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探讨
2020-10-20闫涛
闫涛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收集筛选、整合处理、应用驾驭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进入社会快速发展、信息极度丰富的全新时代,具備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也是每一位高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因此,教师应该在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上寻求突破和变革,加强对于教学措施的优化,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思路的拓展,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资源的开掘,并根据学生认知现状与发展需要,科学组织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教学指导,让学生在诸多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教学措施的辅助与驱动下,更好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切实增强信息技术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8-0188-01
进入高中阶段,面对巨大的高考压力,繁重的学业压力,使得师生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普遍不够重视。而且,在目前很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基本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上更为关注知识的灌输、传授、讲析,对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育,信息技术素养的塑造很少体现,很多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开展基本呈现低效或者无效运作状态。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时,应该加强对教学导向与学生发展的研究,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切实变革教学措施、全面关注学生需要,以更为科学、生动、多元的教学指导方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深度实践中实现更好发展和全面提升。为切实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全面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而给予保证,奠基铺路。
1 根据学生学习发展现状,提升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
由于高中信息技术在教学导向上以学生基本信息技术意识培养,基础信息技术技能塑造为驱动,导致进入高中阶段之后,随着高考压力的增强,很多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对信息技术并未引起重视,其学习兴趣、热情、夙愿与新课程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对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上,应该加强对学生现状的分析与考量,不断增强教学设计的趣味性、科学性、精准度,让更多学生感兴趣、受欢迎的教学素材、资源进入学生视野,使学生在思想、情感、意愿上得到感染与影响,为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奠定基础。通过对学生现状与需要的研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尽量寻求新课程要求与学生学习需要的灵活融合,多给予学生更为充分的实践、探索机会,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符合新时代学生发展需要。同时,针对不同学生在学习发展上的差异性,教师也应该适时融入诸多差异性指导,个性化引领,进而让每一个学生在符合自己需要的认知发展驱动下实现技能与知识的更好学习。
2 针对教学知识内容特点,增强教学资源整合的实效性
目前,高中阶段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在知识构架上比较完备,教学内容上更为丰富。教师在知识内容设计上,应该以教材为根本,结合新课程要求和标准灵活使用教材,发挥教材作用。一是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对不同知识、信息进行加工与重构,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加符合学生学习意愿,更具感染力、亲和力、操作性。必要时,可以就教材内容适当延伸、拓展,让学生在更多操作、体验中获得提升与发展。二是加强对教学保障的提升。在教学软件、硬件上,结合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倾向,让教学保障与教材内容、学习知识充分融合,对学生提供更为坚实的教学保障,让学生在与时代发展现状相融合的过程中实现对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以全面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积极态度、浓厚兴趣、饱满热情的辅助下,实现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全面提升。
3 结合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凸显教学指导方式的情境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影响力,教师应该加强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让学生在不同教学情境内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培育信息技术兴趣。一是加强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不断操作、体验、实践的过程中将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至自身实践体验,并在实现知识内容与技能提升的过程中增强其学习兴趣。二是加强对探索情境的创设,结合不同教学目标,让学生资助开展探索、实践,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创造性完成具体教学任务,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中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4 依托学生素养培育实际,确保具体教学措施的实践性
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重在实践与操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加强对教学任务的优化与拓展,让学生在不同教学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探索、研究、尝试,实现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在任务设计上,尽量凸显出针对性、操作性、实践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达到深刻理解、灵活应用。在开展方式上,多倡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相互竞争、演练探索,让学生根据教学任务驱动,不断激活其创造力、实践力,为促使其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全面提升而奠基铺路。同时,随着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持续提升、逐步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得到全面提高。
5 结论
总之,为了切实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科学性、发展性,教师在具体教学指导中,应该以不断提升学生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素养为主导,让学生在更为科学、高效、丰富、多元的教学体验内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实现综合潜能的全面提升与不断塑造。对教师来说,应该加强对教学设计的优化与创新,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措施的落实、教学思想的渗透更为贴近学生发展需要,对学生提供更为生动而精彩的指导。对学生来说,其应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切实融入教学探索,深度开展合作研讨,在不断学习与提高中实现综合潜能的切实开掘与充分激活。以更好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周智兰.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6):111.
[2]黄如香.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初探[J].福建电脑,2019,35(0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