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预习铸就精彩的学习
2020-10-20罗曼
罗曼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但学习内容相对较复杂,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探究能力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水平,教师就需从根本入手,用预习铸就精彩的学习,提高学生数学预习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有效预习策略;小学数学;学生
预习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预习,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小学数学教学发挥高效性。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问题探究精神的建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预习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有效预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有效预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为良好数学课堂氛围的营造奠定基础。其次,能够让学生提前对数学知识建立初步的认知,并找到自身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而在课堂学习中能够跟进教师的授课思路,着重地对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另外,有效预习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开拓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發展。
二、有效预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引入趣味性预习内容,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生的平均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还不够全面,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由兴趣牵引的。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内容时,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调动重视起来,在校园生活与课堂学习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与信任感,从而构建出师生交流的友好桥梁,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并获得学生的课堂体验反馈,进而设计出更为适合学生,具有趣味性的预习方案,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到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几人一组,并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联网查询、实践调查等方式搜集信息,并在小组内部进行合理的分工,将搜集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共同完成预习作业,扭转学生对数学预习环节的固有认知,使学生今后能够以更加积极地踊跃的态度面度数学预习,为今后小学数学预习环节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根据学生特点,提供多元化预习方法 分组
由于不同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方式、知识的积累、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采用单一的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预习方法。例如:在学习到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先将实际情况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为不同小组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预习作业,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预习建议,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为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在数学预习环节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三)明确预习目标,做好学生预习引导工作 问题引导
为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与质量,教师需做好对学生的预习引导工作,使学生能够明确预习目标,“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在学习到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首先需要对这一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并提炼出其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转化为问题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出来,如:“什么是多边形?”、“多边形具有哪些性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三角形如何求面积?”等, 使学生能够跟随问题的引导,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预习,从而使学生能够逐步地掌握预习的方式方法,用预习铸就精彩的学习。
(四)调查预习效果,及时解决学生预习问题
想要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仅仅靠对学生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做好预习效果调查工作,如:课上提问抽查、预习作业验收、课前试卷检测等, 获取学生的预习成果信息,对学生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使教师能够及时地找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学生引导与纠正,避免学生长期处于知识误区中,对今后的数学知识学习造成阻碍。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软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后通过软件上传,及时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与反馈,实现师生交流的高效性,提高预习环节的效率性,同时,通过对学生预习作业的批改能够使教师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薄弱的地方,进而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使数学教学方案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总结:
总而言之,有效的预习环节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对有效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起到高度的重视,积极地创新预习方案,依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增加趣味预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带来良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解碧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浅见[J].学周刊. 2020(04) :32.
[2]邝细群.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J].学周刊. 2020(04):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