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2020-10-20谢琼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价值观

谢琼

摘要:一个国家想要兴盛,不仅要增强科技,国防等方面硬实力的建设,还要重视国民思想精神方面的建设。目前我国积极倡导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教育领域。青年学生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培养这些莘莘学子的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而我国目前各大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理论与课堂实践结合的方式,来培养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因此,本文就如何在思政教育中培养价值观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价值观;培养与分析

在我国,高效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投入社会实践的直接渠道,其教学目的不仅包括要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去指导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包括对青年学子思想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而后者是尤为重要的。但在目前的思政教学中,由于老一辈人的教育观念落后,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忽视对学生们的思想文化的教育;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流于表面,缺乏深入教育与实践,并没有真正起到思想教育作用;并且学生忙于专业课的学习,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价值观的学习与培养,这就说明目前高校中的思政教育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本文就如何在思政教育中培养学生价值观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的情况。

1当代青年学生应培养怎样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非常关键的且不可缺少,影响着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与为人处世,是评判善恶,好坏的思想准则。那么,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价值观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价值观就相当于在思想上为人们制定了一套规范,帮助人们区分对错。当代青年学子在大学中的任务除了要学习所在专业的文化课之外,还要逐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我们所知道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是大学思政教育的最主要任务,它是连接教育人才与社会实践的重要纽带。在思政教育中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价值观很关键,对学生自身思想高度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思想价值观不仅可以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可以帮助学生们分辨生活实践当中的善恶,确保我们每个人在道德或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事;而且对核心价值观培养还可以规范思想认识,提升思想境界,有助于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每一位学生都想在大学四年当中通过自身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课程实践的方式不断完善自身,为将来投入社会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做好准备。

2思政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相辅相成(以爱国情怀为例)

2.1   通过思政教育可以提升爱国情怀

我国的历史文化悠长,在漫长的上下五千年的长河中有许许多多个人特色鲜明的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了人事变化感受沧桑的轮回,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在国家危难之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比如说忧国忧民的白居易、历战沙场的曹操、以及近代著名作家鲁迅(原名,周树人)等。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来痕迹,也就是他们毕生所做的文章,在他们的文章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通过在思政教学中了解并分析他们的爱国主义作品,置身感受当时的创作环境,不仅可以学习到爱国文人的经典作品,而且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爱国主义的情感。

思政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来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健全且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心中充满正义感,未来做一个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所以说,思政教育中对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爱国情怀的形成。

2.2   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情怀的培养可以促进思政教学实践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因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会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对其思想情怀上的培养,这对学生今后发展以及思想高度的提升没有好处。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思想高度与理解能力,从而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3思政教育中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意义

3.1   有利于规范学生为人处世,帮助学生辨别善恶

当代青年的在思想教育方面比较薄弱,辨别善恶的能力不足,容易受到社会上错误思想的引导,从而误入歧途。因此,加强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当前的学生教育所要达成的要求。思想价值观不仅可以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可以帮助学生们分辨生活实践当中的善恶,确保我们每个人在道德或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事。

3.2   有利于青年学生开阔思想境界,树立远大理想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培养核心价值观还可以规范思想认识,提升思想境界,有助于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每一位学生都想在大学四年当中通过自身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课程实践的方式不断完善自身,为将来投入社会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做好准备。

4目前思政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4.1   教师思想观念落后,不注重对价值观的教育

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部门的老教授较多,老一辈人的教学观念以及不适用于现如今的教学。再加上高校其他各個专业的老师在上课时,以完成授课任务为目的,并没有强调价值观的培养。如此一来,整个校园内就无法形成学习培养价值观的氛围。

4.2   教学模式单一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据了解,目前高校思政课大多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放映教学 PPT 并讲解,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再加上思政课大多是以大课形式开展,两三个班一起上,教师枯燥的授课方式,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很难让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

4.3   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不匹配

现如今大学思政课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很少有组织学生外出体验的机会,学生只在课堂上进行价值观的学习,并没有机会去实践中真切感受,这就造成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断层。

由于目前的思政课大多以多班授课为主,班级人员众多,难以有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有些教师不重视,会觉得麻烦,也就不会组织学生外出实践。

5.      思政教育中培养价值观的方法

5.1   转换教师教学观念,把握价值观传输

中国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因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会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对其思想情怀上的培养,这对学生今后发展以及思想高度的提升沒有好处。所以,在如今高校教学中,老师应转换课堂角色,让学生处于主导,让学生之间进行价值观的交流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5.2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思政课要一改以往教学模式,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利用网络设备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比如说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学生可能关注的并且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热点事件,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视频,组织学生就热点事件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有和老师分享观点机会;还可以开展教学实践交流会或者做课堂游戏,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巧妙的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制定相应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价值观。

5.3   开展体验式情景教学

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时,可以带领学生外出实践,到农村让学生亲身体会乡村生活,帮助农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或者是带领学生到参观文物古迹,感受古人建造思想与古迹中表达的人文情怀;还可以开展一些校园内部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文化教育中去。

6总结语

综上,对思政教育中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探讨与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对青年学子进行价值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对学生个人情怀的培养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向红.论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山西青年,2018(22):147.

[2]    李陆平.谈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才智,2018(9):60.

[3]    王国栋,孙志英.探究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8(10):73.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