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体现及弘扬

2020-10-20康可鑫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优势

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社会现状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想、所思所急做为根本出发点和立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对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和工作给出解释和指导,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成为人民的思想武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体现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长期发展、逐步完善和基于中国历史遗产、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进化的结果。它是在足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渐进式创新发展的逻辑,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就是共产党的领导。21世纪的今天,大多数国家实行政党政治,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政权。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方面的发展情况本质上都是一个国家执政党的领导水平、抉择能力、管理制度、价值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部分国家或地区一直以来存在或爆发的政治危机、经济失衡以及社会混乱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执政党出现了问题。他们仅仅解决或制定满足其政党自身背后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决策措施,忽略或选择忽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最终导致更大、更严重的国家稳定问题。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本质上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不会像那些仅实现自身背后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要求的政党一样忽略人民群众的诉求。党依靠其自身的先进性和组织性的吸引力,吸引了一大批有学识、有胆识、有力量、有担当的优秀战士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党的领导下,绘制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未来中国的壮丽蓝图。

二是人民群众意志力量的汇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科学论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坚持。人民群众是根本,是党执政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人民群众之间意志冲突的加剧会不断弱化国家力量,影响国家的全局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善于汇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力量,整合社会资源,达成目标共识,推动全局发展。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汇集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分工、不同党派的人民力量,了解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和激发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感,从而使人民可以真正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进而提升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然产物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各党派参与协商国家重大事务的民主形式,使得黨制定的各项事务要求、法律制度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广泛性,并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认同。

三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建立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采用的所有制结构的基本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全国解放后,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原理方法,基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提出并探索了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制度的确立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为中国在接下来的世界大潮中站稳脚跟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未来深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考

新时代深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依据时代发展赋予的新内容,围绕新时代的具体情况,创新工作方法更加高效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工作。

(一)依据理论创新工作方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传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确保立场坚定,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在新时代,必须始终与党保持一致,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去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化水平,将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思想建设向纵深发展,发挥好各级组织功能作用使党的事业得到推进:加强对基层建设的革新,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基层组织工作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将会推动教育方式的进一步革新,政策落实的效果得到提升。在新时代,增强党对各类社会组织的领导,依据理论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党建工作力度,确保基层组织功能的发挥。

(二)依据群众主体创新工作方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传播

在社会新形势下,社会主体结构呈现出新的特点,出现新的社会阶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传播时必须区别对待不同阶层,倾听不同阶层的声音,关注到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在着眼于整体性目标的同时,更加关注维护各阶层群众的具体利益。在多元并存的基础上灵活采取多样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在各个行业,各个组织内部结合其自身的具体条件,去推动马克思主义力量融入其中。对主体意识并不强的组织或个人,思想上考虑如何巩固人心、凝聚力量;实践上考虑如何消除不良思想的侵扰,加大对人民群众主体力量的研究,研究大众的主流意识。针对主体需求的新变化把握群众总需求,根据需求的差异化,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工作方法,面向人们群众的生活,提高文化产品的现实价值。依据群众主体创新工作方法使其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增强产品的个性特征去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特点。

参考文献:

[1]    张光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J].人民论坛,2017(14):25.

[2]    吴家庆,瞿红.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05):97-105.

[3]    崔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17(06):115-121.

[4]    周新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兼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若干认识问题[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4(02):5-11+116.

[5]    张雷声.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J].教学与研究,2009(07):16-23.

[6]    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3):35-45.

作者简介:

康可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广西桂林541004)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