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态语文阅读教学

2020-10-20张俊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10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张俊英

【摘要】如何在小学生态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位语文老师必须注重的重要课题。教师在生态语文阅读教学中,鼓励阅读,注重积累,学会运用;同时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丰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何为“语文素养”?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在《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中指出:“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由此可见,语文课不仅要致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还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审美情趣、道德修养都进一步得到提升,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生态语文阅读教学,就是用生态学的理念、依生态的规律来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打破以往注入式的阅读教学模式,更加鲜活,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旨在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指导方法,阅读中培养审美和文化传承

1.注重朗读指导,培养审美情趣

朗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读懂文本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感以及语言积累的过程。在生态语文阅读课上,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读的要求,读的层次要由浅入深,读懂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并能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边读边思,以思促读,朗读重点片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此循序渐进,体会语言文字之美。同时,笔者结合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这个节目,要求学生观看节目,体会朗读之美,在班级也开设了《朗读者》,每星期每小组推荐两人朗读美文,再集体评议,找出朗读的文章之美,朗读者朗读过程之美,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

2.展开想象翅膀,入文入境思考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十分重要,想象能让学生把冰冷的文字变成自己熟悉的形象,并加以创造。在生态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为作品里的人物,身临其境,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与作者对话,感悟文本,体会文中文字之美,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语文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时,笔者让学生查找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和当时的背景,細读课文,让学生想象中悟境,想象中悟情,活化文中的人和物,使阅读课堂“有声有色”。

二、着眼能力,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

1.鼓励大量阅读,积累语言知识

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根本是提高阅读量,尤其是社会快速发展,速食文化泛滥的情况下,能真正坐下来读书的人不多,所以教师就要创设条件,鼓励学生大量阅读,阅读首先从古典名著开始,文学名著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更是民族精神和灵魂代言人。《西游记》培养了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既可三头六臂,也可长生不老;既可飞行三界,又可畅游龙宫;少年儿童奇妙的想象力就在一部《西游记》中被熊熊点燃。《水浒传》的公平侠义精神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文学名著为学生的文化奠基,为学生的精神着上亮丽的底色。

2.激发阅读兴趣,发散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在生态语文阅读时,笔者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深刻思考:你读了这本书,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他/她的哪件事或文中哪个场景触动了你,要求引用文中句子加以说明。我在上五年级《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引导学生分析富裕但是吝啬的严监生因两茎灯草死不瞑目的片段,通过抓住诸亲六眷的语言及严监生的动作分析严监生的性格,引导学生概括小说的写作手法“巧设悬念,一波三折”,激起学生的兴趣。课后要求学生找《儒林外史》读一读,找一找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小组做思维导图,分析一个人物或一个故事。

笔者的课外阅读延伸为小组合作,让学生制作读书小报或让学生暑假、寒假看一本名著,用连环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喜欢名著的故事情节,可以是一章,也可以是最喜欢的、最精彩的一段。学生合作或自己完成的图画栩栩如生,精彩入胜,创意十足。课外阅读的延伸,就是内化积淀爆发的过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培养。

3.督促熟读成诵,内化积淀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熟练背诵古今优秀诗文,熟悉经典,其中包括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文经典。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我要求学生每天自由背诵一首诗歌。每天的课前让学生自荐背诵,说说自己的理解。久而久之,学生诗文的积累十分可观。熟读成诵促进了孩子的积累,但是背书是很枯燥的,我让学生回家观看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并每天播放一首其中的作品,让学生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吟唱,学生兴趣盎然,因此唱响了有生命的诗歌阅读课堂。

三、自主构建,实践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1.引导自主构建,教给阅读方法

教学就是一个自主构建的过程,锻造学生积极、丰富、自主的语文课堂品质。教师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立足文本梳理人物关系,归类,用思维导图归纳,清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引导学生充分体悟到由“人物及其关系”为起点,用事情的脉络来填充“骨架”的概括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生态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最高境界。

2.引导自主构建,建立改编能力

教最终是为了用,教师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制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改编、仿写,亲身体会语言运用之妙。笔者在教学《儿童诗两首》时,让学生通过赏析归纳儿童诗的特点后,明确儿童诗就是要表达真实的情感,我手写我心。然后进行仿写,学生积极创作,写出了不少让我耳目一新的佳作。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齐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在生态语文语文阅读课上,我们最终就是让学生经由老师的启发,学会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语感和审美情趣,学会文化传承,让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实践中,能奠定坚实的文学积淀、写作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世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7.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