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设计的初步探讨
2020-10-20郑福君
摘 要:在国家经济和城市建设中,建筑业具有重要地位。社会发展对建筑不只限于结实牢固的要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应对建筑美学、安全性及科学性等综合考虑,并充分体现在工程建筑、大型及小型房屋建筑中。本研究基于建筑学设计规划较深入地分析了几方面常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1前言
世界上各国的城市都具有特色建筑,诸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莫斯科的红场,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等。作为城市文明载体的不同建筑群体,产生和存在的建筑与人的精神或物质追求具有一定的契合点。因此,在建筑学方面应将传统观念彻底改变,促进相互交融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于人的需求进一步发展创新。
2现代建筑中的常见问题
基于建筑规划和设计探讨现代建筑中的常见问题。
2.1 现代建筑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对于城市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划分区域,若不能做好土地规划,就无法考虑城市整体建筑风格和空间形态。国内目前在很多城市空间设计中都存在对局部发展重视而对总体忽视,或对整体发展重视而对局部发展忽视的问题,在城市规划中造成土地闲置、开发过度问题。城市建筑风格样式也需相应的规划,针对城市空间而言感受最直观的就是建筑群,其整体搭配效果对于城市的主观影响具有直接影响。部分城市对建筑群规划设计不够重视,在整体上造成使其产生压抑或花哨的感觉,而且不均匀的建筑密度、不突出的建筑风格、不具特色的建筑外观等方面的影响,也使城市缺乏一定的艺术感和美感。城市布局在细节方面的规划对于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诸如规划公共交通和停车区域、空间开放及建设的服务设施等的需求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涉及较多的项目,在规划中更需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诸如规划城市交通主干道、地铁空间及停车场所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将在日常上下班或节假日期间造成客流发生不同程度的拥堵,对于城市人口正常出行及工作生活效率产生直接影响,
2.2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人们对城市最直观的认知就是通过城市建筑外观设计,很多建筑设计具有明显个性,在建筑歷史上具有突出的记忆。但目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对个性化建筑的盲目追求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对建筑实用性及其重要价值缺乏综合考虑。诸如某城市建设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与北京鸟巢有一定的相似性的奇特造型,最初设计是以科技创新展示馆为目标,之后因一些原因而调整为美术馆,但在建筑物竣工后,其玻璃夹缝存在一定程度的渗水问题,内部结构比较潮湿不能用于美术馆,因此被迫调整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工程设计与实际建筑物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产生该问题主要原因是设计者缺乏与实际相结合或考虑不够全面等因素造成的。很多建筑设计最初与实际需求之间难免存在差异,此时基于成本或其它角度对设计进行综合考虑后进行相应更改,应基于实际需求,并非只是基于单纯商业目的进行相应调整。民用高层建筑竣工使用后,很多存在降低层高、不合理的空间布局、设计的停车场地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等情况。
3改善建筑设计和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是在人性化设计方面应重点加强。自然环境与人造空间相结合而形成城市,主要将人作为服务对象。在城市主体中,人都在城市中进行很多社会活动和行为。因此,应基于“以人为本”的要求开展规划建设。为人类打造舒适和谐及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使城市发展和总体环境与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逐渐相适应。人性化的城市建筑设计不只是口号和要求,更是城市未来规划设计中城市建设者不断发展和超越的重要目标。围绕这个方向,可制定重点加强培养城市设计高新人才的相关计划,有效利用新型城市建设人才不断完善和更新城市功能。随着日益饱和的城市基础功能需求,在城市规划设计方中,应对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针对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新问题开展相关研究,与城市实际发展相结合提高功能设计的人性化特征,在细节方面对城市设计的人性化目标不断完善,进而使城市一体化建设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二是促进生态化系统建设的发展。城市是由众多人口形成的一个重要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城市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缺乏一定的合理有效性。对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城市内部各要素应采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模拟方法提高调控的科学有效性,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也使城市建筑有效维护了生态平衡。应在生态建设方面积极树立全局观念,有机融合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再基于此开展相关规划设计工作,在总体上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平衡。针对建筑、人口、交通等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其不能超出城市生态环境的相应范围,避免城市容量受到影响而超负荷。积极协调城市内部和郊区之间实现共同发展,对各区域配置合理的资源和功能规划进行综合考虑。进一步不完善要城市生态系统,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针对各区域特点,对建筑与自然生态之间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基于此对城市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的多元化应包容城市系统中的各种因素环节,其发展对城市及地区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十分深远。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形态可使其活力与发展程度得到客观真实地反映。因此,在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设计中,对生态化和人性化建设提高重视,基于此将生态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在城市建设中实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划目标。
参考文献:
[1] 罗远翔.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解析[J],低碳世界,2018.12
[2] 孙磊.解析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J],大观周刊,2017.16
[3] 贾建万.研究建筑学中的规划与设计问题[J],居舍,2018.21
[4] 郭德江,陈雪,陈岩磊.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5
作者简介:郑福君(1985-),女,满族,黑龙江宝清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