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要点探究

2020-10-20张俊梁雅倩

种子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造林绿化林业技术要点

张俊 梁雅倩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愈演愈烈,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林业生态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实现绿色生态环境的必经之路。林业生态建设不仅仅是完成造林目标,造林后的林业技术应用在林业生态建设进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了造林绿化后林业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充分发挥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造林绿化;林业技术;要点

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攻克这一现实难题,我国已将建设绿色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程。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植树造林,但又不局限于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有着净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中能够美化城市,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为更好地巩固造林绿化的效果,需要在造林规划的基础上,做好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更好地展现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最终实现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因此,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已然成为林业建设工作的重点。

1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现状

过去由于国家对森林资源的重视度不够,可持续发展观念薄弱,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森林资源利用率不高,植树造林的面积可见一斑,森林乱砍滥伐现象时有发生,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的转型升级、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渐深入,我国森林资源日益丰富,表现在森林面积扩大、林木种类增加、林木增长量与消耗量齐平等方面[1]。总的来说,我国在造林绿化上下足了功夫,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森林资源还存在总量较少、地区分布不均衡、人均资源量少、树种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总体处在较低的水平。可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只靠造林绿化远远不够,只有将林业技术得到有效发挥,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2   造林绿化后林业技术工作要点

2.1   保证苗木造林的成活质量

造林绿化的基础是林木,苗木质量是造林绿化质量的基础,为此应优先选择种植质量优良的苗木品种,杜绝种植残次品。一般而言,造林绿化中选择的林木树种不仅用于观赏,最终的归属是制作成家具,因此在质量的把控上相对较严格。造林绿化需要从种植全过程进行质量管控,即從苗木的选择到种植后的浇水、施肥、催枝等都需要精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林木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以指标为依据进行林木的优胜劣汰,使质量好的林木汲取更多的土地养分、阳光和水资源。如果发现苗木质量不合格,应当及时进行补种,但切不可将所有残次苗木全部砍伐,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和浪费林木资源。另外,要合理配置树种结构,一方面,如果造林时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如果发现苗木品种过于混杂,必须及时进行清理,作出针对性的调整,并且按照苗木的生长规律进行规范培育。

2.2   采用合理的林木砍伐措施

在种植工作完成后,林木将会经历漫长的生长阶段,全程要经过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4个重要阶段,每一个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2]。为了保证优质林的生长环境,确保每一株优质林木都能得到养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需要对各个阶段的林木进行适时砍伐。林木砍伐需要充分考量林木的生长规律和树龄,制定采伐指标、轮伐时间和采伐范围,切不可盲目采伐。由于林木生长时间较长,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面积砍伐,避免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同时大量砍伐将会造成一定的林木资源浪费,因此林木砍伐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砍伐措施。目前,我国的林木砍伐经验尚欠缺,需要在种植过程中充分掌握林木特性和生长规律,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推动林木采伐工作,同时促进林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3   实施科学的森林管理措施

换个角度讲,造林绿化后的森林管理工作还是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始。在林木种植完成后,需要时刻观测和了解树种的生长规律,必要时人为引导林木向人们预设的方向生长。林木的生长发育除了与本身的生长特性有关外,还受到环境因素和人为管理的干预,因此,在造林结束后要科学地对林木进行管理,包括定期更换残次苗木、人为加强苗木扶正、定期进行松土施肥、适度进行林木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人为干预对林木的生长影响非常大,人为调整的生长环境越好,林木生长的质量也就越高。由于不同的树种有其独特的生长规律,在进行人为措施干预时,应当充分考虑树种的生长特点,利用科学的林木管理方法向预设方向引导,这样林木就会获得更大的生长空间和更好的生长质量。除了对林木生长的自身环境进行管理外,还需要对外在环境进行防控。科学的森林管理措施应当涵盖林木生长的方方面面,在林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要考虑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外在因素。只有按照林木生长的规律制定并实施相关的管理措施,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林,从而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2.4   加大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

与发达国家的林业相比,我国的林业生态发展相对滞后,虽然近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质量还较低。经比较,发达国家在林业技术方面的投入相对较高,而我国更多地采用传统的种植和管理方式,因此,我国的林业水平若想赶上发达国家,必须依托高新科学技术。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如何将高新技术运用到林业生态建设中,成为众多业内人士研究的课题。

笔者认为,可采取3种措施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林业技术的发展。一是建立专业队伍进行林业技术的推广,提高先进技术成果的适用性,同时对林业从业者进行培训,加强林农科技兴林的主流理念。二是加强林业技术的更新和研发,确保林业技术的适用性,提高造林科技含量,保证林木整体质量。三是加大林业技术推广的程度,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林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对林业技术推广有突出贡献并且通过实施取得一定成绩的人员进行奖励,鼓励相关人员对林业技术进行推广和实施[3]。

综上所述,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流,主要依靠造林绿化实现,同时以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最为关键。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在为人类社会提供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能产生经济效益。植树造林的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超过了植树造林本身,需要更多的政策、管理、技术等作为支撑。只有做好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植树造林的意义,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叶正华.造林绿化后林业技术工作研究[J].乡村科技,2019(18):76-77.

[ 2 ] 韩佩伦,汤洁.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27):186.

[ 3 ] 张翠玲.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研究[J].花卉,2019(6):217.

猜你喜欢

造林绿化林业技术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
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研究
拓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思路 保障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轻灵中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