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种设备事故原因分析

2020-10-20蒋扬

名城绘 2020年6期
关键词:事故分析特种设备预防措施

蒋扬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地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作为非常重要的特种设备来说同样也是如此。如今,特种设备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了我国的众多行业和领域之中,同时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地增加之中,随之特种设备各类事故也频频发生。本文也就针对于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关键词:特种设备;事故分析;预防措施

引言

特种设备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基础性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不仅是重要的基础性设备,也是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使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甚至人民群众的生命遭受重大损失。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我国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率还是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水平依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仍需要我们不断的多方位的分析总结发生安全事故的各种原因从而制定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不断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水平。

一、特种设备事故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检验、使用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检的基本制度,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但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设各类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本人实际工作所接触和了解到的情况,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状况和设备本身质量状况分析原因如下。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对设备进行操作时出现了违规作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从而产生了安全事故[1]。

通常来说,生产企业应编制有特种设备操作规定,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并严格管理。同时,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须按规定培训、取证,持证上岗。出现人员违规作业的情况,说明企业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的比较薄弱,甚至部分企业都没有监管,最终也就导致了整体的操作呈现乱套的情况。部分企业在选择作业人员时可能也会因为经济收益的影响而选择了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员,这类工作人员通常也无法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往往也会为了自身地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问题,不按规程作业,从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部分企业对于采购的特种设备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来进行检查验收,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通常来说,企业在选购特种设备的时候应选择质量有保障的产品,并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只有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的设备才能够投入到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但是部分的企业偏重经济利益,在采购时片面追求低价,忽视质量。虽然从短期看节省了资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收益,但是对于特种设备的质量就无法有效地保障[2],留下了安全隐患。

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按规范进行监督、管理和維护,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安全隐患,保持特种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上述情况在一些小型的特种设备中,或者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中时有发生。

二、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措施

(一)加强管理,形成有效监督

为了有效地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预防,相关企业和操作单位首先应当加强自身对于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管理规定、操作规定、检查维修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在特种设备使用的过程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地监督管理。通常来说,特种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常发和多发故障的症状,相应工作人员应当提前进行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够在一旦发生就及时处理。

并且对于操作人员也应当进行岗前的培训、考核和管理[3],持证上岗。对于一些安全意识薄弱并且专业素质比较低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在招入新的操作人员也应当提高门槛,对于专业知识薄弱的工作人员也应当进行一定地淘汰,从而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标准和门槛。

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针对各种事故比较多发的特种设备进行重点管理,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大隐患排查的力度,建立重点监管的对象,从而将事故发生的可能率降至最低。

除了企业自身需要对特种设备加强管理和监督之外,相应的政府部门和机关单位也应当积极地行使管理职能,发挥自身的作用来帮助企业进行特种设备管理。政府部门可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定期的抽查企业中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立即进行更换,并且对企业开出相应的罚单,通过这样的作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对于特种设备管理的重视。并且各个检测单位也需要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建立起良好的安全监察和监管体系,通过检验来提早发现特种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以此来有效地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如图1所示。

(二)不断加强和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投入实际的使用之后,相应的使用主体和责任负责人就应当是企业,因此企业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是起着直接的重要作用。本着“谁受益、谁担责”的原则,企业也应当在实际使用特种设备的过程中落实良好的安全责任,将特种设备的安全作为企业的重中之重进行管理[4]。同时各个监管部门也应当对特种设备的现场使用进行管理,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的设备管理进行检查,大部分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都是发生在这种企业中。对于企业安全的负责人也应当提供免费的培训工作,这样才能够提高管理人对于整体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责任制度。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过了一定的培训和提高之中,才能够对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控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把握设备的安全常识。最后则是需要运用相应的行政许可和行业监管等功能来建立有效地政府激励政策,对于特种设备使用良好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拨款,从而帮助其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事故分析特种设备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浅谈如何做好地面集输工程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浅谈如何做好特种设备的档案管理
模块式小堆二次侧热阱丧失事故分析研究
安徽:部署特种设备专项安全检查
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