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名四辨
2020-10-20庞国翔
庞国翔
江津乃巴蜀名城,其境内的地名名称,从古至今发生了诸多变化。岁月沧桑,我们翻开发黄的史页,可探寻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轻拨历史的沉沙,可回归一些人与事的本来面目。
地名是地方文化的一种符号,江津一些有名的地名,其名称演变令人玩味。
骆騋山
骆騋山在古代就是巴蜀名山,在江津仅次于四面山、黑石山。该山地处黄泥乡境内,雄踞于丘陵平坝之上,四周峭壁悬崖,东、西、南、北四座寨门耸峙,是巴渝有名的景区。
此山早前称“骆騋山”,后改名“骆崃山”,现在叫“骆来山”。
乾隆本《江津县志》曰:“骆騋山,县七十二里,形如骆驼。”民国版《江津县志》曰:“骆騋山,县南进十里,形如骆驼,绵亘数十里。”1986年的《黄泥乡志》曰:“骆騋山,为大娄山余脉川东平行岭谷的一支脉,横亘乡境之南,有大小山峰99个,南北走向,逶迤十余里,山峦连绵起伏,纵横交错,其主峰形似骆驼,故名。”
行走在骆騋山北坡和东坡下的綦江边上,绕骆騋山脚半圈,抬头看此山,骆驼形状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当站在西坡或南坡仰视此山,却不像骆驼,倒像一匹高大驰骋的骏马。
1987年出版的“四川省地名录丛书”《四川省江津县地名》中,将“骆騋山”改为“骆来山”:“骆来大队,原名东胜大队。后以境内骆来山更名……”1995年出版的《江津县志》中,也将“骆騋山”写成“骆来山”。
2000年,江津市(今江津区)旅游局编写的《江津导游解说词》中,又将“骆来山”改为“骆崃山”。以后一段时间,当地的宣传资料包括客车起始站名、线路牌均叫“骆崃山”。此时,黄泥乡也改名为骆崃山镇。但是几年后,“骆崃山”又被改为“骆来山”。
且看《辞海》的释义:
骆:①尾和鬃毛黑色的白马。②骆驼。
崃:山名,邛崃山。此字除用于邛崃山外,其他地方很少用。
騋:马七尺以上曰騋。《周礼·夏官·庾人》记载:“騋,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
一般认为,“骆騋山”是因其形状如骆驼而得名。其实,此山一面看像骆驼,从另一面看却像七尺高的騋马,只是看者方位不同而已。
青泊
青泊又名青泊滩,是綦江东岸上的一个大地名,曾设青泊公社和青泊乡。现青泊乡并入西湖镇,仍叫青泊。
青泊滩有青泊场,是当地群众的交易中心。早前这里没有名字,只有两间茅草房,一条小山溪在此汇入綦江。不久,这里建起了一家客栈,来往的人越来越多,但小溪挡住了过往行人的脚步。于是,当地群众集资在溪河上修建了一座桥,因小溪发源于龙门山,綦江在此蜿蜒曲折,好似龙头,所以当地人将该桥取名“接龙桥”。场以桥名,人们就叫这里“接龙场”。
清光绪时,江津分为笋溪里、杜市里、思善里。清末《江津乡土志》“卷三·地理”记载:“杜市里所属三都共十保……东至接龙场距县七十里……。”民国《江津县志》“卷一·市镇”篇中记载:“接龙场、贾嗣场、五福场、龙山场属三才乡。”
后来,“接龙场”改为“青泊场”。《四川省江津县地名录》中,有“青泊场”词条。“青泊场:境内綦河中一石滩,状如青鲌,因名青鲌滩,建场时以滩名场,后文谐音为青泊场。集市,青泊公社驻地。”《青泊乡志》曰:“青泊场,因为此段河中盛产‘青泊鱼而得名。”
关胜场
關胜场位于西湖镇东南面,距镇政府驻地西湖场16.8公里,有一条长600米、宽7米的水泥石板街,是西湖镇东南部的最大集镇。
关胜场于1980年改名“白云公社”,1984年又改称“长林乡”。关胜场是当时政府机关的驻地,也是当地群众交易的最大集市。因与綦江县(今綦江区)的永新、伏牛场毗邻,关胜场又是一个山乡边界市,赶场天异常热闹。
这里早期叫“关圣”而非“关胜”。
清初,此地偏僻荒凉,人烟稀少。清光绪三年,有王、丁、赵姓乡人筹款在此修建一庙宇,内塑关羽像,故名“关帝庙”。关帝庙修好后香火旺盛,这里热闹起来,客商往来逐渐增多,遂成一个规模较大的集镇市场。
关羽是惟一被佛、道、儒三家崇拜的神。道家、儒家把他当作“忠义”的象征,尊称为“关圣帝君”,民间多称为“关圣人”或“关圣”。
清末《江津乡土志》“卷二·地理·三十”篇中记载:“黄泥场距城一百里来南行到西湖场距城九十里折而西南行至关圣场距城一百六十里……”民国《江津县志》“卷一·市镇”篇中介绍四序镇时,也列入有“关圣场”。由此可见,在清代和民国期间,这里叫“关圣场”。
“文革”时期,为了“破四旧”,反对封建迷信,人们便将“关圣”二字改写成“关胜”。
感应峰
感应峰是江津境内知名景点,位于西湖镇原黄泥乡仁湾村境内。感应峰巍然屹立,上方下圆,山顶上有一古庙。清嘉庆《江津县志》记载:“感应峰距城百里,在永平寨内,庙在峰顶,四面峭壁,游人须攀援而上,不知何时修成。”
方志上明确记载此峰名为“感应峰”,但后来有人称它为“赶印峰”,现在叫它“赶一峰”。
清乾隆《江津县志》(卷二·众山)记载:“感应峰,县九十里,秀拨如笔。”清嘉庆《江津县志》记载:“感应峰在永平寨内,峰顶建有寺庙。前人在此建永平寨,躲难避灾,祈求永远昌平。感应者,谓神明对人事之反响也。神通感应,不可思量。”
《黄泥乡志》“风景名胜”中,仍将此山称为“感应峰”。黄泥乡并入西湖镇后,《西湖镇志》记载:“有一村名感应村,村以山名,因有感应峰。此山峰上有一庙,庙以山名,叫感应庙。”
然而,是何原因又将“感应峰”叫作“赶印峰”或“赶一峰”呢?
1999年,当地发展旅游产业,为了让更多的旅客知晓这里,提升景区的知名度,相关部门组织本土作家和旅游专家来此采风。众人领略风景名胜后,创作了一些神话故事。
由于上方下圆的“赶应峰”像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玉玺大印,于是“玉皇大印镇妖”的故事应运而生,“感应峰”就被写成“感印峰”。又传说此处有99座山峰,只差一峰就是百峰,如有百峰,綦江将被填成汪洋大海。二郎神在深夜用赶山鞭赶来一峰,填江就将成功。于是,“感应峰”又被写成“赶一峰”。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