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国的东出

2020-10-20徐金钏张赛尚永才

锦绣·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秦国文化

徐金钏 张赛 尚永才

摘 要:中华文明有着5000年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历史如同戏剧般的不断地往前发展;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都在时代的漩涡中,不停地更替流转,不停地相互融合,铸成了我们如今的中华文明,让它们的历史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特色文化和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文明中文化最辉煌灿烂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如百花绽放般的出现在华夏大地上,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民俗风情,也因此它们产生了不同的矛盾,相互的争斗,相互的变革,在文化上相互的争鸣.华夏大地究竟谁主沉浮呢?这时有一个国家名字叫"秦国",秦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如一颗流星般的闪过,如车轮一般的辗过,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留下了一道浓浓的痕迹.秦国从一个小小的城邦,不停的发展壮大,历代君王不停的奋斗,不停的开疆拓土,最终横扫六国,统一华夏,最终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万里江山.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化;秦国;万里江山

秦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秦国从建立至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秦国在早期离不开历代秦人的拼搏,曾经的秦人为了生存,在危机四起的时刻,同西戎人争夺生存空间,又时不时地要面对东方大国的进攻,加上当时的秦国国小地穷,更增强了秦人对土地的渴望,在外部环境强大的压力下,因此激起了历代秦人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打出西陲的激烈意志.秦国因为地域靠靠近西戎,造成了秦人勇武好斗的民风,因此秦人说话朴实,快意恩仇,办事豪爽利落;又因为四面环敌的危机意识,使得秦国人军民一体,全民皆兵,君臣同心,为保卫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国因为经济落后,土地贫瘠,在综合国力上远远弱于东方的大国,因此秦国历代君臣一直在寻找富国,强国的改革方法.后来秦穆公任用百里奚,实施改革,并提高了秦国国力,并逐步吞并西戎诸国,为秦国缓和了生存的危机.但秦国弱于东方大国的格局,一直到战国晚期商鞅变法后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秦国的建立

公元前771年,中华大地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变,犬戎攻进了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至此,中华大地出现了长期的政治真空,大国争霸,小国林立,春秋时代开始了;在犬戎闹京的第二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室得以幸存;因此秦襄公有护送天子东迁之功受封于歧山以西的西周故地为国,秦国得以建立.当秦国接收岐山以西的西周朝故地时,西周故地已大多数被犬戎占领,此时留给秦人的没有多少土地,在强大的犬戎面前,秦人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秦国或存或亡,只在流水之间;此时的秦人没有选择,只有拿起手中的剑,同西戎人争夺生存空间,秦国从建国始起,历代秦君都把同西戎人争战作为国策,老一代的秦人为秦国披荆斩棘,开辟道路,为新一代秦人留下了生存的空间;新一代的秦人在不断磨砺中成长,为守卫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秦人一代一代的努力,同西戎人的争霸中壮大起来,后来秦国才得以从西戎人的包围中强大起来,称霸西戎.

二、秦国的发展历程

(一)秦晋争霸。随着秦国在西戎争霸中势力的不断扩大,秦国开始不满足于偏安于西垂一偶,并逐渐饲机向东发展;到秦穆公时代,秦国在向东扩张的时候,引起了晉国的不满,在公元前627年秦晋争霸就此开始,经过两次会战秦军被晋军击败.因此在秦晋争霸中秦国失败,秦国的东进的道路被晋国牢牢的扼住百年.秦国因不得不改变发展的方针,掉头向西发展,称霸西戎.

(二)秦穆公任用百里奚改革。秦国在于晋国争霸失败后,开始实行了秦晋联姻的政策,在秦晋联姻中,秦穆公结识了曾经是虞国大夫后来又沦为逃奴的百里奚,秦穆公求贤若渴,用了五张羊皮从楚国赎回了百里奚,任用为秦国的大夫.百里奚深感秦穆公知遇之恩,就对秦国进行了改革.因为秦国地处西部边陲远离中原文明,百里奚就提出了引进周礼,教化秦人,加强秦国与中原文明的交流;在生产上,提出了放弃过去的游牧生产方式,推行农耕制度,提高了秦国的生产力;在军事上,实行了兵役制度,使秦国的军事力量有所提高.在战略上,百里奚提出了东和西进,向东秦国与晋国保持了百年的和平局面,向西秦国称霸西戎,拓地千余里.因此秦国的国力逐渐提高.但此时的秦国在国力上还远远的弱于东方大国.

(三)秦国严峻的发展挑战。随着春秋时代的结束,晋国独霸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时代开始了;秦国对东方大国的百年和平局面也彻底结束了.在战国初期,秦国虽然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秦国的经济落后,生产力低却远远比不上东方大国,士兵们打仗的积极性不高,世族阶级的剥削,土地兼并严重等各种矛盾捉襟见肘;再加上秦国与东方大国之间的矛盾重重,此时秦国无法与东方大国相提并论;战国初期,在东方最先经过吴起变法后的魏国,最先成为了战国初期的首霸;公元前389年魏国由于领土扩张需求而与秦国引发了争夺河西的阴晋之战,战争结果是秦国的50万大军,败给了魏国的5万魏武卒.自此秦国元气大伤无力再与东方大国相抗衡,秦国也因此失去了战略要地河西,从而引起了东方大国卑秦的影响.不但秦国的君臣上下无不愤慨,都渴望着有朝一日收复河西之地为国雪耻,而且也激励了所有的秦人军民上下团结一心,为日后的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国战败的原因,归结于秦国没有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军队的战斗积极性不高,物资匮乏;这次秦国战败使国家陷于危难之中,但这也让秦国能彻底认识了自己与东方大国之间的差距,综合国力上的弱小;于是秦国就开始了积极寻求变法的历程,力挽狂澜,缩小与东方大国之间综合实力上的差距.在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嬴渠梁继位,秦国终于迎来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秦孝公任用卫鞅进行长达20年的法制变革,使秦国的发展历程终于开启了崭新的一页.

三、秦国的崛起历程

(一)商鞅变法。自从秦国失去了河西之地后,秦国被封锁在函谷关内长达半个世纪;严重阻碍了秦国与东方大国之间的交流,并严重影响了秦国的经济发展,使得秦国的经济落后贫穷;当时的秦国内忧外患,外有东方的强国魏国虎视眈眈,西方有草原上的义渠国不断地侵扰秦国,南方有庞大的楚国饲机而动.此时忧国忧民的秦孝公,在秦国颁布了求贤令,东方的游学士子们听闻后便争先恐后的不断入秦,使得秦国一时不停的门庭若市;这时有一个叫卫鞅的游学士子,向秦孝公提出了强秦九论;首先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使土地私有化;第二,实施赋税制度,废除贡税制使是国家的税收得到统一;第三,实施轻商重农制度,鼓励农民进行耕地使国家粮产丰盈;第四,实行军功制,提高国民当兵的积极性以及增加军队的战斗素质;第五,废除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提高国家的中央集权;第六,实行连坐制,可治理秦国私斗成风的陋习和加强地方管理,对约束秦国老世族的权力显有成效;第七,统一度量衡,杜绝奸商和恶吏对平民百姓的剥削;第八,限制各级官吏自治权力,以防止对地方势力造成法律垄断;第九,废除秦国的愚蛮陋习,以教化民众.卫鞅提出的强秦九论,深得秦孝公的重视;秦孝公把强秦九论,当成了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于是就毫不犹豫地采纳了卫鞅提出的强秦九论,于是君臣之间便开始在秦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史称‘商鞅变法‘.最开始秦国的变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并在变法的过程中,严重威胁到秦国老世族的利益,变法受到秦国老世族的不断阻碍,企图几次扼杀变法.但在秦孝公坚定不移的支持下,和卫鞅不折不挠的变法下,君臣之间同心合力,经过20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君臣之间的全力配合下,秦国的新法大业顺利完成.秦国新法的完成,标志着秦国已经由一个落后的西陲一偶转变成了一个令东方大国畏惧的强国.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秦国的生产力已经显著提高,国库充裕,粮食盈余,法律严谨,军事力量已经增强,在综合国力上已经能独自抗衡东方大国.卫鞅因为有变法之功,受封于商邑,史称‘商鞅‘.商鞅所推行的新法也被称为”商鞅之法‘.商鞅之法是秦国历史上的转折,用法制改变了秦国,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在公元前338年,一代雄才大略的国君秦孝公陨落,新的国君秦惠文王嬴驷继位;同年因为秦国新法受到不满商鞅变法的老世族们的反扑,企图恢复旧制,并威胁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但秦国的变法并没有因商鞅的死而打断,秦惠文王反而再与秦国老世族们新一轮的较量中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守卫了秦国新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秦国的新法政治取得了新生.

(二)秦国的东出尝试。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国力显著增强,有了和魏齐楚相抗衡的实力.在公元前329年,拥有东出之志的秦惠文王把首要目标瞄准了河西,此时经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魏国,似乎已经走向了衰落,在和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交战中,彻底败于秦国,曾经的魏武卒面对此时的秦锐士,已经无力可挡,秦国很快就收复了曾经的故土河西,以雪前耻,为秦国的东出道路扫清了障碍.在秦国收复河西之地后,魏国开始衰落,从此秦国开始打出函谷关,东出争夺天下,但秦国对于魏齐楚三国的纵横较量中,秦国最初落于下风,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惠文王任用张仪为相,采取政治伐交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屡屡挫败东方诸国.但由于秦国的国土面积狭小,物质资源供应有限,综合国力上无法长期与东方诸国进行消耗,所以在两次函谷关会战后,秦惠文王又开始改变策略,与东方诸国讲和罢兵;对西部地区进行扩大领土,在秦国正确的方针指导下,秦国西灭义渠,南伐巴蜀,使秦国的国力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一个,为秦国的东出准备奠定了基础;虽然秦惠文王的东出没有成功,但对秦国来说这是第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为秦国后世国君东出积累了珍贵的经验,并向秦人说明了东方诸国并不是多么可怕,东方诸国是可以战胜的.秦人要想东出,就要靠秦人一代一代不懈的努力,由此秦国便开始了东出统一天下的历程.在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嬴驷因东出未果含叹而終.秦武王嬴荡继位,秦武王嬴荡试图尝试用王道制服东方诸国,这条方略是否能够成功?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因在周王畿为逼迫周天子禅让而自负举鼎,最终因鼎坠落而终.在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嬴稷继位,这位雄心勃勃的君王,是否能完成秦国的东出大任?秦昭襄王在位时期,秦国开始了第二次东出,在这次秦国的东出过程中,在政治上,秦昭襄王重用范睢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为秦国在东出的过程中赢得了时间,更激化了东方诸国之间的矛盾,使战争形势变得对秦国有利;在军事上,秦昭襄王又重用名将白起,使秦国在鄢郢之战中大败楚国,在长平之战中战败赵国,后又联合五国伐齐彻底消除了东方的隐患;从此东方诸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了,但东方诸国的实力仍在,为了消除秦国的威胁,都纷纷采纳了苏秦的合纵战略,南方以楚国为中心;北方以赵国为中心;南北为纵,联合抗秦;秦国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损失,终究没有达到东出的愿望.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紧接着,继位一年多的秦孝文王去世,再接着,继位三年多的秦庄襄王去世,由于秦国的国君更换比较频繁,暂时放弃了对东方诸国的进攻,丧失了灭掉东方诸国的大好时机;是东方诸国比较幸运,还是历史的发展正在期盼这一位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帝王;公元前247年,13岁的秦王嬴政继位,开启了统一东方诸国的进程,秦国的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为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进程.

(三)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自从秦国两次的东出失败后,秦国就开始总结经验,秦国经历了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强大了起来,又经历了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时期两次东出的尝试,又经历了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时期的受挫.当13岁的少年嬴政接手秦国时,秦国的东出理想开始迎来了成功;嬴政早期在赵国做人质,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回国后年仅13岁的嬴政在权相吕不韦的支持下继承了王位.成年后,这个有志向远大的少年,用铁血手段除掉了权相吕不韦,平定了嫪毐叛乱,削弱了宗室力量,结束了自秦昭襄王之后的历代宫廷之斗,为秦国平定东方诸国减少了政治阻碍.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在秦都咸阳发号施令,正式开启了消灭东方诸国的序幕.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总结了以前历代秦王东出失败的经验,采取了应对诸国合纵的连横之策,秦王嬴政在军事上制定了先伐韩赵,南和楚国,东联齐国的策略;应对东方的诸国,在战略上采取逐个离间以各个击破的策略,秦国因在秦王嬴政正确的指导方针下,秦军一路势如破竹,逐步灭掉韩赵魏燕楚.直到公元前221年,齐国不战而降,战国时代结束了,自西周灭亡起天下549年的分裂局面被秦国结束了,秦国终于在秦王嬴政的带领下统一了华夏,彻底完成了秦人从秦穆公时代起曾经让历代秦人梦寐以求的东出理想.秦国的统一大业离不开历代秦人的流血奋斗,不断的开疆拓土,使秦国从一座小小的城邑,彻底变成为了统一东方的大帝国.后秦国又南征百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为华夏开疆拓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中国的领土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奠定了基础.

(四)统一天下后取得的辉煌成就。自秦王嬴政统一华夏后,为了大秦的天下巩固,就派赵佗治理百越,为百越传播华夏的文化思想,使百越纳入华夏的疆域版图之中;蒙恬北修长城抵抗匈奴的入侵,使北方的匈奴30年不敢南下牧马.秦王嬴政为了华夏的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就自称"皇帝",始称"秦始皇",就开辟了中国2000年以来的封建帝制,加强了帝国对地方的管控.秦始皇为了帝国的长期稳定,就下令要求整个天下写统一的文字"秦国小篆",促进了天下文化的统一;又要求整个天下的车轮距离一律改为六尺好方便车辆之间的通行,减少了天下道路通行之间的阻碍;秦始皇又下令统一天下的度量衡,加强地方之间的经济交流;秦始皇在制度上设立了丞相,又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对中央的管理;又在全国各地推行郡县制,在各个郡县设立了郡守,加强中央对地方上的控制,实现了天下制度上的统一.秦始皇有大兴法家思想,结束了自春秋时代起天下百家争鸣左右政治的影响,促进了天下思想上的统一.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的途中逝去沙丘平台,秦始皇生前由于没有彻底做好权力的交接准备,在他死后直接导致了整个帝国的坍塌,大秦帝国也随着走向了灭亡;秦国自秦襄公建国起,历代秦君打天下整整549年,自秦始皇起合天下15年,秦国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坎坷的,但取得的辉煌是不可否认的.秦国虽亡,但秦国早已与天下融为一体,秦人的精神也因此名垂千古.秦国统一的天下,并没有因为秦始皇的逝去而分裂;不管是汉高祖刘邦,还是隋文帝杨坚,明太祖朱元璋,都以统一天下大业为己任,都以秦制为政治基础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秦国非但没有灭亡,反而被后者延续千年,也因此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秦国的文化,制度和精神也因秦国的灭亡流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秦国的灭亡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更新性,也因此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结语

因为秦国的出现,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转折性的更新;秦国不单单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也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崛起;中华民族也因此得以强大起来,为后世中国历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走向;秦国的出现,也为整个中国历史带来了数不清的英雄人物,百里奚,商鞅,张仪,范睢,魏冉,司马错,白起,王翳,秦始皇,蒙恬,章邯等.他们的传奇虽然随着秦国的灭亡而过去了,但如今中华民族的传奇却如车轮般的继续前行.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在秦文化的根基上得到了发展,秦文化也因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得到了发扬.

参考文献

[1]杨芸.周平王东迁与春秋开始[J].文物世界,2019(05):54-56.

[2]申赋渔.秦穆公的霸业,已成灞桥的伤别[N].中国青年报,2019-09-12(004).

[3]毛自成.战国魏楚秦变法比较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01):21-25.

[4]朱君杰.秦灭六国战争中最后十年的重要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4):120-123.

[5]韩军,曾莉芬.秦灭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04):84-85.

作者简介:

徐金钏(2000-),男,汉族,河南南阳市桐柏县人,学生,本科,单位: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设施园艺(对口)专业.

张赛(1997-),男,汉族,河南鶴壁市浚县人,学生,本科,单位:信阳农林学院学院农学院植物保护(对口)专业.

尚永才(1998-),男,汉族,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学生,本科,单位: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口).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秦国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五张羊皮
瞒天过海
说算筹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谁远谁近?
鸡口牛后的故事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