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方法探索

2020-10-20张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5期
关键词:工作方法新时代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都离不开网络。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擅于汲取网络上的新知识、新思想,思维方式与价值导向,越来越多地受到网络宣传的引导和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育人方式受到挑战,网络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如何寻求有效方法开展网络育人,成为新时代高校政工人员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方法

一、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意义及工作要求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为网络的高速发展应运而生,迫切需要我们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动传统育人模式与新兴信息技术相融合,构建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体系,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

为了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强化网络育人,大力创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要求高校“创新推动网络育人”,提出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拓展网络平台,丰富网络内容,建强网络队伍,净化网络空间,优化成果评价,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创作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的重要任务。

二、目前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网络使用的便利性和普及型,以及网络内容的多元化,高校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以网络媒体、社交软件为载体。这虽然为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

(一)在网络世界里,由于隐蔽性较强,社会交往缺少各种伦理、道德约束和管理制度的监督,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思想和言论,对于青年学生的思维和观念产生较大影响,这其中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青年学生分辨、筛选信息的能力尚不够强,面对网络中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分辨。

(二)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已是十分强大,包罗万象,为人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了便利,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间,网上教学更是让千千万万的大中小学生们虽被隔离在家里也能“停课不停学”,遇到学业问题也能很快在网络上找到解决的方法。但是,网络搜索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产生畏难思想,从而削弱了大学生独立思考判断能力。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些教师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等各方面的特点认识不足,教育思路保守、教育策略单一,加上网络的使用水平较低,接受新兴事物能力不足,有些信息还没有学生掌握的及时、准确,这就很难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及时捕捉学生在网上发布的相关信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存在的问题,更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四)有些高校网络育人平台建设水平层次不齐,板块简略、形式单一,把握不准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及发展特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导致大学生对于网络育人平台内容缺乏兴趣,不愿去浏览学习。

(五)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与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网络育人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网络育人的师资队伍建设、内容和平台建设、经费保障等投入不足。

三、加强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方法的探索

(一)营造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良好氛围。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对青年学生的日常宣传和舆论监督中。加强舆论引导,弘扬主流思想,积极构建和谐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立足于青年学生实际特点,丰富教育内容,净化网络环境,引领校园思潮,巩固主流思想。加强对网上社会热点问题、突发事件和学生关心事情的引导。完善快速反应机制,运用翔实数据、鲜活事例和青年学生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传递正面声音,粉碎网络谣言。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二)完善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平台建设。校园网络平台是高校开展网络育人的重要活动场所和沟通媒介,是贯彻党和国家重要精神、宣传学校建设成就、展示学校形象、实施校务公开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高校要充分认识校园网络育人平台建设对教育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提高思想认识,占据有力教育阵地,多角度深层次构筑完善网络育人平台,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选择和应用需要。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及时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推送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运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表达方式与大学生沟通互动,建设集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微”平台、“群”空间。利用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拓宽平台口径,搭建完善的网络育人平台,增强网络育人阵地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激发青年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信息畅通、师生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加强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队伍建设。推动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事业的快速发展,还需要加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构建以青年教师和党团学生干部为主体,专业的网络技术人才為保障的网络文化育人队伍。培训、优化网络评论员队伍,做好舆论引导,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网络规律把握能力、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网络发展应变能力、网络舆情监管能力、网络学生工作能力等。完善网络育人相关管理制度,推进网络育人队伍制度化的建设,对教师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考核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际操作方案,使网络育人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进一步推动网络教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育人,高校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建设育人平台,加强队伍建设;选材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畅,陈宇.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育人质量提升探索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年24期

[2]冯刚,房正.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新高度[J];教育研究;2017年07期

[3]王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11期

[4]范锋.加强内容建设,提升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23期

作者简介:张辉(1977年2月——),女,汉族,湖北襄阳人,讲师,本科,硕士学位,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研究。

猜你喜欢

工作方法新时代
强化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应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
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高校班主任工作方法及其重要性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