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转型

2020-10-20范磊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1期
关键词:金融科技商业银行转型

范磊

摘 要:金融科技属于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结合体,在当前的发展时期,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进行金融创新的重要前提。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金融市场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商业银行要想取得长久发展,则必须了解金融科技的特点,并且努力抓住金融科技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进一步进行经营创新。受到金融科技的影响,金融环境变化明显,商业银行需要尽快完成创新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在对金融科技的发展态势进行阐述后,又对于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创新转型策略做出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转型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中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机遇。商业银行如果能在此时抓住机遇,必定会取得长足发展。因此,要求商业银行积极了解金融科技环境下的金融体系特点,认清当前的金融环境,并且试着分析金融体系的未来走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转型,使其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的金融环境,降低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从而增强银行收益,这对于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我国金融科技的总体发展态势

金融科技是在美国提出的一种金融发展理念。对于金融科技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体意思相同,均认为是将科技因素融入到金融领域中,应用科技技术增强金融领域发展功能的一种金融发展表现。虽然,我国在2003年才实现网络科技与金融发展的融合,但支付宝的推出有效带动了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在此之后网络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的支付平台大量展现。随着支付事业的发展,支付宝平台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资源,此后阿里公司又再次研发了余额宝产品使其逐渐向金融服务层面邁进。由阿里公司牵头之后,有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成功建立,并且科技水平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在近些年我国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一路长虹。

二、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银行业务受到冲击影响

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在这其中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均会对银行的日常盈利造成直接影响。而中间业务也是银行获得经济收益的一种常规性手段。在金融科技的发展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存款持续降低

这里的存款指的是银行某一阶段的存款金额,存款金额的增减直接代表商业银行的发展实力,随着移动端、互联网端等金融科技的大力发展,投资呈现多元化,例如支付宝余额理财、微信零钱包等,一部分存款流向互联网金融,受此冲击,商业银行的存款呈现持续降低的状态。相关数据显示,在2018年的第一个季度中,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为13190000亿元,同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金额减少了9300亿元之多,有超过十余家银行的存款总额均为持续下降的状态[1]。而银行存款数下降将会对银行根基造成一定影响,尤其会限制贷款业务的开展,致使银行年利润降低,这对商业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极为不利。因为如果失去大量的存款, 商业银行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但商业银行又不能够为了吸收存款而提升利率,这样只会扰乱金融秩序,导致国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综合分析得知,当前的大部分商业银行均存在存款金额持续走低的问题,这与金融科技发展的存在密切的联系。

2、贷款业务量骤减

与存款业务相比,金融科技发展对贷款业务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还是导致了贷款业务量骤减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金融科技也开放了贷款的业务,而由于可供用户选择的贷款种类较少,还未对商业银行的传统贷款业务造成大范围的影响,主要还是信用卡分期等业务受花呗、京东白条、捷信分期等线上模式影响。

3、中间业务的发展受限

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是通过为用户提供特定的支付和转账服务来获取盈利,属于非利息收入的一种。而在金融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市场上流通着大量可供用户选择的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和财付通等,均能够为用户提供支付或者转账的服务,在扫码支付、人脸识别、指纹解锁等技术手段支持下,操作较为便捷,致使银行方面的中间业务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经营模式面临更大的挑战

商业银行虽然是以放贷为主要盈利方式的银行机构,但为了降低资产风险,控制不良资产对银行自身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开放贷款业务时,制定了较为严苛的审核要求,致使部分中小型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这也会使商业银行减少一部分负债收入。从经营本质上来看,商业银行还是希望能够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放贷服务的,但考虑到资本充足率对银行根基的影响,很难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放贷业务进行科学处理。而在金融科技的作用下,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贷款渠道,尤其是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使得互联网金融的贷款审核效率更高。同时,贷款审核条件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一些无法通过银行贷款的企业纷纷转向互联网金融,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客户群体。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将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其必须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并且放宽审批政策,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贷款服务,才能重新赢得客源。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转型策略分析

面临新的金融市场环境,进行创新转型是商业银行的必然发展趋势, 借由金融科技进行经营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可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功能。同时,借鉴金融科技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还可增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能力,促使商业银行整体经营实力得到全面提升。为达成上述发展目标,有必要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转型策略展开研究。在对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后,提出以下几点转型策略:

(一)加强技术创新,创建智慧银行

从某一层面来讲,金融科技发展为商业银行的创新与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并且发挥着推动性的作用。而从当前的金融市场形势来看,商业银行的创新转型十分必要,是保证其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举措。因此, 在进行创新与转型时,则需要以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为依托,将更多的科技技术融入到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中,借助金融科技,创建智慧银行,从而降低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主流业务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智慧银行指的是,借助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所创建的功能全面,服务效率较高的智慧银行系统。其主要努力方向为:技术替代人工,增强银行网点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促进银行业务的高效开展,从客户维度出发,创新转型向服务客户靠拢,提升体验度。在2018年,我国已经建成了首家智慧银行,无需银行柜员操作即可自助完成各项银行服务,起到了减员增效的作用[2]。在中后台,RPA 技术解决了大量重复劳动,是中后台人员走向前台,走向客户,服务客户;在营销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金融推荐系统、客户画像分析等工具,助力专业化服务。

(二)创新经营模式,努力做好中间业务

金融科技发展的背景之下,互联网金融公司数量与日俱增,因其经营成本较低,可以通过调整贷款利率来吸引用户,这为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家倡导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环境。在此种背景下,商业银行要想获得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及时转变自身的经营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对业务投入进行适当的调整,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重新获得用户的支持。与贷款业务相比,银行中间业务的盈利收入较少,致使部分商业银行会忽视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性,这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他们通过抢占银行方面的中间业务,不断做大做强,此后必定会逐步向贷款业务层面发展,严重限制传统商业银行的长效发展。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中间业务的投入力度,通过创新业务形式来留住客户。

中间业务的开展需要围绕金融行业发展的最新需求,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进行优化创新。首先,应明确银行中间业务的优势和弊端,借助金融科技发展中的新技术,确定中间业务的創新内容与目标。从当前的发展中可以认识到,中间业务的主体为支付结算业务,而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所推出的金融业务均具备支付结算的功能,且具备操作便捷,高效的特性。基于此类问题,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金融科技公司中一些优秀业务的借鉴,补足自身的短板。

(三)创新业务场景,做好流量变现

分析以支付宝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业共性,我们发现,增强客户粘性至关重要,支付宝依托淘宝、天猫等购物场景;微信支付依托微信聊天工具;京东依托其强大的物流……我们发现,这些场景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从用户维度出发,使用者会自发的去使用它,场景嵌入生活,而金融属性只是作为一种附加,活跃用户量的增加自然而然的导致业务的增加,即流量变现。一部分商业银行也在做此方向的尝试,例如中国银行的中银VR+,依托 VR+ 技术实现足不出户线上看房联动房贷业务,运动场景建设获取结算业务等。但是更多的情况下,许多商业银行还是以任务指标为导向,造就了许多无用的假数据,甚至对产品的推动造成了反向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回归用户维度,多思考用户所需要的功能,从用户维度出发,以增强用户粘性为导向,创新业务场景,打造用户生态圈。

(四)与互联网金融建立合作共赢关系

中国互联网信息报告中指出,早在2017年我国的移动端支付用户就已经超出五个亿,其中有1.26亿用户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3]。这一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已经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影响,之所以用户选择互联网金融是由于其具备更高效的服务功能,且能够满足用户的交易需求和理财需求。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具备一定的发展优势,即客户来源较为稳定,且资源优质。相对来说,风险控制能力较强,这些优势均是互联网金融不具备的。虽然在长期的发展中,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形成了对立的关系,其中的业务冲突不断,但从当前的金融发展现状来看,二者进行金融合作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如何使双方

建立起合作共赢的关系,成为当前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合作所面临的重点问题。在2016年,就已经有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进行金融合作,例如,工商银行与京东、中国银行与腾讯等均建立了金融科技合作关系。实践证明,二者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金融服务的发展。

从上述研究中得出,商业银行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清当前的金融市场发展形势,借助金融科技的推动力量,做好创新与转型工作。从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业务场景创新等方面入手,增强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使其在金融市场中得以更好的立足。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创新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9,46(3):145-146.

[2] 刘丽文.科技金融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2):127-128.

[3] 徐南玥. 科技金融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金融科技商业银行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沣芝转型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