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进展及主要问题

2020-10-20陈亚君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问题

摘 要:环境影响后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延伸,将后评价思想融入到项目环境管理体系中,就出现了环境影响后评价这一概念。当前,关于这一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基于此,本文就环境影响后评价进展与问题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对环境影响后評价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进展;问题

环境影响后评价并非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复,而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下,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与管理机制,对项目管理、决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与检验的过程。以调查分析为基础,找到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同时将实际结果和环境影响评价结合起来,构成反馈机制,对环境影响评价机制进行不断完善。鉴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建议负责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积极践行相关工作内容,以期可以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一、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意义

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与适应国内环保工作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一,与国内经济发展与环保法律法规相符。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逐渐发展为国家调控方式中的一种,随着环保形势的不断变化,对于一些周期长且政策不断变化的项目而言一定要借助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二,环境影响后评价可以有效满足市场项目决策与投资管理体制发展需求。三,与社会期望及公众需求相互适应,提升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四,对环境影响评价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同时确保制度有效性不断提升。原有的环境影响评价多是利用预测评价法,这种方法难以提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此外,国内企业缺少一定的规范与守法意识,建设运行期间时常出现内容变更的情况,因而会导致恶劣的环境影响后果。所以,利用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对这一状况进行检验,便于经验总结并对技术进行不断完善,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职责意识与污染防治能力。

二、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发展及主要问题

自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开展后,国内大力推进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同时提出了较为完善的评价管理体系。近些年,国内提出的很多举措都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效果。比如,水电项目研发、水库生态系统保护验收等,都是环境影响后评价举措范围。这一方面评价工作主要为国内环境保护发展问题,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环境评价工作发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当中,我们了解到,在发达国家中,后评价工作规范性将明显提升,管理与处罚体系也更加完善。

(一) 缺少硬制度限制

国内环境建设项目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发展建设期间,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的口号更多的是一种引领,并没有发挥实效作用,即并没有建立惩罚分明的制度,也欠缺有效的方案落实。另外,领导部门也没有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缺少约束力,因而使得项目建设难以全面开展,找不到工作重点,方案落实存在明显的过场形式,评估工作难以发现实际问题,或者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二)缺少内在动力

缺少内在动力,很多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环境建设项目也如此,缺少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很多措施难以有效落实。这里拿国企为例,项目建设需要获得国家审批,国家方面若缺少健全的机制,环境保护措施就难以全面落实,这样很多企业就难以顺利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所以,导致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在社会中全面快速推广。因此我们时常看到,很多企业污染物排放只要在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内,就不会有人注意,法律约束难以发挥最佳效果。在这一状况下,后评价工作发展成了摆设,难以对项目进行全面衡量。再者,站在企业效益角度分析,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一旦开展,遇到问题一定要用积极措施解决。如果不存在问题,企业就不需要对其展开详细研究。这时即使企业投入了一定的环保措施与设备,所取得的收入也比较小,故而对于企业而言,在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发展中难以投入较大积极性。

(三)缺少最佳外部环境

基于环境建设这一背景,国内在环境影响后评价中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与人力资源,但是中介机构数量较多。从后评价现状看,其评价技术与方法发展仍较为落后。当前国内缺少严格的衡量标准,因此评价工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获得的结论难以说服所有人。其一,环境影响后评价由政府提出,缺少完善的评价机构与管理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独立、公正;二,建设项目没有完全开展,也没能充分展现其中的问题。缺少项目推广与媒介,项目开展期间,时常项目连带问题情况的发生,即当一个项目出现问题,相应的其他项目也出现问题。

三、解决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促进立法机制完善

为了确保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全面高效落实,有必要从立法制度开始,建立科学机构,以便为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提供充分保障。此外,有关部门还应经由人大代表提出相应报告,将这一制度法制化,促进立法进程。为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确保后续工作开展顺利,且实践操作独立性更强。落实到细节方面,应让国家制定相关操作方案,然后在社会中宣传,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落实。此外,对于建设项目而言,其在建设期间应配备专业法律法规,关于这一点,国家可以提供相关资金,将奖励资金给予在这一方面取得明显成果的人员。对于没有采纳评价或对其带来不利影响的,可以按照情节情况给予人员相应惩罚。

(二)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

确定环境影响后评价主体后,可以给予主体部门相应的补偿保障,然后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评价监督,确保在社会大众、政府及社会机构中形成三方面的评价参与体系。然后分别授予不同主体相关权利,政府部门在其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大众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确保评价活动公平、公开、公正,鼓励很多社会大众参与监督,同时从多方面保证主体权益。

(三)营造良好后评价氛围

国内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与知情权。公众在环境影响后评价期间,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电视、电话等渠道参与评价监督。全民应关注并积极宣传后评价,以便在社会中创建良好的后评价氛围,为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另外,还应加大活动宣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众,总结经验,分析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价值。项目建设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在对其效果进行评定期间,我们不能只从短期效益入手分析,要从长远眼光看,环境影响后评价所获得价值难以用金钱进行衡量。有关部门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挖掘典型案例,获得科学结论,以便为其他项目建设指明方向。然后将管理体系作为主要媒介,提高执法力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遵照国家相关执法标准对项目建设进行合理监督。最后,项目建设期间还应加强环境宣传与监督工作,以便为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作为对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补充,可以有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保建设需求。基于此,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在方法、理论、应用及管理方面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从实践当中我们发现,后评价工作开展有利于解决环境管理问题,促进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全面落实,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与技术、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加强公众监督,可以制定最佳问题解决策略,如此能在推动环境影响后评价项目开展的同时,促进国内环保建设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鑫.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2]狄雅肖,傅尧,何皓,王琛,王乐,郭二民. 国内外环境影响后评价发展研究与探讨[J]. 环境经济,2018(08).

[3]陈炳锋.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及发展实践探讨[J]. 环境与发展,2017,29(05).

作者简介:陈亚君,女,出生年月1980.1,本科,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问题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相关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比分析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基于适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内容探索
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联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