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
2020-10-20保艳梅
保艳梅
摘 要:随着我国在经济方面的迅速成长和发展,经济类专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种的重点教学专业,并且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学科门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成为为社会输送经济贸易类人才的主要渠道,由于经济专业自身的要求限制,需要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在当下的经济新形势中,要对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一个新的考量,分析当下社会中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
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当下的一个主流专业,社会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也为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高职院校必须抓住社会变革的时机,培养出具有专业能力的经济贸易类人才。因此,学生们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对经济贸易类人才的需求。
一、高职院校学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育现状
1. 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比例偏少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都会把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性操作训练,尽管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在社会工作中无法灵活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达不到学以致用,这样的学生也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重视起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2.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从高职院校的师资方面来看,大部分经济与贸易类的教师都是在本科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岗位工作,虽然在专业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但是却没有真正的社会实践经验,无法真正了解到从事经济与贸易类工作的感受,经常会忽视对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
3. 缺乏实践操作平台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可以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对学生的培养上,但是也有一部分学校会认为花费高额的资金来招聘优秀教师是极为重要的,能力强的教师更有利于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的提升,没有考虑到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成长是需要在实践中获得的。如果学校不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专业性的锻炼,就无法让学生切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学生在毕业以后,也不能够做到快速适应岗位和社会对经济贸易类人才的需求。
4. 没有较好的评价手段
就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来看,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传统的考试分数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但是经过社会的检验可以发现仅仅通过理论性考试来决定学生的专业课成绩较为片面,需要采用更具综合性的考核办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和综合性人才,所以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考核是完全不够的,一定要通过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也让学生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二、如何开展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1. 注重岗位需求,提升人才的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应该参考社会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职业性操作和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对经济和贸易专业的热爱,让学生享受该职业的工作氛围。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经济和贸易类人才时,首先就需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不违反基本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在教学课程中增加社会实践课程,从而培养出实用型的专业人才。
2. 加强就业指导,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第一,相关的专业课程都要经过严格的市场考量之后再进行细分,学校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以及学校自身特色来开展相关课程,从而打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体系,更好地为社会和地方服务。例如,在一些工业院校中就可以设置一些工程类专业来打造出学校的品牌和特色。第二,高职院校在对教学课程进行设置时,一定要注意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平台,对课本中一些重复内容要进行删减或合并,可以适当的增添或减少一些课时,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应用性课程的训练,除了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习平台之外,学校还要展开一些与经济和贸易相关的实训课程,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学过的理论课程,这样不仅能够优化学生在理论课程方面的的学习效果,還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学校与社会的衔接。
3. 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教学案例来制定课程计,采用与职业场景相关的课堂展开形式,让学生在特定的职业场景中进行学习,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师还要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对多媒体的运用来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理论学习。除此之外,由于经济与贸易业务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海外业务,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教师便可以运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来帮助学生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通过让学生真实的进入到经济与贸易的职场环境中,可以让学生完成学生与员工的身份转换,让学生加入到真实的业务实践中,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让学生在探索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 增强师资力量,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
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长期培养。顺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准则是所有高职院校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原则之一,不断向社会实践的方向靠拢前进,努力向“双师型”人才教师的目标积极转变,持续提高作为高职院校老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基本方向是“双师型”教师,更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如何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发展道路上做到更快更精准,则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通過正规渠道积极聘请优秀的外企专家到本校任教;(2)校方可创建“教师外资学习基金项目”,鼓励在校教师进入外资企业进行一定时期的顶岗实习和实践训练,切合学校和老师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计划地提升在职教师的实践能力;(3)通过借鉴、咨询成功案例,以及教师培训计划,不断提升在职教师的业务素质。
5. 优化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由于传统考核模式已经不利于当下合格经贸人才的培养,所以需要对考核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在考察内容方面,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提高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考查重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实践应用性的内容;其次在考评方式方面,可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例如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的相互结合。此外,在考查中要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基础理论考核为辅,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加大学生平时表现和实践操作在学期总评中的比重, 从而进一步为社会培养满足其需要的合格型经贸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对当前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现状的多层次分析,可以看出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首要任务,再结合实际情况对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深度的课程改革,既能有效地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校内人才培养的效率,也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大量合格甚至更为优秀的经贸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海滨.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8(16):446.
[2] 俞秋兰.浅谈福建高职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9):119-120+123.
[3] 刘灿亮,陆改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构建——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