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忘藏胞救命恩

2020-10-20谢厚林何瑞云

红岩春秋 2020年5期
关键词:甘孜藏民大嫂

谢厚林 何瑞云

每当回想起70年前在康藏高原上度过的那段艰苦岁月,我永远忘不了一位藏族大嫂救了我和小李的命。

作为地勤通信人员进军西藏

1950年9月,我16岁,从重庆西南军区通信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为了加强支援18军进军西藏和空投任务的组织领导工作,9月22日,航空处扩建为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10月初,西南空军通讯大队(重庆江北)成立,计划用三个月时间集训一批报务员、机务员。通讯大队聘请了起义留用人员,给学员们讲授有关空军对话英语、空军气象、对空联络及检修收发报机常识等。

我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兴高采烈地学习时,11月中旬的一天,突然接到通知,叫我和林启廉、孙静琳(女)等20余人到队部去。程胜队长当即告知:昌都战役已胜利结束,更艰巨、更繁重、更复杂的任务是向拉萨进军。空军在康藏高原沿线设立的地勤航空站急需补充地勤通信人员,你们由新任命的甘孜航空站电台台长崔濬带领,立即赴藏。

当天,我们乘车来到原航空处旧址报到,西南空军司令部苗冠生参谋长、夏屏西政委出席了欢送宴会,并举杯嘉勉我们:预祝各位在援藏任务中为人民立大功。

饭后,我們20余人乘军车到重庆白市驿机场,登上一架C-46运输包机,同机运输的还有通信设备器材等。约一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川西新津军用机场。在新津机场休整了几天,我们就向康藏高原进发。

当时新津至甘孜的简易公路虽通,但路况不佳。颠簸了一周多,屁股都坐痛了,才驶到甘孜航空站。在站上休整几日后,杨守义站长告诉大家:“你们要继续向前进军,担负起在康藏高原沿线的江达、昌都、太昭、拉萨等地建立空军地勤航空站的光荣使命,要每半个小时向甘孜和新津军用机场拍发飞行天气报告,以利新津机场支前基地安排好空运、空投工作。”

我被分配到江达航空站,由报务主任刘俭带队前往。

迷路幸遇藏族大嫂热心留宿

1950年12月中旬,我们从甘孜乘军车沿康藏公路行驶不到一天,就到了当时康藏公路汽车运输的终点——海子山。这是康北有名的大雪山,海拔约5000米,它与另一座海拔约6000米的雀儿山遥相对峙。我们在山脚下休整,等待当时地面唯一的交通运输工具——牦牛。

一天午饭后,刘俭主任通知我和气象员小李跟随一名藏民向导,背上收发报机,向前方竹庆村庄进发。由于我们与藏民语言不通,一路上只能用表情和手势表达。当走进森林时,天色渐渐暗下来。阵阵寒风吹得我们又冷又饿,举目四望,林中黑漆漆,方向不明,路径不清。在此关键时刻,那位藏民向导又突然“失踪”了。在这深山老林里,我和小李真不知栖身何处。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月色很好,可当时的社会治安情况却相当复杂。反动头人、土司、喇嘛及国民党的一股残匪,穿着藏民的服装,经常骑马带枪在这一带流窜,逮到解放军就砍头。加上这一带夜晚常有野兽出没,我和小李又无任何防卫武器,我们就这样胆战心惊、抱着绝处逢生的一线期望,盲目地、试探性地往前走着。

突然,我们听见远方传来狗的叫声。有狗叫,肯定就有人,甚至有人家了。我俩一边向狗叫的方向前进,一边用汉话大声喊道:“老乡!老乡!我俩是过路的解放军,是新汉人,到此来问路。”喊了几声,一位中年藏族妇女走出来,微笑着说,她能听懂,还会说汉话。

我俩如实相告,在寻找竹庆村庄。她听后,诚恳地挽留:“竹庆离此地很远,你俩连方向都摸不清,继续往前走,好比盲人骑瞎马,相当危险。就在我家过夜吧。”她的话语不仅出乎我们的意料,更使我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接着,她把我俩带进了一间有炉火的小屋。这时,男主人出来了,是个中年男子,热情地用汉话招呼说:“进屋休息,进屋休息。”并叫那位大嫂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酥油加糌粑。

刘俭一行到达竹庆后,发现我俩不在,立即向当地驻军——18军后勤部部长扶挺修报告了情况。扶部长听了很生气,一面质问为什么这么粗心大意,两个小鬼,一个16岁、一个18岁,万一发生不幸,该如何交代?一面令小吉普车司机(当时从海子山到竹庆的公路仅有小型车能通过)带上警卫员及刘俭,顺着公路来回寻找几小时未果。

次日清晨起床后,我和小李赶路心切,赶紧向主人家告别。女主人热情地指明了去竹庆的方向。我俩怀着万分感激之情,边走边想:昨晚要不是这位藏族大嫂伸出援助之手,说不定性命都难保了。

进军西藏的脚印已散去半个多世纪,回忆起这段惊险的人生经历,真是感慨万千。现在我早已脱下军装离休了,如果能有机会再次沿川藏公路进藏,我一定去寻访昔日的救命恩人。

我衷心地祝福两位藏胞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编辑/韩西芹

猜你喜欢

甘孜藏民大嫂
古道散茶香
守望绽放
大嫂大,二嫂小
犬獒效应
新时代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
请菩萨找零
街上来了新城管
月度大片
大嫂(散文)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