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三无”村 如今发“羊”财
2020-10-20牛泽群
牛泽群
多年来,僻处沈阳市法库县西北一隅的四家子蒙古族乡红砂地村,一直是一个无机动土地、无致富产业、无集体经济的“三无”村。村里人口老龄化严重,村民以种植大田玉米为主要收入来源,生活水平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
近年来,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坚实脚步,红砂地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沙棘种植引进村庄,电子商务营销起步,成立了全县第一个村集体类型的农业服务中心,利用争取到的52万元资金购买的多台农机已开始为村集体创造效益……而让村民受益最明显、感受最深刻的,则是由沈阳市现代农业研发服务中心干部、红砂地村第一书记郭东峰带领村“两委”策划实施的“村集体羊村民代养”经营模式(以下简称“代养羊”模式)。
千里奔波寻富路
“为了村庄发展再累也值”
“代养羊”模式,说来简单,大体就是村集体买来养殖羊交给农户代养,一年后按发放时购羊斤数的130%收回羊或现金,剩余羊羔归农户所有,农户得到了实惠,村集体也增加了收入。然而,这个模式从策划到实施再到初见成效,每一步都浸透着郭东峰及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心血与汗水。
2018年3月,郭东峰来到红砂地村任第一书记。上任伊始,他迈开脚步,走遍了全村7个小组4个自然屯的320多户家庭,和群众坐在炕头、地头唠家常、话发展。有一天,他和村委会主任陆军顶着8级大风跑了12户人家,回去时已经变成了“泥猴”。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在与村“两委”班子的讨论中,养羊这个产业项目渐渐浮出水面。大家一致认为,发展养羊业是现阶段带领村民脱贫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最快、最好的办法,尤其是养殖小尾寒羊,繁殖率高、得病率低、抗风险能力强。
为让养羊项目行得通、立得住、走得远,郭东峰马不停蹄,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到朝阳、锦州等地的养羊基地深入调研,到相关科研院所详细探讨,根据研讨结果写成了缜密翔实、有理有据的可行性报告,讨论制定了周密易行、兼顾各方的经营模式。走市过县、翻山越岭,郭东峰总是自掏油费,驾驶私家车奔走往来。为了省点儿钱,他把自己的汽车做了“油改气”。有一次,他带村干部去400多公里外的朝阳市建平县养羊基地考察,一天跑了个来回,路上加了4次气。
同年,在党的97岁生日前夕,红砂地村党支部第一次被评为“法库县优秀党支部”。郭东峰心潮澎湃,以诗言志:“汗洒美丽乡村间,志在青山似云端。红脸红心治三年,定叫旧貌换新颜。”而村民们记得更牢的,则是郭东峰常说的一句话:“为了村庄发展,我再累也值得。”
几个月后的农历腊月二十八那天,在家家户户一阵紧似一阵的鞭炮声中,经过郭东峰与村“两委”多方争取,最终从法库县人民武装部争取到的9.98万元帮扶资金到账。待到春雷炸响、大地解冻,“代养羊”模式就将正式启动。
干群一心奔小康
“我家老头子不用出去打工了”
2019年3月,经过村民报名、村里把关,最终有9户村民取得了代养资格。效果究竟怎么样,咱们还是听听他们怎么说。
63岁的村民章晓东站在自家羊棚前,笑眯眯地告诉记者:“当时我是这么想的,村里出钱买羊、找人教技术,我挨点儿累、花点儿买饲料的钱,值得干一回。”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谚语形容的就是畜禽养殖的风险性。为了让羊多长膘、少生病,郭东峰先后请来沈阳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和康平县一位养羊大户,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养羊户进行培训。他还建立了“羊倌兒”微信群,邀请畜禽养殖专家和外地的一些养羊大户入群,讲解季节性易发病症防治、孕羊护理等知识,随时解答养羊户提出的问题。
“经验还是不足,下羔比别人家晚了。”章晓东说,一年的时间,他从村里领回的11只母羊共生下17只羊羔。到2020年3月,代养到期,章晓东把羊羔卖掉,所得钱款已足够支付应交给村集体的羊款1.47万元,剩下的大羊都变成了自己的。“以后再有收入,就是纯剩了,我家老头子不用出去打工了!”老伴儿笑得合不拢嘴。
在9户养羊户中,付淑红家收益最高,一年见了两拨羊羔,卖羊羔的钱刨去交给村集体的1.47万元,还净剩2.2万元。2020年3月10日,付淑红夫妇来到村部,给村党支部送去一面锦旗,表达喜悦与感谢:“为百姓一心谋发展,代养羊模式创新篇”。他们表示,争取3年内将羊发展到100只。
2019年,郭东峰被法库县委、县政府授予“十佳第一书记”称号。
脱贫路上遍春光
“好政策让我家的生活充满希望”
一年的时间,“代养羊”模式让养羊户尝到了甜头,村集体也获得了3.3万元收入。2020年3月,经村民代表大会评选,又有7户村民成为代养户。郭东峰趁热打铁,建议村里用3.3万元村集体收入购买了12只母羊,赠给村里的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
身患双侧股骨头坏死,基本干不了体力活的村民程占喜激动地说:“村里给了我两只羊,我又买了3头长白猪,重活老父亲做,我也能帮着喂喂猪喂喂羊。对郭书记和村里,我发自内心地感谢。”
爱说爱笑的李晓辉,近几年却没少背着人流眼泪。2013年,丈夫患病,治疗花了好几万元,从此长期服药,无法外出打工,家里还有两个女儿读书,生活陷入困境。“现在国家有医疗救助政策,丈夫吃药我家每年只需要拿1000元;郭书记帮我争取到房屋翻新资金1万元,修了房子,换了房盖儿;今年村里给了两只母羊,我又买了一只公羊,现在母羊已经怀孕了。大女儿今年考上了西北民族大学。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党的好干部,让我家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如今的红砂地村已经“名声在外”。“附近丁家房镇、双台子乡、孟家镇的乡镇领导,都带着村书记来学习‘代养羊的经验呢!”
发稿前,记者又收到一个好消息:经过郭东峰多方联系沟通,有爱心组织和企业为李晓辉的大女儿提供了近1万元善款,作为她读大学的费用。“我已经把钱送到她家里,一家人非常高兴。”
还真是应了郭东峰来到红砂地村第一天对村民作出的承诺:“365天乘以3年,我每一天都会为村里尽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