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团辅对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干预研究

2020-10-20谭俊铭

师道·教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团辅消极辅导

谭俊铭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某中学初三1个班,其中男生30人,女生17人。进行心理团辅干预前施测《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考察实验对象情况。心理团辅干预后再次施测《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共回收问卷47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2.研究工具

选用刑强、陈丹丹2011年编制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问卷共有15道选择题,内容分别为情绪衰竭、讥诮(玩笑不恭)、低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该问卷总的科隆巴赫系数(Cronbachsalpha)为0.844,各维度的同质性系数介0.72-0.88,问卷信度良好,符合心里测量学指标。问卷采用七级计分法,“从不”得1分,“极少”得2分,“偶尔”得3分,“经常”得4分,“频繁”得5分,“非常频繁”得6分,“每天”得7分。高于3.5分表示存在学习倦怠现象。

3.心理团辅方案

心理团辅方案设计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三生教育基金会联合编制的心理教材《我的影像成长日记》作为参考书,设计了6个班级团体辅导主题方案。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周主题是乐对变化。从初二迈入初三,学生普遍会出现学业适应不良的现象,引发困惑和焦虑。通过梳理学生在不同状态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希望他们在心态上能够积极面对变化。辅导活动包括:鸟蛋变凤凰、分享与讨论、总结“积极适应”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周主题是相信自己,尽己所能。本次辅导旨在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通过尝试、通过找方法、通过坚持变成一种可能,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辅导活动包括:快速报数、水中放回形针、手指抬人、视频感悟。

第三、四周主题是认识你的消极标签。当个体给自己或别人贴上某些消极标签时,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息,最后因无法克服焦虑、痛苦的压力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本次辅导拟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消极的自我标签,去发现更好的自己。课时1的辅导活动包括:故事引入,写下消极标签,了解消极标签来源,撕下消极标签,总结升华;课时2的辅导活动包括:人物的烦恼我来猜,解决方法我来找,内心感悟我來写。

第五周主题是团队融炼与社会责任。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和培养团结合作能力,在学习生活中去发挥团结合作的意识,不忘团队精神;同时,也让学生感悟自身社会责任感,能够切身帮关注他人,希望同学们都把社会责任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辅导活动包括“松树和大树”“诺亚方舟”“你说我猜”。

第六周是回顾升华,让学生总结参加团体辅导后收获到的感受,辅导活动包括:我的感悟,心有千千结、最诚挚的祝福。

二、结果

1.中学生学业倦怠

在开展心理团辅前,对实验对象进行《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调查,实验对象的学习倦怠总分为3.67,高于3.5分,特别是低效能感维度均分达到3.89。该数据表示中学生的总体学习倦怠水平一般,而且学习倦怠重点集中于低自我效能感上。从测量低自我效能感维度高低的六个条目(“我能有效地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我相信我能为我的班集体作出有效贡献”“我觉得我是个好学生”“目前的学业和课程让我学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当我达成我的学习目标时,我很受鼓舞”“我自信自己能有效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中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认为学习只是任务而已,很难从学习中获得尊重和自我满足,学习成就感低,缺乏自信。

2.心理团辅效果

在团体辅导结束后一周,对参与团体辅导的实验对象进行《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测评,对前后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以探讨团体辅导对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改善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干预策略前和实施干预策略后学生的学习倦怠的各维度及总分都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变化值最大的维度是低自我效能感,变化值最小的维度是情绪衰竭。

三、讨论

关于心理团辅效果的讨论,首先,实验对象在进行心理团辅后学习倦怠程度有所减轻,说明该团辅设计是具有效果的。此外,测量的三个维度中,低自我效能感维度在团辅后改善效果明显,说明通过该团辅学生能够把重点更多地放到发掘自身的积极力量与自己的内在优势,用积极的心态应对问题。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团辅消极辅导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暖心岛”职工健康系列心理团辅活动走进金顶街
关于高职院校团体心理辅导标准化的探讨
绘画艺术表达在博士生团体辅导中的应用
团辅技术(GCT)在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