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研究

2020-10-20张人戈洪儒

锦绣·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爱国精神中国梦新时代

张人戈 洪儒

摘 要:爱国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新时代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理解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剖析其内涵中所蕴藏着的核心要义、精神特质、根本要求以及其内在的主要基调;并从其总体方式,主要动力,主要目标以及有力支撑这几个维度来把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指引,从而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梦;爱国精神

一、新时代下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界定

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心中,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永不熄灭的灵魂之火,新时代爱国主义在同中国实践发展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着自身的内涵。

(一)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核心要义

没有经历过压迫与苦难的民族无法理解复兴对于国家的意义,没有战胜过压迫,克服过苦难的民族不会理解国家对于复兴的炙热渴望。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用长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受尽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剥削与蹂躏。九十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實践,是对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一刻不曾松懈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以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为精神特质

习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围绕着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展开;历史也充分证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三)以解决新时代下中国的主要矛盾为根本要求

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国家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发展阶段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是不会变的,新时代的中国处于近代以来发展的最好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以人民为中心,梦人民之梦,乐以人民之乐,想人民之所想。爱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因国家的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和特征。

(四)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主基调

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新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没有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就没有安定团结的大局,人民就根本无法安居乐业,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我们要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的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二、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多维度把握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当代中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必须加强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使其深深熔铸于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镌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上,成为当代中国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价值眷注。

(一)以提高国家凝聚力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总体方式

推动国家的进步,在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支持的同时,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样不容小觑。它作为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种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关乎着全体人民能否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关乎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甚至关乎着国家能否长治久安与繁荣富强。要将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弘扬好,就应当结合当今世情、国情,要结合时代精神与时代特点。

(二)以重视培育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动力

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进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因此,要坚持落实党和国家颁发的一系列关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公民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文件,通过整合使之成为稳定的、一以贯之的宣传教育体系,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下去。我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学过程中,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融合。因此,青少年要能够将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进行结合,不断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感。

(三)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标

既然爱国主义精神弘扬要以青少年的培育为关键支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习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我们就必须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大类:一是科技教育类,包括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二是思想道德类,包括理想、道德、审美、纪律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内容,它反映了社会的性质、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本质,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只有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才能全方位地使广大人民培育起牢固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使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三、结语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人必然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开拓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实践中,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段辉琴.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9.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第 1 版.

作者简介:

张人戈(1995-),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硕士研究生,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洪儒(1996-),男,汉族,安徽省马鞍山市,硕士研究生,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爱国精神中国梦新时代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陆游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精神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性研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