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年中国玉米品种改良事业及其贡献

2020-10-20佟屏亚

种子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自交系杂交种种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中国玉米品种改良事业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和西北制种基地的建设,为农民提供高产优质玉米种子。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玉米和水稻、小麦一起并称为国人三大主粮且位列作物之首。要吃肉、奶、蛋,全靠玉米换,玉米对显著改善人民生活起重要作用。

1 玉米杂交种的培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农业生产进入一个新阶段。1949年12月,原农业部召开“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玉米育种家吴绍骙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在会上作了“利用杂交优势增进玉米产量”的发言,提出发展玉米生产和品种选育的当前和长远策略。原农业部采纳了此项建议,于1950年3月召开玉米工作座谈会,邀请科学家参会并制订《全国玉米改良计划(草案)》。这项计划确定在近期内采用简而易行的人工去雄选种增产措施和利用品种间杂交种;从长远来说,要利用玉米杂交优势培育自交系间杂交种,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建议在近期内采用玉米品种间杂交种,时间短、见效快,可以迅速提高玉米产量。这个文件开创了我国在大面积玉米生产上改农家种为杂交种、农作物利用杂交优势的新时期。

1950年8月,原农业部发布《五年良种普及计划》,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性选种留种活动,评选地方优良品种,就地繁殖,就地推广。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全国共搜集整理玉米农家品种1.4万份,从中评选出优良品种近2 000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有43个。1954年7月,原农业部发布《关于广泛开展玉米品种间杂交提高玉米产量的通知》;1955年4月,原农业部再次发出《关于加强玉米品种间杂交种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的通知》,要求农业科研机构和农场着手调查本地玉米优良品种,开展品种间杂交和选优推广。最早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品种间杂交种是陈启文在山东解放区主持育成的坊杂2号,1952年在山东省推广面积达13.3万hm2,比当地农家品种增产20%~30%。之后,全国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相继育成玉米品种间杂交种400多个,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有60多个,全国推广玉米品种间杂交种166.7万hm2。1957年2月,原农业部发布《关于进行玉米杂交育种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大力开展玉米自交系间杂交育种的研究,争取在3~4年内选育出适于当地种植的高产杂交组合。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0年2月,原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全国玉米研究工作会议”上,原农业部提出《关于多快好省选育自交系间杂交种和四年普及自交系间杂交种的意见》。

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家刘泰、刘仲元等驾轻就熟,培育出的春杂5号至春杂12号等8个玉米双杂交种,先后在河北、山西、辽宁等省示范推广,增产显著。继之,北京农业大学李竞雄、郑长庚等人发表了从事6 年玉米杂交种选育的研究报告,并推出10多个优良玉米双交种。其中农大3号、农大4号和农大7号等双交种在河北、山西等地区示范,比当地品种增产30%~50%。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陈启文主持选育的双杂交种双跃3号、双跃4号,发展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双杂交种之一。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杨允奎主持选育的双交1号、双交4号、双交7号、矮双苞、 矮三交等,在四川省雅安、温江、乐山等地区种植,增产显著,迅速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统计,20世纪50年代全国共育成玉米双杂交种50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有17个,比品种间杂交种增产22%~27%,比农家品种增产30%~33%。特别是玉米双杂交种双跃3号,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遍植全国19个省(区),种植面积最多时达200万hm2。

中国第一个玉米单杂交种是河南省新乡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宋秀岭20世纪70年代主持选育的。新单1号的育成为玉米杂交育种提供了新经验和新途径,特别是在国内首创利用二环系培育自交系的方法,为后人拓宽了育种材料创新的道路。它标志着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迈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

2 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南繁事业的发展

培育玉米杂交种的自交系必须年年繁殖、岁岁制种,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南繁事业的兴起,对玉米育种事业的促进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农作物异地培育,就是利用我国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把农作物育种材料夏季在北方种植一代,冬季移至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两代,这样南北方交替种植,一年繁殖2~3代,加速世代繁育,缩短育种年限,加快繁育进程。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和实践,促成了我国农作物南繁规模的兴起,对发展农作物育种和种子繁育事业起重要作用。

农作物异地培育理论的研究和创立,是从玉米育种工作开始的。选育一个玉米杂交种,从杂交、选择、评比,直至应用到大田生产,至少需要7~8年。20世纪50年代,河南农学院的吴绍骙教授在地处中原的郑州主持玉米育种工作,程剑萍在地处亚热带的广西柳州进行玉米杂交育种试验。他们彼此交换育种材料,互相帮助种植。这件事启发吴绍骙思考:我国疆土广袤,气候悬殊,从北向南跨越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直至热带,在北方大地还是万里冰封的严冬季节,南方原野已是郁郁葱葱的春暖时光,如果能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温室”,把北方的玉米材料及时送到南方繁殖,不是可以大大加快玉米种质创新、加速种子繁育进程?

在吴绍骙(河南农学院)、程剑萍(广西柳州农业试验站)和陈汉芝(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持下,1956—1959年開展了“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的研究课题。结果表明,北方的玉米材料可以在南方正常生长,并成功地培育成自交系,把自交系引种到北方仍能正常开花结实;异地培育可以加速玉米自交系的世代繁育,并不影响自交系的植物学性状;自交系配合力能继续保持下来,用自交系配制的玉米杂交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均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果。为进一步查明异地培育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吴绍骙等继续在两地对所培育的自交系进行详细观察。结果发现:①同一自交系在两地自交数代后,再同时在郑州种植加以比较,两组的植株形态没有明显的差别,即在南方选育的材料移至北方后仍可以正常生长。②不同植株选出的自交系在配合力上存在着差别,但同一自交材料不因异地培育而受到影响。这就从实践上否定了所谓的“环境可以改变遗传性状”的理论,从而为玉米和其他作物开展异地培育铺平了道路。南北协作进行玉米自交系的异地培育,不仅缩短了自交系培育年限,同时通过协作也丰富了南方的玉米自交系资源,从而为配制出更多的丰产杂交种创造了有利条件。

玉米品种审定需要过三关:一是“指标关”。当时国家区试容量有限,每年能够获得参加区域试验资格的品种极少,全国每年不足1/3的新品种拥有试验资格。二是“数据关”。根据当时的审定标准,供试品种产量表现仅超过对照品种尚未及格,还必须超过该组参选品种的产量均值才符合要求。三是“投票关”。根据审定流程,供试品种必须获得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員会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组投票通过。在严格标准下,品种审定难度增加,通过审定的品种很少。一个玉米新组合需要排队几年、十几年,才有参加品种区试的机会。

据《全国玉米审定品种名录(2000—2008)》资料,国审和省(区市)审玉米品种共3 595个,其中国审玉米品种340个,省(区市)审玉米品种3 255个。2001年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进行修订,核心是提高品种审定门槛,同时进行了拓宽试验渠道探索。

2015年原农业部实施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放宽玉米品种审定进入渠道,通过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满足企业品种审定需求。这项措施激发了育种人员快速释放科技创新积极性,新品种审定进入了“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快车道,玉米品种审定突显“大跃进”新形势。2016年审定品种(国审+省审)550个,2017年审定品种1 069个,2018年审定品种1 700个,2019年审定品种2 274个。全国每年至少有4 000个玉米品种通过制种进入市场。用“大跃进”表述玉米品种审定新形势有褒贬两层含意:褒意是显示全国玉米育种人员释放积极性,许多优秀品种脱颖而出;贬意是暴露出审定品种质量悬殊,在数量增长形势下泥沙俱下。

新世纪以来,中国种业市值从2000年的250亿元增至2018年的600亿元,其中,玉米从60亿元增至274亿元。同年,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年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

回溯源头,以1979年中国种子公司成立为标志,种子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和从专到优的历史变迁,开启了我国种子经营体制改革的进程。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种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要求种子企业实行政企、政事、企事分开,从单一的国有经营到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直至2007年11月,原农业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紧急通知》,全国90%以上的种子企业迅速派对重组。2008年8月,原隶属各级农业部门的国有种子企业,脱钩完成率为85%,其中省、市、县三级分别完成91%、87%和84%。2010年12月,全国注册5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8 700多家,其中,国有种子公司2 000多家,民营种子公司增至6 400家。在全球农资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兼并重组形势下,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国企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到2018年底,全国种子企业从8 700多家减至5 908家,其中玉米种子企业1 465家,遍及县乡镇的种子经销门店69万家。

截至2019年8月,中国共有上市种业公司11家。1997年“中国种业第一股”丰乐种业率先登陆;其后,隆平高科(亚华、秦丰退市)、农发种业、万向德农、敦煌种业、登海种业、大北农科技、荃银高科、神农科技以及苏垦农发等种业公司先后迈步资本市场(北京奥瑞金股份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种企登陆资本市场之初仰仗本公司优势作物品种,随着形势发展均转向重点发展玉米种子业务。哪家公司的玉米育种研发投入和品种数量在种子市场占据优势,哪家股票就受到关注。股值要飘红,玉米必当家。

玉米育种70年,春华秋实谱新篇;硕果累累流芳华,满足国人肉奶蛋!

(作者佟屏亚系河南汝南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玉米科学研究和农业发展战略研究40余年。主持过原农业部重点课题“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北方旱地综合治理开发研究”“北方地区小麦玉米两作超吨粮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研究”。研究总结出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规律、源库发展动态、产量调控理论;研究出玉米按叶龄促控管理技术;总结提出黄淮海地区“一换二增三改”玉米增产措施;探索出“试验—示范—总结—推广”栽培研究四步法。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委科学技术三等奖、原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丰收计划一等奖。主要著作有《现代玉米生产》《黄淮海玉米高产理论与技术》《玉米生育与产量模型》《中国玉米种植区划》等12部,为中国玉米产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猜你喜欢

自交系杂交种种业
杂交青贮玉米新品种“新中玉66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简介
10份Iodent种质玉米自交系宜机收性状配合力分析
宁波谱写现代种业发展华章
玉米新品种沈海40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探析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自交系保纯和提纯
农业部:深化科企合作加快种业创新驱动发展
10个骨干自交系的育种潜势分析
汪洋在北京考察现代种业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