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 课堂教学质量探索

2020-10-20沈彤

商情 2020年38期
关键词:课堂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分层教学

【摘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重要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教课堂是引育人才的有效路径,对于在大众化教育进程中刚起步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高素質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滨江学院分层教学为例,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分析,以提高应用型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质量;分层教学

一、引言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5年10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中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加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科技创业型人才培养,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是漫长、艰巨的系统性任务,是每所高校都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必然是需要更多应用型人才,国家层面,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上投入巨大精力,但是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依旧存在一些自身的问题,诸如在校生生源质量、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方法等等方面,促使这些本科院校在人才培育上多有坎坷,困难重重。所有的所有都在促使应用型本科院校调整自身学校的发展模式及前进方向,从外向内发展转向由内及外发展,从高校课堂教育开始抓起,从源头抓起。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应准确定位,努力办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国内外应用型高校课堂质量现状

作为世界闻名的严谨国家-德国,其应用型大学主要分应用科技大学和双元职业大学两种,这两种皆以以学生未来步入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培养目标,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双元制职业大学的人才培育同教学内容是由高校及企业一起规划制定的,高校生需要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在企业内进行实习完成实践培训课程,真实的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过程中。美国教育体系早在其建国时就初具规模,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和逐步完美,其应用型高校的高等教育已经形成独有特点。美国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清晰,主要定位在培养综合能力突出的技术性人才。高校课程体系完善,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了详细、周全的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高校教学中秉承“学生至上”理念,通过灵活课堂、角色转换等模式让学生能够全面融入参与到课堂中。相比中国的理论课堂而言,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倾向于两者结合,从实际中摸索理论,在理论中践行。

就中国而言,高校的课堂教学是本科院校教学的基础,也是高校教师最需要耐心、细心的地方,高校课堂教育不同于高中课堂的知识点反复吟诵,高等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自觉性及耐受性,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敲门砖。据资料显示,2012-2014年间对全国103所高校课堂评价数据进行评析,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教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及教育方法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教师对于高教课堂的设计缺乏新意、不能与时俱进结合新兴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教学素养还需提高,与学生交流存在代沟。整体教学管控上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结合专业特色因材施教。而为什么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如果从教师、专业开设和班级规模方向进行探讨,高校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上经验不够丰富;并且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很多鲜明特色的新兴应用型专业,致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够与这些新兴专业完全相融匹配。随着高校各类专业班级规模的不断扩招,此时的师生配比已经不合理,就高校师资力量的问题而言,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可能来源于整体学生学风不正、高校教学课程不合理、教师课堂教育管理过于死板等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风问题上,存在学生对自我专业的认同感较低、进入高校后自我约束能力下降,扔掉之前高中学习习惯,散漫无目标等方面的问题。综合上面各类讨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校课堂产生诸多影响的原因来自高校自我定位的偏颇、各项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脱轨、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理念过时,无法与时代共进步、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不端正、自我管控能力差等几大方面。

三、应用型高校分层教学探索

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等教育有关会议精神,加强高等学校课程教学过程管理,推动我院数学教学改革,增加课程难度,拓宽课程深度,打造“金课”,适当“增负”,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数学和外语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学校优良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专业优势,探索、实践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带动全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改革。

根据学院生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对于善于学习、成绩优良、勇于创新、思维活跃、有继续深造目标同学,适当提高难度、加强深度,最终提高研究生入学率。对于基础较差、学习比较困难的同学,鼓励其增强学习信心,增加学时,放慢教学进度,增加习题课,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降低不及格率。

高等数学、微积分课程均分为普通班和基础班两个层级进行教学,具体的方案如下:

1、层次设置

高等数学(理工科类)、微积分(文科类)分为普通班和基础班两个层次,具体课时和分级比例如下:

(1)高等数学(理工类)分层课时设置方案

(2)微积分(经管类)分层课时设置方案

2、分层依据

高等数学(微积分)根据入学摸底考试成绩进行分层,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按高等数学(微积分)期末成绩进行分层。

3、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

普通班:该类学生占到整体高校学生的主要部分,其教学模式主要以学院教学大纲为基础,采取较为统一的教学安排,重在为学生夯实数学基础,满足后继专业课程中对高等数学的要求,并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实力。普通班的教学方法重点在于提高教师课堂讲授质量,促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并在课后可以进行温习跟进。

基础班:解决本层次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是学生的管理。本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态度欠缺。需要加强数学的学习习惯管理,补充基础内容的教学,增加习题课。

四、已经取得的成效

1、通过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学生成绩有了大幅进步,及格率显著提高。通过考勤率分析,学生上课的出勤率也在提高,表明学生对课程更加充满热情。

2、江苏省高数竞赛获奖人次显著提高,共有95名获得奖项,历年最高。

3、通过教务评教系统分析,教务系统显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过程、课堂管理、课外辅导等评价指标满意度相比去年,有了较大的提升,满意度普遍在95%以上。

4、2019年共有4位数学教师获得十佳教师称号,二位教师获得2019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奖项,创历年新高。

五、结束语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重要任务,当然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最基本要求。对于在大众化教育进程中刚起步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分层教学的形式,改革传统课程教育方法,极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成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师团队的教研能力,今后学院的教改中,我们仍然会不断创新,革新教学方法,始终以生为本教书育人,提升夯实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化、多元化、高效化、创新化,切实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金莲,唐爱华,郭焕银.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大理大學学报,2017(09)

[2]何景梅.对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质量标准的研究与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2(05)

[3]黄翠.应用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研究与实践——以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为例[J].经济师,2017(10).

[4]胡潇.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智能城市,2016(11)

[5]刘健,江文,张敏强,罗寿权.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课程兴趣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6(07).

作者简介:沈彤(1992.09.26-),男,汉族,江苏无锡人,科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课堂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分层教学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课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