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2020-10-20夏金凯

锦绣·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体育教学初中

夏金凯

摘 要: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意志品质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体育学科中,意志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更重要。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对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意志品质

根据研究可知,意志品质在个体学习活动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比如维持动力、补偿与调节的作用。在体育学科中,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超过知识技能对学生的影响。因此,在组织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需要对意志品质等内涵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并且以此为基础实施恰当的教学策略,也需要教师不断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完善与优化,从而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一、初中生意志品質薄弱的表现

(一)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具有双重特征

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以及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让孩子们形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孩子们在温室中便没有任何抵御风雨和面对坎坷的能力。在顺利时,孩子们容易得意忘形,不听取任何意见以及倡议;在受到挫折时,则容易手足无措,垂头丧气。这种薄弱的意志品质以及双重人格特征则会导致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产生消极的情绪,若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则会导致学生情绪化愈加严重,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起伏不定。

(二)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

初中生的叛逆情绪比较严重,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和团结友爱的思想素质相对较弱,自律能力较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角度来处理相关事宜。他们对学生和班级的工作不感兴趣;他们不愿意当班干部;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劳动活动;他们与自己无关;他们甚至和老师有矛盾的感情。因此,要及时纠正和教育,避免畸形人格的形成。

(三)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初中生的自主性虽逐渐形成,但是并没有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甚至有些初中生的情感暴露比孩子少,隐蔽性也强。因此,自我调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自控能力较弱,情绪易波动

初中生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在思想上主动要求自己,渴望进步,可塑性强,具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其缺点是情绪容易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容易急躁,出现极端行为和鲁莽行为。它也容易受到各种激进思想的影响和诱导,综合判断和分析能力较弱。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竞赛提高法

竞赛提高法是指在教学中实施竞赛,增强学生的激烈对抗性,在规则要求下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策略。竞争过程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它要求学生善于、敢于把握机遇,果断应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决断素质。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克服自身和其他可能遇到的困难,以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赢得胜利和尊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条件限制法和疲劳负荷法

针对初中生适应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弱的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课堂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目的是通过这种限制性练习适当提高学习难度,并制定和实施,以顺利完成课堂任务。比如通过设定游戏的点数,限制任务的时间和质量,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坚韧性。疲劳负荷法是一种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使他们在适当的压力下完成疲劳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意志品质的策略。比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1500米赛跑,在疲劳时保持跑步动作的规范化,培养学生顽强不屈的意志力。

(三)说服解释法和挫折教育法

名人名句、名言或体育行为可以鼓励学生提高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随时准备迎接困难,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勇气和毅力的目的。例如,在长跑练习前,教师首先讲解“极点”和“极端点”出现时的应对策略,并对自己给予“我一定能坚持”、“我一定能行”等积极暗示,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障碍或干扰而无法实现动机的情绪体验。研究表明,青少年在经历一些挫折后,可以更快地成熟,这是培养坚强意志力的好方法。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策略:首先是批评的方法,它是指那些在学习上总是优秀的学生,在表扬他们的同时指出他们的缺点,必要时让他们尝一尝失败和批评的滋味。二是说服教育方法。面对不能应对挫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化消极为积极。此外,疲劳载荷法和条件约束法也可用于挫折教育。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意志力,首先,体育教师不仅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而且要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坚持体育晨练等锻炼活动,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其次,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使体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教学竞赛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并将这种意志培养延伸到体育课堂之外,如遵守社会道德规范、遵守校规校纪、自觉克服不良生活习惯等。克服坏习惯,培养好习惯,需要通过长期的意志努力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意志品质的培养逐步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王远.浅谈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青海大学学报,2001(6).

[4]余志雄.浅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湖北体育科技,1997(2).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体育教学初中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高职大学生磨砺优良意志品质之我见
高中体育教学中铸就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