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恐龙下落的化石猎人

2020-10-20辛星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20年8期
关键词:古生物学古生物学家细管

辛星

古生物学家在开凿一块嵌满恐龙化石的岩壁。

想找恐龙,先找化石

通常,博物馆里的恐龙骨架已按照恐龙自身的形状拼接好了,而这个庞然大物从被发现、收集、搬运到被观察、研究,都要靠古生物学家来实现。他们要研究上亿年前的恐龙,但恐龙早已被泥沙埋在地下,肌肉和其他柔软部分渐渐腐蚀消失,只有骨骼以化石的形式留存了下来。因此,要想找到恐龙的真身,了解恐龙真实的面貌,就必须找到地下的恐龙化石,把它们挖出来,带到实验室里仔细观察和研究。于是,古生物学家们便深入野外,带上地图、锤子、凿子等工具,开始了“挖宝”工作。

识别化石的密码

虽然化石埋在地下,但通过不停的地壳运动,其所在的地层逐渐上升,化石会渐渐出露在地表。而恐龙生活在中生代,古生物学家通过地质图,就能去中生代地层对应的地区寻找。当他们来到目的地,每个人便開始观察地表上有没有骨头碎片。在风化作用下,一些靠近地表的化石先出露地表,而地下很可能藏着更完整的恐龙骨架,这时要靠古生物学家的识别能力,认出哪些是普通石头,哪些是恐龙化石。他们有一个方法,就是舔一下石头,如果感觉到它粘舌头,就说明这很可能是化石,因为恐龙骨骼的细管结构会对舌头产生毛细作用,吸收舌头上的水分。

2007年,鲍勃·西蒙在日本发现一具圆顶龙化石。由于化石可能被泥石流冲过,头部产生了位移。

给化石打上石膏

工作人员为化石岩体涂上一层层石膏。

如果发现了碎骨片,古生物学家们并不会立刻开挖,而是先预想这具化石可能的完整形态是什么样。如果挖掘范围太大,耗费功夫,范围太小又可能破坏珍贵的化石,所以他们会根据化石的埋藏情况来判断一个较为接近的挖掘范围。

一块霸王龙腿骨上有明显的细管结构。

当他们开始挖,会沿着化石外围挖出一块岩体,然后给岩体打上石膏,防止化石在搬运途中被震裂。如果一开始就有掉落的碎片,他们会提前用特制胶水粘上,防止裂口更大。最后他们用麻布或绷带把石膏裹上,将化石送往实验室,等待进一步研究,“猎人之旅”才告一段落。

在地表看到碎骨,继续清扫可能会露出更多化石。

稀缺的化石猎人

古生物学能帮助人们找到恐龙化石,满足人类对史前巨兽的好奇心,还能通过研究恐龙这一昔日霸主是如何生存和灭绝的,启发人类在面临相同危机时可以如何自救。但是在中国,古生物学家数量还很少,设立古生物学专业的学校屈指可数,学这个专业的学生也寥寥无几,比如2014年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本科毕业生就只有1个人。

中国地大物博,在发现恐龙化石的种类上排名世界第一,是当之无愧的恐龙化石“宝库”,而地下还埋藏着大量的恐龙化石样本,需要更多人去挖掘,也许你就是未来发现新恐龙的古生物学家。

在化石的外围需要用大铲或铁锹来挖出一个大致范围。

猜你喜欢

古生物学古生物学家细管
迄今世界最大的企鹅石被发现
性的起源与演化——古生物学家对生命繁衍的探索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新一代古生物学家在中国掀起“恐龙热”
中国古生物学会:风雨兼程九十载
古生物学家星星狐
羊细管冻精简易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