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室内设计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结合

2020-10-20程晴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程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室内设计

程晴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人们在生活空间上的文化品位也越来越高,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审视。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室内设计课程中,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和室内设计的关系,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课程的结合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为室内设计课程与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提供良好的思路,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室内设计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创新

近年来,在室内设计课程当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对中国特有的室内设计理念以及教育进行深度的发掘和创新,在室内设计教育领域引起了共鸣。如何在室内设计教学当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需要进行深度的探讨。本篇文章详细阐述了传统文化教学的扩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室内设计课程的创新融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结合体,是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悠久的文化。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我们的生活。室内设计是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兴起的,人们对于美的观念以及追求越来越清晰,表现在室内设计当中。具体表现为对建筑物内部进行分析和判断,考虑使用什么材料、周围的环境如何等问题,把一些专业的知识运用到室内设计当中,让室内的环境可以更加舒适、轻松、合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世界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和风水学都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室内设计风格。室内设计作为物质文化的载体,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行为,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如琴、棋、书、画、服饰、建筑等,都为室内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素材,两者相互成就。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教学结合的

必要性

一是提升人文精神的需要。室内设计领域普遍认同中国的设计要走向世界,最根本的就是坚守中华民族的根基,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这种大环境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融合室内设计课程,进一步弥补学生知识结构的不足,有利于提升其文化素养,使其形成健康多元的文化观,让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理解、应用,提升民族文化意识,从而培养出有民族情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累的设计人员。

二是增加世界竞争力的需要。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构成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先立足自己的文化,保持自己文化的鲜明性,才能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可。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室内设计如果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就成了无本之木,很难在世界上拥有一席之地。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课程结合的方法

(一)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融入传统空间设计观念

室内设计课程教学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加以重视,并引导学生把传统空间观念融入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以客厅空间布局为例,客厅属于公共活动空间,是家人交流活动、接待好友的场所。风水学讲究适中,恰到好处,欲其显而不张扬暴露,因此客厅空间不可以完全敞开暴露。在空间布局的时候,正门入口处可以利用屏风隔断,或者运用入户家具等元素进行空间隔断,形成空间的分隔,但是视觉效果可以延伸,获得隔而不断的效果,给人含蓄的美感。客厅与阳台连接的墙面可以使用透明玻璃隔断,将阳台外面的景色引入客厅,相互借景,这就是风水学中常说的虚实相生,意境美油然而生。

(二)室内设计教学重视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多样,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它是现代室内设计的思想源泉。比如中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图案,它的色彩和图案造型对于今天的设计来说还是很实用[1]。这些图案包含了故事、动物、植物、几何纹样等,所表达的含义非常多,而更多是传达人们美好的愿景以及理想,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设计元素给现代设计带来了无穷的创作灵感和启发,可以运用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在进行室内设计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民间传统图案背后的寓意,将其作为自己设计的宝贵资源,比如许多古建筑上的“梅、兰、竹、菊”图案,可以进行元素概括,打散重构,以现代设计思维把传统文化精髓运用于室內空间背景墙设计、天花板造型设计、门窗装饰图案设计,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的室内设计作品更有地域性、文化性,档次得到提升。室内设计教学需要带着目的,运用各种形式来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及传统元素进行归纳学习,对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其中有用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改革创新,把以前的理念和现代的理念进行融合,这样就可以被称为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教学。

(三)开设民族文化课程

想要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开设富含民族文化内容的课程。现代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大体上都差不多,除了专业的课程之外,没有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这就需要进行相关课程的开设,如中国艺术设计史、古典园林、传统的书画篆刻、古典文学等课程,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在进行相关课程开设的时候,需要把特色民间艺术融入其中,可以试着把这些传统文化的课程作为室内设计专业指定的必修课程。除了这些课程,还可以开设一些极具特色的选修课,将剪纸、陶瓷、印染、编织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作为选修课程来设定,在学生进行这些课程的学习时,从中汲取有益的精华并加以运用。这些课程的制定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还可以使其对传统文化的特色以及魅力有所了解,树立文化自信,促使他们把民族传统精神发扬光大,培养出有民族情怀的室内设计人才。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把传统文化理论和室内设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长远的重要意义[2]。

(四)基于地方文化特色确立教学目标

现代社会当中,室内设计需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地区不同,社会状况有一定的差异,对设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时候,还需要将学生带入社会实践当中进行综合实操。室内设计教学近年来发展得非常快,许多高校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在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时候需要考虑自己的条件以及地域优势,从而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多元化设计人才。室内设计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对技术性以及实践性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在传统教育当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专业技术和实操能力的教学而忽视了地方文化理论的深入讲解,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下,实训项目的地域针对性、社会参与度严重不足,培养出来的人才千篇一律,具有相似性,并不符合新时代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教学体系和其他教学体系有明显的不同,多元化教学的模式是不统一、多变的,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如果统一了教学一致性,就会造成个性化以及创造力等重要因素的缺失。在室内设计教学当中,我们可以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建立地域研究中心,把具有当地特色的艺术设计的框架建立起来,主打地域特色精品课程,教学内容挖掘地域文化元素,让学生参与身边的实际项目,学生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去分析、解決问题,进行再创造研究[3]。

综上所述,振兴传统民族文化教育是每个人肩负的责任,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室内设计的教学当中,推进地域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地方高校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室内设计教师的责任。室内设计的教学不是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还需要进行文化的传承以及推广。在培养室内设计人才的时候,教师需要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高度的民族认同感,结合民族艺术和现代艺术进行表现,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自主地挖掘出来并融入室内设计教学当中,创新室内设计教学模式,促进我国室内设计事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书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2019(8):162.

[2]王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9):8.

[3]杨柳.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室内设计情感的表达分析[J].包装世界,2018(9):223.

作者单位: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室内设计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途径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改革与创新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性的思考与探索
王晓燕室内设计作品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
陶慧娟杨文韬室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