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
2020-10-20刘娣
刘娣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分析了国企青年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完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给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机制
现今,我国国企正在面临着改革,现代企业制度也变得更加完善,怎样做好国企青年人才的培养体制,增强国企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新时期国企所面对的较大难题以及应对的巨大挑战。
1 目前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从青年员工的特征来看,国企中涌入了很多年轻的高学历人才;从青年员工的思维方面来讲,他们一方面思维敏捷,有较强的塑造性,能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另一方面受房价、婚姻、人口老龄化等社会要素的作用,青年员工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从青年员工的要求来讲,他们渴望拥有良好的福利待遇、成长环境、发展平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希望得到组织关怀和领导认可,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可是因现今国有企业人才培养体制还有所欠缺,人才培养缺少计划性、目的性、主动性及重资历轻能力、重使用轻培养、以培训代培养的现象还存在,以及受薪酬、考核、升迁机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部分青年员工责任感不强、奉献意识淡薄、能力与岗位不匹配,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人才流失、干部断层等现象。因此,如何最大化地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青年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成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急需解决的课题。
2 完善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
2.1 完善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机制是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需要
从青年员工的成长规律来看,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是其个人素质条件、组织和社会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离不开个人成长、组织培养、社会造就、实践锻炼。其中,个人勤奋努力是基础,组织培养教育是动力,社会造就是保证,实践锻炼是关键。因此,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是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保证。
2.2 完善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机制是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当今时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发现人才、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的关键。因此,新时代国企要做大、做强、做优,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改革,就要毫不动摇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2.3 完善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机制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归根到底在于培养选拔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干部继续奋斗,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支柱,在这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完善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
3.1 党工团联动,加强思想教育引导
加强党的建设和群团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依托党支部、团支部、工会小组,在思想上关怀、生活上关照、工作上关注,引导青年员工健康工作、快乐生活。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了解青年员工情况,引导青年员工为企业献计献策,把青年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业发展上来。建立凝聚力系统工程,开展生日祝福、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婚丧慰问、住院慰问、定期开展单身青年联谊、健步走等活动,让青年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3.2 建立轮岗机制,提高青年员工综合素质
建立轮岗制度,根据青年员工所学专业,结合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和员工的自我发展方向,设置轮岗岗位,使青年员工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组织每名新进的青年员工到一线锻炼,从最基层做起,快速熟悉公司各项程序文件、企业文化及岗位的业务工作流程,缩短岗位适应期和人才成长周期,使其在工作一线摸爬滚打、锻炼成长。开展转正期轮岗,帮助其在深化所学专业或所从事岗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相关专业的融通性学习,通过多个岗位实践和多种能力训练,为培养业务型、管理型等方面专业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3.3 实施师带徒,促进青年员工快速成才
制定师带徒实施办法,可以选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领导干部、业务技术或管理骨干作为导师,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青年员工、应届毕业生、调入的新员工、转岗员工作为徒弟,通过签订师带徒协议进行结对,明确师徒关系,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充分发挥高水平员工的“传、帮、带”优势,帮助青年员工迅速适应岗位、提高职业技能。每季度开展一次考核,对徒弟阶段性培养目标的完成情况、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徒弟工作、学习、思想状况,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考核评价,切实提高关键岗位员工的能力水平。
4 创新培训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结合青年员工实际,帮助其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樹立近期、中期、长期目标,鼓励其提升学历、考取职称、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建立教育培训计划与学分制度,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为每名青年员工建立学分档案并定期通报,激发青年员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岗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职称晋升培训为主,以学历教育为辅,组织开展政治理论、业务技能、礼仪、法律、管理、技术等专题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方法,坚持集中授课与个人自学、传统教学与新科技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外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与党校、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拓展训练公司加强合作,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分层次、分专业、分专题开展培训。
5 结语
青年员工是国有企业的希望和未来,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国有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优,就要把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作为营造有利于青年员工成长环境的重要抓手,把学习和实践作为提高青年员工能力的基本途径,重点培养青年员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青年员工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束缚,营造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同频共振、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关凯.新常态下国企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6(07):48-49.
[2]夏惠萍.国企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思考——以国有铁路施工企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01):117-119.
[3]王亚军.国企青年人才培养的机制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