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
2020-10-20卢幼梅
卢幼梅
摘要:当前,我们的学前教育已进入到高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介入, 让教师有了能够快捷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幼儿科学教学质量。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将更注重教与学互动,提高幼儿对科学教学活动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促进幼儿的分享交流, 促进多元有效评价。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对周围万事万物以及各种现象的兴趣,带着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世界,通过科学活动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初步认识。优化幼儿园的科学教学活动,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增加了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图、文、声集于一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立体生动,更贴近幼儿的认知水平,从而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探究欲望。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在科学教学活动中,仅凭教师的口头描述或教具材料辅助很难达到幼儿的认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将事物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呈现出来,它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给孩子以直观的视听觉刺激,不仅能够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的生动、富有感召力。
在大班科学活动《垃圾分类》活动导入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一个卡通的地球娃娃,幼儿通过地球娃娃的语言、动作、形象感受地球被污染时的心情,同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思考:地球为什么会被污染,探究这样才能保护地球。最后通过希沃白板的趣味课堂进行讨论为什么有的垃圾可以回收,有的不能回收,哪些是有毒的,让班上的每一个幼儿上讲台,对希沃白板中所列的各种垃圾,进行分类操作,做的准确得给予红花奖励,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人机互动,培养幼儿主动探究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利用希沃课件的互动性,让幼儿与希沃白板进行交互,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愿意动手去探究寻求答案。幼儿与白板互动教学,应用各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能够增加科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接受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这种自然而然的教学是最容易让幼儿接受并喜爱的。
在大班科学活动《是谁偷走了项链》这一课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破案游戏,在游戏“动物分类”环节,利用趣味课堂创设一个人机互动场景。在场景中有两栋房子,幼儿将动物根据皮毛的特征将动物进行分类。当分类正确时动物会被关进房子里,当分类错误时动物会被弹出。在“找痕迹”环节利用希沃小工具蒙层、放大镜等功能让幼儿在大屏上运用托拉、点击、放大进行观察、操作。
在中班科学活动《大大小小的蛋》这课,导入环节通过“猜猜蛋从哪里来”的游戏,利用希沃多媒体展示各种大小不同蛋 ,请幼儿猜测这些蛋会是谁的?利用希沃趣味游戏让幼儿操作平板将蛋宝宝和蛋妈妈进行配对。活动中还利用平板让幼儿进行“砸蛋游戏”,认识生蛋和熟蛋知道蛋的结构。最后利用希沃趣味课堂进行“抢蛋游戏”,幼儿两两PK,根据教师的口令找出相应的蛋宝宝或者蛋妈妈,找到数量多者为胜。每一个孩子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浓厚,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幼儿主动探究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同步投屏探索过程,促进有效分享交流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在幼儿科学教学的集体交流环节中,利用希沃授课助手的手机助手功能,可以将幼儿的操作过程用手机拍下来上传到屏幕上,便于幼儿之间观察、交流、讨论。
大班科学活动《果蔬发电》,活动中教师将幼儿的操作过程同步投屏让幼儿一起观察不同的操作方法、结果,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相同与异同,每一组操过程进行投屏,有利幼儿之间观察、交流、讨论,促进有效分享交流,从而掌握果蔬在导电过程中应正负极的串联方法。
4.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探索结果,使评价更加多元有效
在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评价是帮助幼儿梳理知识和提升经验,促进幼儿个性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评价对整个活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实现机器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多元评价,如利用信息技术同步投屏的功能,将幼儿的探索结果第一时间在显示屏上展现,即便于幼儿观察比较,也有利于学生、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让整个评价过程更加有效。
在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路线图》中,幼儿通过平板操作“送快递”用不同路线从起点走到终点,比比哪种路线能最快到达终点,并把操作结果记录通过平板传到大屏。在评价环节幼儿通过大屏能相互清楚地看到同伴的记录结果,同时会思考,自己的操作结果和同伴的是一样吗?最后会发现有的和自己的一样,有的和自己的一样,到底哪种方法可以更快到达终点。这是幼儿通过机器评价、以及幼儿相互之间的评价,掌握学习内容。
总之,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教学过程应当是有步骤、有目标的实践过程,只要教师正确引导,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鼓励幼儿自主探索,相信信息技术一定会推动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
[2]中华人民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