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

2020-10-20冯义战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5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高中化学教学方式

冯义战

【摘要】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单是我国教育改革所重视的一大方面,对学生本人的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如今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却依然存在着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问题,学生和老师对探究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其一大原因。因此,本文拟從五大方面探讨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更好地完善教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教学方式 探究能力 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106-01

一、引言

在课程改革不断得到深化的现如今,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育界所达成的共识之一,科学探究能力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突破口。尤其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学会研究一个事物的方法,探究各个事物的内在联系,比简单了解课本知识对学生的成长更有裨益,这也暗合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道。而在化学学科中,其课程性质更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如此才能将各类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造成学生探究能力低下的原因

(一)高考压力下促使师生均追求高分

虽然教育界一直致力于改变应试教育带来的诸多弊端,然而在高考压力下,高分成绩依然是师生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将其他能力的培养弃置于不顾。同时,也有化学教师认为,在高中阶段,学好课本知识是学生的本职,诸如动手能力是在积累足够的知识之后才可培养的,进入大学后也更有时间进行各种化学实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老师的影响,也同样认为高分才是打开未来大门的唯一钥匙。因此只有抛弃这种一味追求化学高分成绩的陈旧观念,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部分化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

学生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习的,然而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主性。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性,只单纯发挥出自己的主导作用,造成广受诟病的“填鸭式教学”。另一方面,部分化学教师由于欠缺终身学习的意识,以致于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都比较陈腐,不能适应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环境。因此,只有化学教师自己积极提升能力,研究出一套适应性强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在现有的化学教学模式中,问题往往由教师自己提出,再让学生作答,这对学生而言,是被动的学习方式。若要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师开展系统的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在人教版教科书选修4第4章的电化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就先结合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手机、电子表等新型电池,教师给出分类,让学生根据网上查找的资料对号入座,并说明分类的理由,最后再根据自己总结出的内容对原电池的概念及构成条件形成一个初步的看法。

如此一来,激发出学生查找问题的意识,就能让学生逐渐生发出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带着问题寻找答案,更有利于学生将知识掌握牢固,还能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成就感,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都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应采取合适的旁观态度,即不干预、不批评,允许多种声音的存在,也允许学生犯错。如此学生才敢于畅所欲言,获得自信,思维也将更加开阔。

(二)提高探究活动的趣味性

高中化学课程和其他理科课程不同,学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各种化学方程式、周期表的方式拿到高分,这很容易降低化学课程的趣味性。因此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探究活动中,更应该增设能引发学生兴趣的点子,以此活跃课堂氛围。

例如在学习光化学烟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城市塞车的影片以及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的数据,让学生讲讲自己遇到类似情况的经历和感受。在调动起课堂浓烈的讨论氛围后,再将光化学烟雾的产生原理等知识点结合实际给学生们娓娓道来。如此具有趣味性的话题,不但能让相关知识内容进入学生的长时记忆,还能让师生关系更加轻松和谐,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高中化学的课程设置很具有规律性和逻辑性,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这一套传统的学习方法对学习高中化学而言依然行之有效,然而这仅限于课本知识的获取,对于培养探究能力仍然稍有欠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引导学生自学。

根据化学的学科规律,教师可给学生传授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正式展开教学前,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这一课的知识内容,梳理出逻辑框架。例如,在学习苯酚的知识点时,就能让学生先梳理出苯酚的概念、构成、变化等内容,在梳理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问题,教师根据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易记牢。

(四)积极开展化学实验

化学学科离不开大量的实验,实验可以说是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和灵魂,书本上的大量知识都是通过实验研究得出来的结论。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不但能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取相关的实验技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进行蛋白质性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到实验室动手做关于蛋白质性质的分组实验,通过实验、观察、记录、讨论、思考、总结等活动,以此更加直观、生动的掌握蛋白质多种性质。因此做实验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结束语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交叉学科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知识不再单独存在,而与别的学科有了更深的联系,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发多样。这就要求在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就应当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学好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同样重要。而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际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教育改革所重视的方面。

[ 参  考  文  献 ]

[1]翟尚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分析研究[J].考试周刊,2017,000(086):168.

[2]孙建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000(036):70-73.

[3]郑晓瑛.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4(003):141-147.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高中化学教学方式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