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事件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过程及其成因解读

2020-10-20单晓萍

广告大观 2020年3期
关键词:形成过程

单晓萍

摘要:群体极化是群体行为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也因此经常发生以某个事件为中心的网络群体事件,并随着事态的发展出现群体极化现象。本文将分析网络事件中群体极化的形成过程,并解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事件;群体极化;形成过程;原因

在“媒介赋权”的网络社会,网民的话语权被释放,他们的声音在键盘上敲之即出,情绪化、非理性的言论充斥了网络空间,由此出现了一系列聚集在热点事件周围的网络群体行动。在众声喧哗之中,随着事态的推进,不同的群体在观点的相互激荡中逐渐产生分化,并进而走向极端形成群体极化。

一、網络事件中群体极化的形成过程

群体极化最初是由詹姆斯·斯通纳提出的,他在研究群体时意外发现,人们在群体中做出的决策比个人的决策更加趋近冒险或保守。而真正对群体极化进行概念化定义的是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他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写道:“群体极化的定义及其简单: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倾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1]桑斯坦的定义清晰地界定了群体极化的主体及演化过程,也为群体极化的线下研究转移到线上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桑斯坦对群体极化的定义,可将群体极化的形成过程分为3个阶段:群体的形成、群体内部的讨论和群内观点的高度统一。

(一)前提:群体的形成

群体是群体极化形成的载体,只有在群体中,个体成员之间才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影响观点的形成。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人们既有的社会认知形成的各种矛盾暗涌在社会表层之下,当触发事件发生时,分散在网络社会各个角落的网民就会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并展开讨论,形成群体。触发事件的性质与当前的社会矛盾紧密相连,它切合了网民当下的社会心理,成为他们抒发负面情绪、缓和焦虑的出口。

(二)强化:群体内部的讨论

在大众传播效果中,“强化”效果是指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2]应用到网络事件中,“强化”是指人们形成不同的群体后,开始通过群内的讨论削弱不同的声音来提高群内观点的一致性,并加强观点倾向的强度,为群体极化的形成做铺垫。“强化”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

一是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由于群体非理性、情绪化的特点,群体中的个体尤其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在网络事件中,大量的网民涌现在网络空间中,被周围人发布的言论信息所裹挟,信息中夹带的亢奋和激动的情绪很容易使得参与者失去理性而出现从众行为。

与群体暗示相联系,群体感染是在暗示的作用下,某种观点以非常快的速度在群体内扩散开来的过程。在以事件为中心形成的网络群体空间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导致某种观点会迅速蔓延至整个人群,并逐渐走向极端。

二是群体模仿。在面对含有不确定性信息的突发事件时,人们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通常选择模仿周围人的方式来保持与他们的一致性。而网络事件中包含的不确定性更大,这时的群体成员在信息压力和趋同心理的作用下,只能选择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

(三)极化:群内观点的高度统一

群体的初步观点经过强化后,逐步走向极端,这便是群体极化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极化并没有终点,它只是强化阶段的更深一步的表现。极化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群内观点的高度一致,具体表现为观点的极端化和语言暴力。

首先,极化阶段的群体成员们借由该事件充分发表激进言论、表达极端观点。通常,对于有争议的事件来讲,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通过摆出事实、提供论据的方式,但是对于极化阶段的群体成员来说,他们缺乏理性的思考,只顾抒发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全然不顾事情的是非对错;其次,群体成员在发表极端观点时通常都伴随着语言暴力。此时,法律在他们面前已经荡然无存,他们使用谩骂、诽谤、侮辱等暴力手段攻击反对的声音,直至观点达到高度一致。

二、网络事件中出现群体极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原因

首先,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矛盾激增。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由社会经济利益不断调整带来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纠葛和矛盾层出不穷;同时,民众的思想观念也处于深刻的变化中,社会的发展满足不了民众的需要从而使得民众出现某种程度的反抗,网络舆论便是民众进行抗争的方式之一。

其次,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使得“理性缺失、情绪先行”。这种缺乏理性的情绪化表达首先会影响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同时也影响了众多网民,他们只顾输出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全然不顾法律规范、道德伦理和事实的真相。

(二)媒介技术原因

一是网络的匿名性。虚拟的网络社会使得网民失去了现实的束缚,成为没有身份名片的“键盘侠”,他们肆意发表狂热的、粗俗的或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网络极化的发生。

二是网络的交互性。网络高交互性的特点带动的信息的及时反馈,一旦发生网络群体事件,网民就容易发表刺激性、煽动性言论,并通过其他网民的关注、转发、评论等声援活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态势,加剧群体极化。

三是网络的碎片化传播。当前,人们进入快餐式的阅读模式,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使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呈现出碎片化,这使得人们只接触到局部的信息而未能了解事件发展的全貌,进而导致信息失真、谣言横行,这为群体极化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四是网络的信息茧房效应。网络媒介的出现使得个人自行筛选信息成为可能,在网络上,人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想要看到的信息,与自己想要交谈的对象对话,由此,在这种同质化的人群中很难形成多元化的思考。而当这些群体在与异己群体接触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因信息不通、观点不同而形成的群体极化。尤其是当下算法推荐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开始“制定化”,每个人或每个群体都固守自己的圈层,他们不再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这无疑更加剧了群体的极化。

(三)网民的主观原因

首先,群体成员的既有认知影响会影响对事物的判断。也就是说,个体在对某一事件形成观点之前已经对该事件的主体、类型等有了一个既有的认识,这种既有认知可能会发展为刻板印象。

其次,群体成员的心理因素推动了极化现象的形成。一是“羊群心理”。“羊群心理”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羊群中紧紧跟随头羊行动的一种从众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个体在处于有不同声音的舆论环境时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位置而不至于成为千夫所指;二是集体无意识心理。在集体无意识心理的影响下,个体介入群体越深,就越容易失去自我和理性。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过程中,集体无意识心理是重要的心理动力机制。

(四)新闻媒体的原因

新闻媒体起着提供事实信息、充当舆论意见领袖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媒体专业精神的缺失,导致了群体极化的出现和加深。这启示媒体在报道的各个环节都要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严格把关,否则就会容易成为网络群体极化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9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形成过程
题组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形成过程探析
我国珊瑚礁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探究
柳田国男民俗学形成过程的研究
论职业中学立体几何中的过程性教学
浅谈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
中小企业吸收能力形成及特征研究
河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
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与演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