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酒店的建筑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2020-10-20杨智林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酒店建筑设计影响因素

杨智林

摘 要:本文从功能性、等级性两方面阐述影响酒店建筑设计的几点要素,分别从功能和流线、防火设计、生态节能三方面对于酒店建筑的设计要点加以分析。

关键词:酒店;建筑设计;影响因素

和常规建筑设计存在差异,酒店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酒店功能和等级等各类影响要素。针对酒店类型的不同,合理设计其功能区域,统筹兼顾,保证建筑整体功能完善,符合使用者要求。因此,探究影响酒店建筑设计的影响要素,并总结出设计重点十分必要。

1 酒店建筑设计影响因素

1.1 功能性

按照酒店的功能,可将其分为度假型、商务型、综合型、快捷型、会议型等。设计环节需要对酒店功能合理定位,才能更好地把握设计要点。如:设计度假型和商务型酒店,需要差异把控,商务型酒店需要设计在交通便利之处,最好和市中心接近;而度假型酒店需要重点考虑酒店周围风景,保证人们身处其中能有良好的居住体验。与此同时,还需将使用人群加以区分,在设计酒店内部空间环境以及功能时区别对待。度假型酒店使用者主要是在其中休闲和放松,因此,需要保证内部功能多样性,特别是其娱乐功能。商务类型酒店使用者常在其中举办会议或者宴会等,因此,需要保证内部功能的多样化,确保配套设施的完善性。以上酒店功能要素,都需以酒店功能作为依托,需要设计者在设计之初重点考虑。

按照酒店建筑功能,可划分为6个建筑等级,不同等级客房净面积如表1所示:

1.2 酒店等级

通常酒店按照星级进行分类,相关规定要求大酒店等级星级为1~5级,等级越高,要求内部配套设施越高。而影响酒店等级的要素种类较多,如:城市规划、酒店区域、建设成本、社会经济等。因此,在设计之前,需要展开充分调研,获取精准数据,保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例如:设计三星级酒店时,对于客房的数量有明确要求,需要保证每日可供出租房间数量≥30个,在客房种类方面需要规格多样,配置丰富,既要有单人间,还要有套房等;而四星级的酒店在每日可供出租房间数量方面需≥40个,并在客房的面积方面有明确要求,即70%客房面积≥20m2,其中不包含卫生间,标间中含有双床房和大床房等,套房规格在两种之上,其中豪华套间数量超过3个,设计套房过程,需关注布局的合理性。因此,只有对酒店的等级进行科学定位,才可保证酒店建筑的设計科学,便于施工,保障运营环境高效、经济[1]

2 酒店建筑设计重点

2.1 功能和流线

如:设计商务酒店时,需要保证其周边的交通便利性,但是这些城市中心地段土地资源紧张,因此,设计过程选择高层建筑,并集中布置。考虑使用者需求,将宴会场所、会议厅和餐厅等设置在裙楼位置,行政区域和空中餐厅需要设置在建筑视野最佳的楼层。酒店流线通常包括宾客、服务、物品等,以服务流线为例,设计过程需要设置员工内部流线和服务宾客两种,将员工活动区域和宾客流线加以区分,员工日常其他工作不和宾客接触。针对服务宾客的流线需要和各个服务区相连,保证服务的便捷性。

2.2 防火设计

酒店建筑的防火设计和酒店使用安全息息相关,设计过程需要重点考虑到公共区域和地下结构,酒店房间的大小不同,功能也存在差异,空间既有敞开的,又有封闭的。因此,设计过程需要将酒店日常使用的顺畅性考虑其中,兼顾火灾救援工程人员从现场撤离的便利性,保证防火设计的合理性。

首先,在防火分区的设计方面,需要从酒店功能出发,因此为基础,将功能相似的空间设置在同一防火分区之内,确保日常使用过程的便利性,同时,功能区相似区域对于防火需求存在一致性。因此,以建筑功能确认防火区域设计更合理。加之酒店设计涉及领域较多,为保证设计科学,避免装修改造过程对防火设计产生影响,防火设计之前,需要建设方、设计方、不同专业厂家以及酒店管理部等不同参建部门之间充分协调,综合对比,保证设计者对酒店不同功能区域加以明确,确认面积、优化设计。

其次,在疏散结构方面,酒店建筑的安全疏散相关设计需要保证和GB50016-2018《建筑防火规范》以及GJ62-2014《旅馆建筑的设计规范当中和安全疏散宽度以及距离等要求相符,确保疏散安全,提高建筑平面的使用效率。

最后,在配套设施方面,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需要结合人建筑电气、排水和暖通等系统综合确定,明确设计要求,和不同专业相互协调,合理选择配套设备,确保防火设计的完善性。

2.3 生态节能设计

2.3.1 通风和采光

当前,绿色理念深入人心,酒店建筑的设计,需要秉承生态性和环保性等要求,合理设计建筑通风、采光等,优化建筑窗户设计,降低其使用能源消耗。冬季建筑室外温度较低,窗户主要功能为传递、消耗热量,为确保其节能性,需要合理控制窗墙比。同时,考虑到建筑采光性,确保人员居住舒适感。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酒店周围环境展开详细勘察,经过数据采集,应用于设计当中,保证建筑窗户朝向合理性,同时,还需精准记录出周围风向,按照建筑结构,选择合理窗型、尺寸等,确保室内采光的同时,控制建筑外部的光污染问题。设计建筑平面环节,需选择多个风口、大空间等,确保内部空气的流通性。借助空调实现室内通风,合理调节中央空调的温湿度,确保室内新风量的稳定输送,保证自然冷热源之间空气置换的合理性,实现最佳通风效果。还可优化窗户绝缘性能,使用多层玻璃,在玻璃中间设置空气层,不但隔声,而且隔热,使用新型材料作为窗户结构,对其尺寸加以改良,达到酒店建筑的通风及采光等要求[2]

2.3.2 控制噪声

酒店生态性设计还体现在其噪声的控制方面,由于酒店为居住型建筑,因此需要对声音、光源等严格控制,为居住者提供优良环境。设计过程,可使用防噪声结构,控制窗面积,使用中空玻璃等。中空玻璃拥有良好隔声效果,适合对酒店氛围安静性要求较高的建筑当中。针对普通类型的酒店,可合理减少窗户面积,以起到隔声效果,此外,还可在建筑装修过程使用矿渣棉、石膏板以及模板等材料,起到良好控制噪声效果。

2.3.3 再生资源利用

酒店建筑节能设计,再生资源利用为重要环节。如:太阳能利用技术相对成熟,酒店建筑夏季使用空调的频率较高,因此,耗电量巨大,此时可借助太阳能发电,对电能进行补给,调节室温,降低建筑能耗。太阳能的利用过程,可向电能、热能等方面转化,实现空调制冷或者加热冷水等。若酒店地处多雨区域,还可设计雨水回用系统,将夏季雨水进行综合回收,净化和处理之后,作为日常用水,降低建筑对水资源消耗。此外,还需将建筑内温湿度考虑其中,在降温过程控制能源消耗,合理处理建筑冷负荷,防止出现能源浪费问题。

4 结语

总之,酒店建筑的设计涉及的内容复杂,需要综合多个方面加以考虑,准确定位其功能,设计内部结构,理清思路,把握不同要点内在联系,在多方整合与调节之后,设计出科学的方案,提高设计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贾彤.节能环保理念在酒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7):109-110.

[2]杨艳丽.探析多功能型酒店的建筑设计要点[J].建材与装饰,2020(05):93-94.

猜你喜欢

酒店建筑设计影响因素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酒店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究
酒店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相关问题探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酒店就业意向探析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