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新途径的探索

2020-10-20陈钟鹏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作管理小学德育途径

陈钟鹏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这对当前的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老师不仅仅要将基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做好德育教学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好不良因素,避免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通过科学有效的德育教学能够更好的将学生引向健康积极的发展方向,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更好的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管理;途径;探究

1.目前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

1.1落实的整体难度比较大

虽然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德育教学工作受到了老师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其他一些因素的干扰,一直难以落实到实际,呈现出重视教育、轻视管理的不良现象。有一些学校的领导也没有在思想上对德育教学有一个正确的关注,不能够及时的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所以使得最终的德育教学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开展的管理活动大都也比较潦草,不能够将德育教学的思想理念深刻的落实到实践中,整体的管理模式也较为落后和传统。

1.2教学的模式较为单调

有很多的小学德育教学开展课程数目不够多,拘泥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和班会中,而且教学的形式和模式都比较单调,很难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一些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课外实践中,这也不利于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养。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老师没有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过于看重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导致德育教学质量停滞不前。

1.3现有的评测体系不够健全

和传统的考试考查模式比较来看,学校现存的德育教学考查体系过于单一,而且也不具备更加行之有效的考察体系,不能够实现考察指标的量化处理。而且在进行德育教学计划培训方面,过于求大求全,没有充分的考虑到每个不同的学生个性之间存在的异同,而且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年龄段进行科学的划分,最终使得德育教学的教育效果不够理想,没有形成更加完善和立体的德育教学系统。

2.如何更好的在小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德育管理

2.1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以后他们才愿意积极的投入到实际学习中。在实际的德育教学中也是如此,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德育的学习有一个深刻的关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简单清晰的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而且不能够将教学的内容深刻的植入到学生的内心中。所以老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案例分析、讲故事、讲笑话等措施加入,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真正的实现寓教于乐。

2.2积极的构建浓郁的和谐气氛

校园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的整体文化气氛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德育养成产生较大的影响。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合理的应用校报、广播等舆论场地,多宣传一些有意义的话语,构建更加健康的学习气氛,比如可以应用摄影、照片、书画、诗歌、演讲比赛等文化表达途径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老师也可以积极的组织学生在班内和校园内开展兴趣小组划分和活动,积极的组织有价值的科技比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也要做好校园的保洁工作,保持教室、校园卫生和秩序,这也有助于学生的德育养成。

2.3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有效的开拓

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老师的评价模式也需要积极的转变,不能够再拘泥于传统的分数之中,评价模式要更加多元化,老师可以借助更加有效的激励性语言、肢体动作等多鼓励学生。举个例子来看,学生在课堂回答中表现不错,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这位同学逻辑思维比较清晰、语言提炼方面也不错、很好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等”;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老师的评价和肯定期待也比较高,当学生面对失败的时候,老师的一句鼓励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不断的学习动力;在平时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在结尾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最后,老师可以合理的利用微信、QQ等现代化的社交工具,多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德育学习情况,及时的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这样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对于德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也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

2.4尊重学生的个性

长期以来,老师习以为常的将道德行为的相关表现和学生的德育认知直接挂钩,却没有重视道德的具体需求。从本质上来看,道德行为的动机和道德需求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学生中表现出的多样化的道德行为和能力都是由需求而引出。所以,在实际开展德育教学和管理的进程中如何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道德需求,也慢慢的成为了如今德育教学中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实际的德育教学中,老师要多尊重学生的独立地位,多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进一步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未来的学习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结:小学时代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心智不够成熟,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老师作为引导者引路人,需要积极的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其中借助有效的德育教学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优秀的品质,对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积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莉.无心插柳柳成阴——小学德育教学的反思[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5(18):55-56.

[2]严付桃 .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J]. 新课程导学,2016(28):242-243.

[3]陈铭铭.浅析小学德育的有效提高[J].华章,2016(32):90-91.

猜你喜欢

工作管理小学德育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技师学院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探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T计划工作管理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工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优化与创新在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