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途径探析

2020-10-20范艳芬陈蒙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设计高职教育

范艳芬 陈蒙

摘 要:文章在阐述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学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融入现状,重点从重视师资力量培养、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融入艺术设计实践、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增强校园文化氛围五个方面对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学的融合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给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设计;高职教育

注: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JXH2017-06)研究成果。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

融入现状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当前,部分年轻学生受到外部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其思想意识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加以干预和引导。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这类问题在艺术设计学生中同样存在,艺术设计学生对艺术和文化的敏感性要求更高,高职教育阶段正是艺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然而学生们的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传统文化积累不足,这种重专业而轻人文的现象制约了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如何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有效融入并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底蕴,提高艺术品质素养,做到真正的“中国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中偏重技能而忽略内涵建设

艺术设计类高职教育偏重于设计技能型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的培养,实用技能型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授课中很少融入传统文化知识,使得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综合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育深度和广度不足,这已经成为影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水平和文化内涵提升的障碍之一。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积极影响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艺术设计提供了营养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将其融入艺术设计中,势必会产生深远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遗存及其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沉淀和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体现。艺术活动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说明艺术从业者必须对文化和生活有很深的感悟才能有更好的艺术造诣。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营养源泉能够为艺术设计与艺术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促进艺术设计领域的蓬勃发展。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艺术设计创新的基石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积累足够的文化素养才能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设计专业源自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也源于西方的包豪斯学院,但是完全照搬西方并不符合我国国情,做设计需要综合地域、民族、审美等多方面因素,才能营造出优秀的“中国设计”。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张艺谋导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一场“视觉盛宴”呈现给了全球观众,赢得了高度评价。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创新的基石,将创新理念、设计元素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相融合,不斷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和价值取向的设计作品,这正代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

(三)优秀传统文化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愿望,其根本就是从文化入手,通过加强传统文化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民间艺术、思想文化以及物质艺术等内容。其中,民间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其艺术形式和感染力极强,比如:皮影和剪纸以高度概括和夸张的形式展现出了传统造型的美感;山西农民画用色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淳朴的劳动人民本色,彰显了色彩魅力;世界知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的许多海报和包装作品中常使用中国水墨文化元素、民俗文化元素以及东方哲学的巧思妙想,彰显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孔孟思想、道家思想则是教育界极具价值的财富,同样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指导。物质艺术方面,宝贵的历史遗产为我们提供了长久的思想和感官触动,更对艺术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可见,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深厚且营养丰富的文化土壤。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学途径探析

(一)重视师资力量培养,形成专业团队优势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要想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去,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因此,必须把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和传统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保证学生汲取足够的文化营养。当前部分艺术设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积累有待提高,在不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知识进行深度融合,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教师可以通过参加集中培训、艺术沙龙、优秀传统文化研修班等形式,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水平。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弥补文化学科短板

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适当增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课堂不断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引用案例资源,进行交流共享,比如在装饰图案课的教学中,设计传统花卉纹样、动物纹样等案例,以及皮影和剪纸的造型方法,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古代人的智慧,在了解古代文化的同时既学习了造型方法又培养了民族自豪感。此外,还可以运用移动终端、手机App的形式建立传统文化课程的网络资源,可以是微课、动画、游戏等多种形式,这样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总之,利用文化课堂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三)融入艺术设计实践,提升学生专业认知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学生的感受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十分重要。虽然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占比很大,但是这对于实用性技能的提高帮助较大,对于艺术文化素养的提高效果并不明显。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还需要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虽然现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看到更多的资源,但是也应该“走出去”,从实践中获取一手经验,这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的方式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比如:通过布置假期任务的方式,安排学生挖掘整理身边传统文化并定期组织开展分享交流活动,使他们在相互学习、开拓眼界的同时加深理解;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中,带领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文化魅力,了解历史背景等内容,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此外,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实地参观的方式,主动观察、感受传统文化,激发其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最终达到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四)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高职教育正在大力提倡信息化教学,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应用当前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同样十分必要。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依赖于具体的表达方式,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展现传统文化,可以使呈现效果变得可观、可触且生动有趣。比如,传统的动画人物在借鉴民间艺术中的皮影、传统图案等造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当前计算机特效技术,使得动画人物更加鲜活和灵动。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同样可以借助新技术、新手段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使艺术设计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五)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艺术类学生文化给养可能存在不足的问题,需要在高校中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比如聘请优秀文化学者开展专题讲座,邀请民间艺术家表演民间艺术;也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实践、专题采风以及展览等活动,如戏剧戏曲、诗词歌赋、书法国画等活动,将校园营造出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内涵的理解和认知。

四、结语

艺术设计需要创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一个好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但要有“躯体”,更要有“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得以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关键因素。艺术设计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必将使得艺术设计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且充满活力。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块沃土并汲取精华,创作出更有价值的艺术设计作品。

作者单位: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设计高职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