声训练成效,同时也还剩学生对于发声技巧的理解,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3]
在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实践提高了学生声乐技能,促进了其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也促使教师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声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舞台表演实践在声乐教学中至关重要,强化舞台表演实践是新时期声乐实践教学的关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使其通过实践提升综合素质,为以后声乐艺术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任何理论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学习任何知识都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学以致用”,声乐教学即是如此,所以,作为声乐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舞台表演实践的重要性,并赋予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程德才.声乐教学中加强学生舞台实践表演的重要性[J].北方文学,2018(05):191.
[2]孙琳.舞台表演对于声乐艺术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212-213.
[3]徐梦鸽,邱凌.舞台表演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通俗歌曲,2015(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