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交换份法在糖尿病人群食谱设计中的应用
2020-10-20孙艺飞
【摘要】本文以糖尿病人群的营养需要为依据,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的食谱设计方法,即食物交换份法,旨在为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饮食提供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人;食物交换份法;食谱设计
1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呈现升高的趋势。据统计,截止2015年,全球20~79岁的人中約有4.15亿人患糖尿病,患病率高达8.8%。中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每年有大量患者死于糖尿病或其并发症,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不加以干预,204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将上升至1.5亿左右。
2 糖尿病常识
2.1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一般分为1型和2型两种。1型糖尿病多是由于先天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在我国,比较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约占发病总人数的95%。2型糖尿病多发于老人及肥胖症患者,起病隐蔽,前期不易察觉,极容易漏诊。后期伴随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如抵抗力低下、神经系统病变、泌尿系统感染等,甚至可能出现失明、心血管疾病、尿毒症等。
2.2糖尿病诊断依据
糖尿病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长期高血糖,因而多采用空腹血糖含量或餐后2h血糖含量作为糖尿病人的诊断依据。正常人空腹血糖含量一般在3.9~6.1mmol/L之间,若血糖含量在6.1~7.0mmol/L区间则称为糖耐量受损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处于这个阶段的人群若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干预治疗,很大程度上可免于患病,但若不采取措施、不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则会发展成为糖尿病。
当血糖含量大于或等于7.0mmol/L时则可称之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治疗的方法,只能控制病程的发展。
3 食物交换份法介绍
食物交换份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食谱设计方法。食物交换份法的原理是:将常见的食物按照其性质分成四大类(或细分成八小类),同等类型的食物在一定质量范围内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的量相似,在配餐时,同类型食物份可以任意交换。食物交换份法的核心是以90Kcal为标准,令每个食物交换份产生的能量相同(即都为90Kcal)。
食物交换份的内容如下表1所示:
不同能量需求的糖尿病人所需各类食物交换份数如下表2所示:
4 糖尿病人群一日食谱示例
某男性教师,Ⅱ型糖尿病患者,40岁,请用食物交换分法为他设计一天的营养食谱。
4.1确定能量日需要量
教师属于轻体力劳动者,又已知配餐对象为男性,且其年龄为40岁,通过查《中国居民膳食能量需要量》表格,得到其能量日需要量为2400kcal。
4.2确定食物交换份数
根据食物交换表(表2),可知需要总交换份27,其中谷薯类17份,蔬果类需要2.5份,肉蛋类4份,油脂类3.5份。
4.3分配各组食物份数
4.4挑选各种食物并列出表格
4.5食物分配到各餐
将所选择各类食物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得出一日食谱,如下列所示。
早餐:牛奶250g,面包150g,拌海带丝50g,香油3g。
午餐:米饭:大米200g;青椒肉丝:鸡肉25g,柿子椒100g,植物油5g;芹菜肉片:芹菜100g,瘦肉25g,油5g;白菜豆腐汤:白菜100g,豆腐50g,番茄50g,植物油3g。
晚餐:馒头:面粉125g;番茄鲫鱼:鲫鱼50g,番茄50g,油脂9g;冬瓜肉片:冬瓜100g,瘦肉25g,植物油3g;水果:鸭梨100g,橘子50g。
5 总结
与计算法设计食谱相比,食物交换份法比较实用,并且易于掌握,糖尿病人在配餐时可以使用食物交换份法,为提高自身饮食质量和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柴瑞震.最有效的糖尿病饮食治疗[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4-15.
[2]付苗苗,徐凤敏.糖尿病饮食治疗中食物交换份法营养食谱的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4,21(3):41-49.
[3]常健,牟德莲.用食物交换份法为糖尿病人群设计营养食谱[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5):224-226.
[4]陆春霞,龙瑛.探究糖尿病营养膳食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31-34.
[5]宫培艳,陈翠杰,孔祥茹,等.糖尿病营养膳食护理[J].中外医疗,2010(2);23-24.
[6]范志红.食品营养与配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151-152.
基金项目:
本文是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教研教改项目“高职《营养配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WJWJG202027。
作者简介:
孙艺飞(1992-),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工学硕士,助教,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人群营养配餐,饮食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