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0-20马雷
马雷
摘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地震是一种随机的地理现象,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准确的预测地震的参数比较困难。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针对地震发生的强度进行抗震设计的预防工作。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对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分析探讨
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不仅对其整体的美观度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还能对建筑物的安全度进行加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中,大多数建筑物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因此建筑质量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尤其在地震多发的地帶,合理的利用建筑工程的空间构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提高居民的安全系数,降低灾害破坏程度。另外,虽然我国地震发生频率较低,但是多数的地震的可预测性较小,因此在建造房屋时就应该考虑到对地震灾害的抵抗能力。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性的设计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2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原则
2.1简化原则
设计人员应该明确一点,结构形式越简单,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越强。相较于复杂的房屋结构设计,越简单的房屋结构其力学计算的准确性越高,从而实现加强对房屋结构平衡性的控制力度,有效简化房屋抗震结构设计,提高房屋建筑抗震性能。除此以外,简单的房屋设计结构还可以大幅减少地震作用力对房屋结构的破坏,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对建筑地震作用力的承受能力,全面提高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质量。
2.2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时,设计者应该立足于整体进行抗震结构设计。由于房屋建筑的抗震性概念是作用于建筑结构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设计者在进行抗震性设计时,需要从整体出发,科学全面的考虑各种因素对抗震性的影响,增强不同结构构件的协调性,从而有效加强房屋结构的抗震性。另外,设计者还应该注意明确不同部位的力学特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完善房屋整体结构的抗震性,确保房屋建筑在满足多种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性、整体性,为保护居民生命财产提供保护。
2.3抵抗性原则
为了确保房屋结构在受到地震作用力时,依然可以保持较强的稳定性,设计者在设计房屋抗震结构时应该着重注意对房屋结构抵抗性的设计质量,从而实现房屋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了确保房屋结构抵抗性达到设计预期,设计者应该先预测理想的抵抗性效果,之后以此为目标进行设计,确保房屋结构可以在受到地震破坏时,受到的损失最小。同时设计者还应该注意严格控制抵抗力,保证房屋结构受力平衡,进一步增强结构稳定性。
3 抗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未能合理选择结构体系
其一,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提前进行图纸的绘制工作,并对其相关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同时在进行建筑结构体系展开设计的时候,尽可能将其内部主梁作为整个房屋的受力点,从而使得垂直方向产生的重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传递到受力位置。不仅如此,针对建筑物的房屋结构,还要对其合理布置,这时候便可以采取竖向构件内部机构布置的方案,从而保证施工具有足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在实际作业的时候,还需要将构件竖向的压力因素考虑进来。
其二,保证整个结构体系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一般而言,建筑物自身体系结构是否能够达到规定要求,主要参考其自身的强度。所以,设计工作者在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方面展开设计的时候,理应将注意力更多放在一些相对较为薄弱的部位,以此促使整个建筑物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除此之外,在对于建筑物内部框架展开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对于节点构造方面提高重视程度,对于房梁和房柱顶部位置的塑性予以分散,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些薄弱位置的抗震性
3.2 抗震场地选择存在问题
通常情况下,实际抗震场地的选择同样是抗震设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提前对此方面问题予以考虑,尽可能选择对于抗震工作带来益处的场地展开建设,并将不利于建筑的抗震地段全部避开。由于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其在短时间内产生的冲击波会对整个地面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场地选择的时候,不能选择一些起伏不够均匀的场地,同时土质相对较差以及易液化的土地都不予以考虑,否则很容易导致严重的问题发生。如果施工场地无法有效规避这些问题,此时便需要采取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抗震措施,以此提升房屋的整体强度,即便有地震发生,可以将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不仅如此,如果场地内存在滑坡,或者部分土地出现了地裂的情况,相关人员便需要及时展开探讨,分析出最为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如果场地内需要额外进行填土,此时便需要采取地基加固或者桩基加固的方式进行处理,促使其建筑物的局部位置得到有效加强。
3.3 对于平面布置的基本规则缺乏重视
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的时候,理应将基础概念设计原则应用其中,如果方案中的部分内容存在缺陷,则需要及时予以改进,而如果有严重不合理的设计存在,此该方案可以直接选择放弃。在对于楼板进行布局的时候,可以采用楼板计算模型,以此处理一些缺乏规范性的部位;而如果立体不规则或者平面不规则的问题存在,则需要应用空间计算模型。通常情况下,主要可以从三方面予以划分。其一是建筑物整体必须具备较强的额抗压水平,确保结构在受到外部冲击的时候,不会有严重的变形问题发生,同时还要保证最大限度的均匀。其二是在建筑主体之中进行抗侧力结构布置的时候,同一侧强度在对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保证均匀。其三是相对应周围的结构,在对于主体抗侧力结构方面展开布置的时候,必须确保其刚度完全相同,并且其抗扭刚度也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总体而言,在对于建筑物本身的抗震能力展开设计的,合理应有平面布置规则,对于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抗震结构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决定建筑工程设计水平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要想实现理想的抗震能力和效果,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充分重视抗震结构设计的原则,并注重其实际应用,由此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魏琏,王森.中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发展及若干问题分析[J].建筑结构,2017(1):1~9.
[2]徐美清.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房地产导刊,2018(34):46-51.
[3] 车申.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2):224~225.
(作者单位:青岛海洋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