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障碍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新进展
2020-10-20李肖梅
李肖梅
【摘 要】收集近年来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研究文献,从中、西医多方面多层次来总结其治疗方案。运用中医调整月经周期,西药促进卵泡排出,获取优质成熟卵子,提高子宫内膜微循环及妊娠成功率;目前更多研究者开始趋向于中医药与西药等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共奏促排卵之功,为有效、安全、快速的促进卵泡发育、提高临床妊娠率探索新的途径。
【关键词】排卵障碍不孕症;临床治疗;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27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1
现代研究不孕症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生育障碍状态。目前不孕已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不同人种和地区间不孕症发病率差异并不显著,我国不孕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女性不孕症排卵障碍占25-35%[1]。排卵障碍是指不孕妇女生殖轴以及卵巢自/旁分泌分泌失调导致卵巢不育、停止发育、闭锁、未有排卵等,最终发生不孕[2];故排卵障碍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是解决有生育意愿的育龄妇女的有效途径,由于学术及地区差异,治疗方法参差不齐,本文将近年来治疗排卵障碍不孕症的方法归纳如下:
1 西药治疗
临床常用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对抗雌激素,不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微循环,易引起高排卵低正常妊娠情况。另外口服氯米芬促排卵,其与雌激素类似,可结合女性性腺轴的雌激素受体,切断下丘腦部位内源性负反馈,促进卵泡生长发育,但可出现宫颈黏液少且质稠,进而减少子宫内膜增生,影响胚胎的着床[3]。胡晓青[4]通过研究芬吗通联合氯米芬,得出结论:二者比较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有效率 95.00%,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用药6月后随访,二者排卵率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芬吗通与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效果明显,可改善子宫内膜微循环,增加妊娠成功率。
2 中药调周法
夏桂成教授选六味地黄汤加减通过滋阴促孕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效果显著[5]。夏桂成教授擅长西医辨病及中医辨证融合调整生殖轴,辨明主次,从心理及身体因素,整体观念,心身合一,使生殖轴功能恢复[6]。付静[7]认为中药调经及针灸运行气血可以明显促进卵泡发育与内膜生长,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情况,调整患者生殖内分泌功能。赵春艳[8]提出补肾活血调经汤能够明显改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微循环,增加妊娠率。陈旦平[9]认为不孕症的主要病机在于先天不足,二脉不调。调整以“调经种子”为原则,补先天为主,肾、肝、脾三脏同调;强调运用补肾调周法,提出育肾方和温肾方。
3 中药治疗
王转丽[10]提出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进行采用补肾方药治疗,治疗组妊娠情况较为良好,妊娠率达到 67.65%,对照组妊娠率仅为 29.41%,二者相比,治疗组在多项激素水平方面、改善卵巢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明显改善各项激素水平。王伟伟[11]研究证明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使子宫血氧供量增加,增加卵细胞数量,提高卵细胞质量,卵巢排出优质成熟卵泡。有学者提出德生丹可促进患者排卵及成功妊娠情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增加黄体期P、排卵日E2水平,增强黄体功能,提升垂体、卵巢的反应性,全面合理调节生殖轴[12-13]。
4 中西结合治疗
曹利萍[14]认为补肾育子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补充了单用枸橼酸氯米芬的缺点,缓解临床症状,调整基础体温、优势卵泡大小和子宫内膜厚度;调整性激素水平,改善排卵率、妊娠率尤其是远期妊娠率。张爱华[15]等认为柴胡疏肝汤加减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改善枸橼酸氯米芬不足,并减少枸橼酸氯米芬的副作用。
5 辩证论治
临床中要擅于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运用于不孕症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医学的检查结果寻找不孕病因,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还需注重心理关怀,增加成功妊娠。辨因医之病 [16]。邹文君[17]认为序贯疗法从气论治的阴阳周期,结合当今多种社会因素引起不孕的特点,和现代诊疗手段及循证医学要求的个体化方案相似。中西医有机结合,辨证辨病,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应用于辅助生殖,更好发扬与传承祖国医学。
6 中药联合针灸治疗
梁美琪[18]等认为中药化痰法配合耳穴压豆治疗与二甲双胍治疗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患者效果更佳,针对痰湿型患者的BMI及HOMA—IR值可明显减低,增加患者成功妊娠情况。候玉清[19]提出补肾调周法联合温针灸及耳穴贴压效果,增加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陈秋萍[20]等采用补肾调周法联合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提高脑内多巴胺系统激活情况,有效诱发促性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等激素,增加卵泡成熟破裂,并排出优质卵泡。在排卵期,采用针灸疗法对不孕患者进行干预,明显改善经气,增加卵泡破裂,可提升排卵率。
综上所述,临床工作中应依据患者病情灵活辨病辨证,全面调理,做好女性生殖健康知识传播及督导,可根据医院情况,开设远程会诊及提供咨询网络平台。中、西医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认识及治疗各具特色和优势。当今辅助生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存在不少问题: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率远低于排卵率,且药物具有一定不良反应;近年的不断研究中凸显中医药则在在促进卵泡发育、诱导排卵、提高妊娠率、有效降低西药副作用等方面有很大优势。目前临床研究中大多为经验性总结,多未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和双盲对照,且样本量较小,存在局限性,临床疗效的可信度不高;因此,如何综合治疗以取长补短、合理用药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究,为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探讨一条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谢幸、孔北华等 妇产科学 第九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61-363.
徐颖,许小凤.卵泡发育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6):1009 - 1011.
葛红雨,佘野,李汉章,等.氯米芬-补佳乐-黄体酮胶囊联合治 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5,42 (2):209-210.
胡晓青.雌二醇片 / 雌二醇地屈孕酮片联合氯米芬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率的影响[J].北方医药,2019,16(4):54-55.
夏桂成.夏桂成实用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491—500.
周烨,赵可宁.夏桂成月经周期节律调节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经验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7,49(8):9—11.
付静、朱桂兰等.补肾活血方联合针灸调经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育[J].中医药信息.2018.35(6).80-84.
赵春艳.补肾活血调经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9(35).1060-1061.
陈晶晶、周华、陈旦平.陈旦平诊治不孕症经验探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2019.43(3).263-265.
王转丽.补肾温阳活血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分析[J].系统医学.2018.4(3).140-144.
王伟伟、 魏满霞.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12).1851-1853.
HAVE IB,BLUESHTEIN M,HERMAN HG,et a1.Gonado— 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as sole luteal support in an。- tagonistbased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IogycycIes[J].Fertil Steril,2017,107(1):130一135.
张励.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 药杂志,2018,34(2):229—230.
曹利萍.补肾育子汤加味序贯给药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型不孕症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7).425-427.
张爱华、赵嘉梅等,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8.13(9).2174-2177.
朱敏、耿红玲等.禧玉霞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经验[J].河北中医.2018.40(12).1765-1767.
邹文君、李吉彦等.从气论治排卵障碍性不孕思路探讨[J].环球中医药,2019,12 (8):1245-1247.
梁美琪、凌娜.苍附导痰汤配合耳穴压豆治疗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观察[J].山西中醫.2019.35(10).18-20.
候玉清 补肾调周法联合温针灸及耳穴贴压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医中药.2019.9(10).194.
陈秋萍、匡颖文等.补肾调周法联合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0例.[J].陕西中药.2017.7(10).73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