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
2020-10-20翁黎明
翁黎明
摘要:大数据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数据给大众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提高了各个领域的工作效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呈现规划要随之改变,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种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要点,然后细致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智慧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8-0083-01
引言: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利用大数据快速锁定了密切接触者,减少了疫情蔓延的概率。购物、乘车都要扫码,快捷方便之余,也给自己的行踪留下印记,这说明大数据非常重要。大数据时代应加大智慧城市的建设力度,智慧城市不仅可以提高生活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提高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抵御能力。为此,要对城乡进行规划,提高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在智慧城市上的差距。
1 大数据时代下城乡规划要点
1.1构建系统框架。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部分,大数据时代下城市生活更加便捷高效,但是并不意味着城乡规划要照搬城市的模式。城乡要根据自身需求来有针对性性的对大数据功能进行明确。这样就可以构建出符合城乡发展需求的大数据功能。由于城乡步入大数据时代较晚,所以市、县、镇、村各级政府的信息化水平不同,在构建系统框架时,要做到各级数据信息公开和互通。另外,各级政府要给予规划工作高度重视,做好自然资源的分配,保证顺利搭建系统框架,最终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资源最佳分配。
1.2整合数据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要高度重视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利用。第一,各级政府要构建自己的信息数据库,对于非电子信息材料,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处理。第二,各级政府要对自己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更新,通过有效的方法周期性对数据进行更新。为了更好的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要在工作中提高效率,通过跟踪和监控等方式来及时获取最新数据,同时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第三,辅助城乡相关工作人员提高数据处理水平。要做到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结构化数据来处理问题,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更好的服务于地方政府的政务工作。
1.3培养技术人员。第一,城乡规划工作中的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根据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及自身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完善的、有效的规划决策,并准时完成相关作业,以保证规划方案能够真正罗达使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二,要重视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城乡规划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规划工作的正常进行,要能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于城乡规划工作中。
2 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城市建设
2.1智慧集成服务。大数据时代,政府要明确社会各个领域的实际需求,通过数据挖掘、处理、整合、协调来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些数据降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圈建设、交通运输等提供便利。要充分挖掘数据的潜能,更精准的进行计算,从而合理降低各个领域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办事的效率。总之,智慧基层服务将会更好的服务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同时保证生活质量和办事效率。
2.2智慧城市环境。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环境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城市要向着智能化、环保化、以及节能化发展。充分利用数据,对城市布局和规划进行调整,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来实现公共服务、社区、轨交的高校利用,这样就可以在满足人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充分利用数据的监控和跟踪功能,对大气和水体中的污染情况进行及时反馈,通过对异常数据的分析,快速找到污染源。这样就可以短时高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就可以反映出城市规划的问题,然后根据数据分析调整城市规划方案,最终切实建成智慧城市,找到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
2.3智慧城市生活。大数据时代,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数据关联,生活的效率和质量也会大幅度提高。智慧城市生活中,居民的衣食住行都会突出智能化的特点。在购物方面,在线下单,物流配送,定时送到指定地点的蜂巢中。下班前,可以通过手机终端遥控家电,回到家中,可口的饭菜已经出锅。在出行前,通过APP就可以预定智能汽车,虽然无人驾驶,但是足够安全,到达目的地后汽车自动停在附近的停车位上。人需要做的是准时如数付乘车费用,而不用到处寻找车位。智慧城市中,会根据天气预报来调整各个小区的给排水系统。短时强降雨来临之前,城市的排水排污管道要及时打开,并且打开副线以保证排水量。在用水高峰时,提高高层用户的水压,保证生活用水正常。
2.4智慧管理。大数据时代,整个城市要实现智慧管理,充分利用科技设备和数据处理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果。在轨交方面,不仅要对公交车的进站时间进行预报,公交车也要接到下一站的候车人员情况。在进站前,如果数据显示下一站没有候车人员,也没有要下车的乘客,就可以不停车。这样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公共交通运输的效率和速度。在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时间可以根据上下班高峰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从而保证出行的顺畅。在银行业务办理方面,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出最近银行,以及银行的客户排队情况,为客户提供参考,避免排队等候浪费时间。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要抓紧城鄉规划,把握规划要点,做好系统框架的统筹设计工作。城乡规划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础。如果呈现规划失利,无法实现城乡的数据共享,则乡村无法被纳入到智慧城市中。对于智慧城市,随着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未来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城市的智慧水平会越来越高,人的生活质量,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都会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付斯曼.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9):182-182.
[2]罗昱黔.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3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